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对土地需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新疆产业结构和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新疆产业对土地需求变化的驱动力,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用地比重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保障土地资源利用与产业结构和谐发展的建议,对调整新疆产业结构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城市交通等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利用的供求矛盾越来越趋于紧张。开发区是资源配置和产业地域组合的实现形式,正在成为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角色。而开发区土地作为开发区存在的资源基础和空间载体,在配置上要求实现土地利用的高的经济效益。本文选取了新疆11个有代表性的开发区,通过构建开发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个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各市开发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水平排序。  相似文献   

3.
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区,土地资源丰富、潜力大,人均耕地1667.5平方米,居全国前列.还有宜农荒地1000万公顷,占全国宜农荒地资源的20%以上。正常年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的情况下,新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830万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450公斤左有,是中国最具增粮空间的省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疆土地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土地面积大,土地管理工作的难点也多,特别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及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等问题,已成为土地系统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农地开发新疆的农业综合开发从1988年拉开序幕以来,经过各族干部和广大...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归纳了陕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特征,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所面临的矛盾,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严格控制城市外延扩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急剧变化,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在城市化发展中,我国基本上走的是外延扩大的路子。因此,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围绕土地开发利用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尖锐。为严格控制城市的外延发展,作者提出了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端正指导思想,克服城市建设的盲目性。2.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3.进一步清理整顿各级各类开发区。4.正确处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大背景下,本文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投入强度、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动态变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效益这五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协调度模型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开展了新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动态及现状评价,同时通过对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揭示了问题的所在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疆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我国土地整治的重点地区和国家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地区。2001年以来,新疆累计投入资金50×108元,实施土地开发整治项目292个,新增耕地面积7.15×104hm2。要结合新疆土地利用,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围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等民生工程,积极探索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机制,扎实有效推进新疆土地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对新疆西部大开发以来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新疆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发展不协调,土地城市化过快;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新疆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土地开发效益评价因子权重排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疆土地资源现状,以新疆的土地开发效益为目的,找出9个限制性因素指标,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用层次分析法对9个指标进行排序并求出权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稳定、实现有序稳妥开发是确保耕地后备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文章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采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成果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以期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第二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构建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土壤盐渍化等3类因子共11项指标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取单因子评价法和多因子综合评价法,测算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敏感性。[结果]根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可将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综合来看,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约91.32%面积存在生态敏感性问题,其中以轻度敏感性为主;从单因子角度看,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的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敏感性面积比例超过96%,其次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面积达到65.50%, 1.77%的区域对土壤盐渍化存在敏感性。[结论]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保证耕地占补平衡以及降低生态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应着重对于敏感性高的区域实施更为科学的保护和开发措施,避免造成恶劣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规划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建设用地需求增大,耕地质量下降;矿业资源后备不足,地质灾害严重和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开发不足,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水质恶化、地下水超采;资源综合利用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规划中,应重点保护现有耕地;优化矿业结构和布局;保护生态系统、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协调区域发展,综合整治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草原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种植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乱垦乱挖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剧了草场的退化。规范化种植药用植物,由于冬季覆盖地表,有效阻止了风沙流动,对于恢复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生态平衡,防止土壤荒漠化具有重要意义。干旱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累积,有利于品质的提高,经济效益可观。该文阐述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现状及其在干旱荒漠区的生态作用,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及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伊犁河流域生态恢复与大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剖析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类型和分布特征,探索土地资源潜力和利弊因素,寻求适合于当地农林草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其大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最佳方式和途径;提出以全流域为整体合理分配水资源、进行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及其生态建设,恢复良性的生态环境措施,实现该区生态与大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广西轻度及以上石漠化的69个区/县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揭示其变化对该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GIS支持,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土地转移流、土地生态风险指数(RSI)等对研究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异质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2000—2015年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呈逐渐增大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反映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频繁。(2)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4类用地转移的数量与方向决定着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3)2000—2015年广西石漠化各区/县土地生态风险程度略微增大,南部的贵港、南宁是生态重警区,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有待进一步改善。(4)土地生态风险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应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农业资源利用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探寻适宜于该区域的农业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农业资源的变动状态与趋势,可为农业与环保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为例,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态压力和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演变与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指标组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均牧草地面积2个指标权重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是引起乌兰察布市农业资源禀赋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生态压力指标组中载畜量和化肥负荷程度指标权重较大,人口密度、载畜量、耕地盐碱化程度的下降,减弱了干燥度和化肥负荷程度2个指标增长的不利影响,使乌兰察布市农业生态压力指数表现出下降趋势;农业产出指标组中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个指标权重较大,2个指标的持续增长是引起农业产出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结论]乌兰察布市2001~2014年农业资源禀赋指数逐渐减小,且指数下降的趋势仍将延续,预计2018年降至2001年的51.21%;该市农业生态压力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预计2018年降至2001年的26.78%;该市农业产出指数逐渐增加,预计2018年增至2001年的183倍;该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在2001~2007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2008~2014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预计将于2016年开始超出2001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川西北沙化地区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环境恶化,尤其是土壤沙化,已经严重制约了川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川西北沙化地区的生态补偿进行量化,有助于了解当地资源环境现状,对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方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全面统计该地区主要消费品人均消费量,计算人均生态足迹。依据各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数据,通过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参数测算该地区的人均生态容量。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对川西北沙化地区2011~2015年的生态补偿进行了量化。[结果]该地区2011~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13~2015年呈下降趋势。2011~2015年人均生态容量明显降低。总体来看,该地区尚处于生态盈余状态,生态状况良好,但生态盈余额逐年减少。[结论]该地区今后需要从降低人均生态足迹和缓解生态容量降低的趋势入手,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当地居民的节约意识,努力开发可再生资源,以维持川西北沙化地区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反思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保证资源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分析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相关生态问题,指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加强生态理念的指导,并将生态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始终,以制定出更为科学可行的"绿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广西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广西未利用土地资源的特征,探讨了广西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以及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分析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对西藏可开垦和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的潜力进行了调查评价,分析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