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业成本法就是以作业为中心.把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及耗费的资源情况.将资源成本与作业量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采用作业成本法无疑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我国的大多数纺织企业.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必须进行大量固定资产投入,问接成本比例高.需要经常进行计划、管理和调整。因此.本文提出纺织企业应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有效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包括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就是把各资源库成本分配给各作业,再将各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劳务。这一过程可分为三步骤:第一,确认作业中心,计量各种资源耗费;第二,把资源分配到作业,归集成本库成本;  相似文献   

3.
成本管理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财务目标,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将各项成本掌握在一定范围内的财务活动。成本管理是现代成本管理的核心环节,它通常根据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预算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以及通过标准成本计算结合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实际数据,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与相应的降低成本措施的执行,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干预,以保证成本目标和成本预算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艾华  崔凯 《广西会计》1999,(8):36-37
标准成本修改差异是指企业根据经营环境、生产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变化,对构成产品标准成本的各个要素进行修改而产生的修改前的标准成本和修改后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标准成本修改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但为何进行会计核算,在国内外成本会计教材中却缺少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1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指以科学方法预计正常工作效率下产品生产所应有的成本。通过标准成本分析,企业可以定期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显示成本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原则,就重大差异项目分析差异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控制成本达到成本抑减的目的。我们通过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6.
臧卉  刘倩 《当代会计》2021,(13):16-18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否获得准确的成本信息,将直接影响到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而成本计算的关键在于有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由于钢铁企业生产工艺复杂,不同工艺下的成本计算存在差异,为此,文章以MG公司为例,提出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法体系.该体系具体包括前馈控制子系统、过程控制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然后再根据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最终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弥补了传统成本法的计算缺陷,更适合于现代企业对成本精确核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观认为,企业中存在由一系列作业组成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产品成本实际上就是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费用的总和。根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指导思想,作业成本法将成本计算的作业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和服务。因此,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作业对象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业成本法推行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计人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上的,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
一、制造成本法的含义及优缺点 (一)制造成本法的含义 制造成本法也称为制造成本计算法,是一种传统的成本计算制度,它是以产品的制造成本为产品成本计算范闹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产品成本项目是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构成,即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制造有直接关联的各项费用。  相似文献   

11.
王琳  李团团 《中外企业家》2014,(11):147-147
为有效控制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只有明确原因,分清责任,才能发挥价格差异计算分析应有的作用。本文以计算的成本差异为基础,进行成本差异的分析,为成本控制和管理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都属于成本计算方法,两者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实施环节,都要事先制订产品的目标成本(即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作为产品应该发生的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将实际消耗水平与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脱离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采取措施,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但是两种方法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因素分析法和标准成本法差异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因素分析法运用到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中,从而大大简化了成本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14.
唐文 《财会通讯》2004,(2):57-57
制造成本法也称为制造成本计算法或吸收成本法,是指以制造成本为产品成本计算范围的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也称为直接成本法或边际成本法,是指以变动性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为产品成本计算范围的成本计算方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各不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应用呢?  相似文献   

15.
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额。标准成本制度下 ,成本差异能够从成本上及时反映生产管理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于管理部门了解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 ,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因此 ,成本差异如何处理 ,不仅是一个关系到会计原则贯彻、成本计算、存货估价、利润计量等的理论问题 ;而且是标准成本制度应用中亟需探讨的实践问题。一、西方标准成本差异处理方式标准成本差异如何处理 ?西方国家有过不少论述 :日本《成本核算准则》中规定 :“成本差异除材料价格差异外 ,原则上全部由当年的销售成本负担”。美国查礼士·霍格林在…  相似文献   

16.
作业成本法的现状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简称ABC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对待,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是降低产品成本的基本保障。成本控制是根据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预算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标准成本计算所提供的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的耗费,与相应的降低成本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督与调解,  相似文献   

18.
作业成本法(ABC)是通过细化间接费用和共同发生费用分配标准,以作业作为费用的分配基础而不仅仅以单一的传统的直接人工、机器工时或产品等作为分配基础,从而提供了比传统成本计算更加科学的成本信息,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较,实现了几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因素分析法和标准成本法差异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因素分析法运用到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中,从而大大简化了成本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碧华 《公司》2001,(4):17-18
近一二十年来,日本及欧美各国企业纷纷将高科技所取得的新成果广泛应用到生产中去,使生产管理显示出许多革命性的变革。其基本特征是电脑化和自动化的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产品成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直接人工成本的比例由40~50%减少到3~10%,并且日趋稳定,而固定制造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却大幅度增加,生产技术上的重大革命,必然带来生产管理上的重要变革,及时采购与及时制造系统-适时生产系统(Just In Time Production System简称JIT)便应运而生。而佳作作为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必须同管理上的这些新方法相适应,否则,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上的新成就可能形成的新效益,也将难以顺利实现。因此,为适应适时制的需要,把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先进方法-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Activitg Based Costing简称ABC)产生了,并有取代传统的以交易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制造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等)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