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DI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外商直接投资(FDl)在中国的布局仍旧大规模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很不均衡。这种布局给东西部经济增长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我国西部地区应从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提高引资质量,努力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本文构建了考虑外商直接投资 (FDI)外溢效应的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结果表明东道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FDI与国内资本的比例 ;而且我国 1982 - 2 0 0 1年2 9个省份的经验数据很好地支持了这一论断。同时本文经验研究发现 ,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鲜明的人力资本特征 ,各地区必须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才能从FDI中获益 ;另外 ,我国各地区增长实践呈现条件收敛态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相关理论,利用1992~2009年江苏省苏北地区的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FDI与苏北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与GDP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FDI和GDP互为Granger原因,而在长期,存在着FDI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丁明智  张浩 《改革与战略》2008,24(10):96-9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FDI规模的扩大对于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安徽省实证数据对FDI规模进行了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采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选取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市场状况三个方面对江苏吸引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优势做一个框架分析,分析结论显示江苏在全国范围内对FDI的吸引存在比较优势,但是也存在外资产业布局过多偏重制造业,推动FDI因素过于低级化的弊病,本提出应从改善基本要素和发挥两个附加因素作用等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蒋毅一  刘霄 《特区经济》2011,(10):51-52
FDI通过一定机制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跨越式发展。本文基于上海市城市发展现状,从FDI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人口流动和技术水平四个因素的影响,探究了FDI对上海城市化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上海利用FDI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FDI和产业升级:来自广东和江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外资的资本供给和技术外溢的角度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并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广东和江苏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FDI和产业升级存在较大相关性,但广东FDI对产业的直接推动作用比较好,而江苏省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对第一、三产业,FDI并不存在直接的推动作用。(2)产业和FDI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确实存在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不断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ESP范式和OIL系统的不断协调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面板数据的FDI地区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方法,对1990—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的外商投资地区差异的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超过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在弹性系数方面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但在地理分布上极为不平衡,表现出明显的集聚性。本文以各省市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经济统计方法,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影响FDI区位选择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快西部大开发,仅仅依靠内资的力量还欠单薄,外资的作用不容忽视。打破东部地区的引资垄断,扩大西部地区的外资存量,将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聚集经济日益成为影响FDI流向的重要因素,相应的引资策略的重心要由优惠举措上升到产业环境上来。西部地区欲摆脱引资困境,须顺应FDI区位决策的发展趋向,通过培育区域性的产业聚集吸引外资流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春应 《特区经济》2009,(10):282-284
构建了一个衡量市场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计算得到中国1986~2005年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指数,就FDI对市场化程度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与中国市场化程度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FDI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hanging sources of growth in post-reform China. Using crossprovince regressions, this paper finds that, in earlier periods, expor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marketiz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er capita income growth, whereas' since the late 1990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marketization have lost their significance and have been replaced by new sources of growth, such as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with only exports continuing to be important. This finding is robust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variables representing other economic policies and provincial characteristics. We also tackle the possible endogeneity of innovation variables using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estim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4.
白洁 《改革与战略》2009,25(6):40-4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企业间竞争程度的加剧,技术优势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急剧上升,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企业通过技术寻求型FDI来获取先进技术初始产权的途径,并提出我国企业实施技术寻求型FDI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冯洁  李晓钟 《特区经济》2007,216(1):49-50
本文分析了FDI对长三角地区工业技术进步的积极和负面作用,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更大程度、高效率利用FDI来促进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技术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发展失衡还是渐趋平衡?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产业、投资形式和投资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霞  郭楚云 《科技和产业》2022,22(12):80-87
随着产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基础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影响越发显著。因此,揭示信息基础建设在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影响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采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信息基础建设在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影响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信息基础建设水平越高,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考虑到区域异质性后发现,东部地区信息基础建设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西部地区信息基础建设的调节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