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国后的三十年时间里,由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制约,中国的进出口公司没有在国外投资开办自己的贸易公司,在境外设立的公司代表处等常驻机构也属个别。当时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在国外主要是通过驻外使领馆的商务机构办理。对外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贸易开始了战略性大转变。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促使外贸公司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界人士开展经常而广泛的业务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巴西:投资合作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是全球具有最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2004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6亿雷亚尔,合601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2位.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巴建交31年来,中巴双边贸易投资关系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200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6.98亿美元,是建交年份的212倍;200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23.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巴出口36.7亿美元,自巴西进口86.8亿美元.目前,巴西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2001年开始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巴西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3.
贸易和投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两个主要推动力量,日益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美两国的经贸联系越发密切。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其在华的直接投资对中关进出口贸易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关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美国对华投资与中关贸易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周丽霞 《时代经贸》2008,6(3):59-63
根据联合同贸易发展署最新公布的2007-2009年度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越南成为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和巴西之后的第六大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地。而三年前,越南的排名仅为第50名。如今,越南正在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孟祺 《经济前沿》2009,(2):65-72
目前理论界对于FDI的母国贸易效应存在争议。基于BEC资本品、消费品和中间产品分类,本文估计了美国和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与母国进出口的关系。估计结果显示,日本对中国的FDI与日本对华出口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特别是中间产品,其对中国出口量的显著性更高;但对美国分类的估计结果却都显示不相关。笔者的解释是两国对中国FDI投资结构的不同,日本主要投资于工序复杂的制造业,带动了中间产品对中国的大量出口,而美国主要投资于金融等服务行业。投资结构的不同导致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新加坡双边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美国对中国、新加坡制造业直接投资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首先,在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中,基于HS分类的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类商品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而且在此类商品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类别商品的贸易几乎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在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类别的商品中,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高的商品是中间产品.其次,美国对中国、新加坡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电子产品行业.由于美国在该行业的公司内贸易比率很高,而且在中国和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属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形式,因此,美国直接投资是中国与新加坡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自APEC成立之日起,为企业提供开放、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就成为其主要目标之一。贸易投资便利化,与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共同构成了APEC三大支柱。目前,APEC在贸易便利化领域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且,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贸易便利化也将是APEC最主要的活动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徐莉 《时代经贸》2005,(1):49-50
2004年8月22日,欧盟——中国“支持中国参与世界贸易体系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入为1500万欧元.五年执行期.是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的最大项目.也是欧盟在世界范围内用于贸易技术援助的最重要的项目;目前。中欧双方已经在北京建立了项目合作办公室。项目下设海关和进出口调控系统.农业与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和卫生检疫、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实施以及透明度与政策制定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经济》2010,(3)
根据巴西工商贸易发展部发布的最新外贸统计,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36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笔者利用中国与19个OECD国家和地区的2000年~2008年双边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吸引外资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FDI存量对于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FDI流量的促进作用,投资对于服务的进口引致效应大于对服务的出口创造效应。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规模、货物贸易是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促进因素,东道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其服务出口成正比,相对距离则构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阻力因素。  相似文献   

11.
苗森  肖玲凤 《技术经济》2005,24(1):38-39
1.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了整个世界贸易和中国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最大的好处是提供了贸易便利化,这样,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得到了比较高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茸 《发展研究》2005,(11):34-35
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已经成功举办过八届.作为中国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全国性国际投资促进活动,投洽会通过展览展示、项目推介洽谈、政策咨询研讨和信息发布等方式,为中国和其它国家(地区)开展国际投资贸易促进活动提供了平台,取得过显著的成绩,办展的组织水平日臻成熟,服务内容也日益完善.2005年,第九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突出了投洽会的国际性,彰显出投洽会向促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国际投资博览会方向发展的新趋势,九八投洽会的发展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华企业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特点,为中美贸易的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美国自1980年开始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90年代初对华投资每年还不到4亿美元,1990年也只有45家企业,至2004底,中国已经累计批准设立了45265家美国投资企业,实际投资额累计超过480亿美元。虽然美国对华投资只占其对外投资的微小比例,但是通过对华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和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中韩两国之间由分散的小规模贸易逐渐发展成集群式的大规模贸易。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从小到大,投资领域日益广泛;中国对韩国的进出口商品交易规模也日益扩大,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15.
面对国内农业资源开发接近极限,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的双重压力,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农业资源,补充并扩大中国农产品供给空间、减小国内供给压力,是我国在新时期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俄罗斯、中亚国家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和关键节点,农业资源丰富,但利用程度较低。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加强与该地区农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有利于释放其农业生产与贸易潜力,并降低中国对传统农业贸易与投资市场的依赖性。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农业贸易与投资合作的现状、障碍与潜力,认为中国应当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强与该地区国家的农业合作,通过多元化农业投资模式,形成对农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投资,推进上海合作组织自贸区建设,升级农业贸易合作平台等途径拓宽农业合作空间,提高农业合作绩效。  相似文献   

16.
<正>PE行业在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哪儿?中国是消费品的生产大国,卢森堡是全球最大的投资产品制造国。2011年,我们基金投资代表处有13,000个,投资量超过2.7万亿欧元,意味着卢森堡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基金中心,以及基金国际销售中心。ECSTS产品得到全球认可  相似文献   

17.
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时1984-1997年的回归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贡献率大于对出口的贡献率,而1997-2003年的回归结果却表明外资对出口的贡献率反而超过了对进口的贡献率。总的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7月18日,中国大型海外投资贸易专业服务平台——国际投资贸易网——上线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南南合作促进会会长吕新华、外交部前副部长武大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沈国放,以及部分外国驻华使领馆及商务促进机构代表出席发布会。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维持在经济世界毫无争议的霸权地位,同时打压中国、巴西、东盟等新兴势力,美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坚决地打"贸易保护牌"。在国际对华投资日益增长的今天,中国便成为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为了应对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减少其对中国的负面影响,需要了解并认识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及特点,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使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正>在国际贸易新格局之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意义重大,其不仅是中国经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更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参加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等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的准备和窗口的首个窗口2013年6月26日,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谈判,并计划两年内完成。根据协议,美欧两大经济体之间将实现零关税贸易,届时将形成一个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40%、覆盖世界贸易量占全球的1/3的经济区。在亚洲,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