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媒体不仅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技术手段,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环境因素,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新媒体环境的积极作用。新媒体为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新平台、提升吸引力、增加互动性、增强便捷性,并通过提升教育能力、发挥自我教育、营造文化氛围、完善制度建设、转变教育理念五个途径,切实提高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既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带来了挑战,也推动了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应深入研究新媒体的功能与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从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功能、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来采取有效措施,以科学构建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政课程.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思政隐性教育从固定形势上看是隐性的,但从意境方面看,这种固定形式也是由主动性设计出来的。通过这种隐性教育资源,组合成有效的教育暗示,从而提高隐性课程有效性。优质的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符合社会发展形态,能够促成一个良好的教育资源体系效果,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体系是具有优质性的,从建设过程也发现,这种形态需要重视,并且需要系统性分析,构建实时性发展模式,进而实现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顺利培养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强思政课隐性教学策略研究,是重视思政课教学如何发挥好隐性教育作用的体现。运用好隐性教学策略是做好隐性教学的关键,是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应然之义。文章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梳理归纳出10条思政课隐性教学方法,以此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质性访谈,来详细考察策略的使用现状及问题,以期为思政课教师运用隐性教学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同时,文章建议加强隐性教学策略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发挥好隐性教育作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5.
当前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被忽视和淡化,不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通过红色精神融入课堂、系统设置思政课程体系、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构建多层次思政教育体系传播红色文化四个维度,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多元、传播影响扩大、教育时效性得以提升,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上应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转变教育思路,以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基层共青团组织如何有效把握新媒体特征,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发挥其对大学生青年群体思想引领作用,是高校党团建设及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在分析了新媒体内涵、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基层共青团建设现状与优势,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基层共青团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教育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过程的长期性和手段的非强制性、方法的系统性、载体的适用性的原则,指出新媒体环境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推进理念创新,提升媒介素养;搭建教育平台,创新教育形式;完善管理机制,提供坚实保障,以期能为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高校学生通过网络虽可获取巨量信息,但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却难以保证,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的信息和价值理念。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要充分借助新媒体优势开展思政教育,使学生具备分辨善恶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为此,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思想,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需从学校深化思政体制改革、坚定显性教育自觉、优化隐性教育环境,教师坚定显性教育自信、提升隐性教育技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双驱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等方面,推动两者统一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迅猛发展,日益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高校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积极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光辉的结晶,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点,更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把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按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把雷锋精神融入党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实践育人活动以及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高校应主动出击,发挥新媒体的正面优势,消除负面效应。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教育主体、健全教育体系、突破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等方面,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强弱,是其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高低的决定性条件;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会导致不良影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基于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的根源的认识,我们应通过广泛深入地展开调查研究、充分把握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因材施教等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与学生工作模式的变化,传统的宿舍管理方式受到了挑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困难。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创新工作机制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切入点和工作思路,从而促进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改善.文章分析了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学生发展的主要作用,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面对虚拟网络的冲击,在家庭教育缺失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情感陶冶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增强学生对于教师教育的可接受性,同时以构建可接受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根基,运用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努力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舆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网络舆情,把握舆情动态,引领舆情方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重要领域和课题。高校要重视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准确把握其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加强教育引导,着力做好网络舆情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面临许多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新的研究和新的思考,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新形势下,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特殊关系,探索求新,开拓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与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的新思路,需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班级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是高职院校班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