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后注浆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桩基承载力,控制桩基沉降的重要措施.本文以现场试验为主要手段,采用钻孔取芯试验、三轴剪切试验对桩端桩侧组合后注浆桩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浆液的扩散范围及组合后注浆技术对桩周土体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桩端桩侧组合后注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桩周土体的力学参数,在相同注浆压力下,桩端浆液扩散范围大于桩侧浆液扩散范围.在加固土层中,浆液的渗透及压密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冲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并通过注浆效果和桩基试验分析,表明桩端后注浆技术能有效改善桩土界面条件,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减少桩基沉降。  相似文献   

3.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国内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提高桩基承载力的地基加固技术,是一种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成本低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桩基础施工工艺。鉴于此,文章结合武广客运专线郑州新东站站房桩基后注浆施工,对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夏种康 《价值工程》2020,39(3):155-158
本文以陇海线路巉口镇K1642+680~+800段袖阀管注浆加固工程为依托,基于现场治理方案设计分析,通过现场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研究,结合现场行车加速度响应实测分析,对袖阀管注浆加固性能进行评价,得到了以下结论:①袖阀管加固区域其浆液与土体凝结,增加了土体的密实度,导致加固区域的土体对振动波吸收较少,其加速度响应情况明显要大于未加固区域各测点的加速度响应情况,间接表明袖阀管注浆方式对铁路路堤的加固起到了良好地作用。②袖阀管注浆加固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深度增加,土体的承载力变化较大,特别是深度范围在180cm-210cm范围内土体承载力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5.
赵江涛 《价值工程》2021,40(1):151-152
建设项目类型逐渐多样化,建设规模扩大,不同地区工程建设所选择的技术和工艺有所不同,部分工程项目可能出现类型多样的桩基缺陷,包括断桩、夹泥、混凝土离析等,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对于此类情况,可以实行高压注浆旋喷技术有效处理桩基缺陷,有助于进一步加固处理地基结构,提升处理效果,为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文章重点探究桩基缺陷处理中,了解钻孔施工工艺流程,分析桩基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予以实践,进而了解高压注浆旋喷技术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赵江涛 《价值工程》2021,40(1):151-152
建设项目类型逐渐多样化,建设规模扩大,不同地区工程建设所选择的技术和工艺有所不同,部分工程项目可能出现类型多样的桩基缺陷,包括断桩、夹泥、混凝土离析等,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对于此类情况,可以实行高压注浆旋喷技术有效处理桩基缺陷,有助于进一步加固处理地基结构,提升处理效果,为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文章重点探究桩基缺陷处理中,了解钻孔施工工艺流程,分析桩基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予以实践,进而了解高压注浆旋喷技术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完善,在施工中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已成为施工的重点。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是成桩的过程中在桩基和桩侧布置管路的情况之下进行钻孔和注浆,待到桩身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后通过注浆管路和高压注浆方式将水泥浆液注入管道之中,使得水泥浆液与土壤形成混合砌体,以此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是一项有效的注浆施工工艺和科学加固措施。现就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阐述,为日后同行施工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章基于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桩的承载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同一荷载水平作用下,未注浆桩周围土体的沉降要明显大于桩端和桩侧后注浆桩桩周土体的沉降.桩端桩侧组合后注浆技术对桩基极限承载能力的提升幅度可达100%以上,相较于单一注浆模式,组合注浆模式下桩基极限承载力提升较为明显.后注浆桩的极限承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探析高密度电法在岩溶注浆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德  周巍 《企业导报》2012,(4):255-256
采用灌浆方法对岩溶发育地区进行加固处理,改善了岩层的荷载传递性状,提高承载力。通过工程实例,采用高密度电法对处理地段进行注浆前后探测对比,可以检验注浆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如何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大小已经成为了专家们关注的焦点。静载试验法、高应变法以及钻芯法都在桩基承载力的检测上表现了自身的实力,如何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又成为了新的难题。文章研究了桩基承载力检测的三种方法,以更好地做好桩基承载力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杨占强 《价值工程》2014,(21):141-142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对桩底、桩侧进行注浆处理,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以减弱或消除桩底沉渣、桩侧泥皮等缺陷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在保证单桩承载力的前提下对桩基础设计施工进行合理优化,缩短桩身长度,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本文结合工程经验,对后压浆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较系统分析了后压浆桩承载力的增强效应与机理,对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程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建在湿陷性黄土场地的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为实例,针对处理过程中先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黄土湿陷性再利用CFG桩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跟踪测试。地基处理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试验指标、静力触探试验曲线和静力载荷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灰土挤密桩能有效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CFG桩使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满足高层建筑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同时,该处理方法具有工艺简便、造价低等优点,应广泛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吴耀栋  张丽兰 《价值工程》2012,(27):100-101
现大多数城市建筑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其桩端土承载力参数的确定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与两种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对人工挖孔桩在粘性土中的抗拔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朱华  赵宏华  韩选江 《基建优化》2007,28(5):173-177
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桩土应力比的测试,探讨了水泥土复合地基在桩距S>2.5d的情况下其承载性状和桩土应力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在“有效桩长“范围内,承载力可以满足要求,并形成“加筋垫层“,有效扩散应力,使沉降变形减小;桩土应力分布合理,使桩和土体各部分的承载潜能均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从而使复合地基可以较好满足承载和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燕钦德 《价值工程》2022,41(7):157-159
在当前的建设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桩长在20-40m、桩径500-800mm桩型在软土地区采用较多,由于灌注桩桩内钢筋规格型号较高,与基础承台整体连接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更为合理.灌注桩分类主要是依据施工工艺,目前较为常见的有钻孔泥浆护壁后注浆灌注桩,当然也有...  相似文献   

16.
程宇  胡勘  文秀 《企业技术开发》2013,(1):17-18,27
随着地基静载技术的发展,基桩静载荷试验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结合某工业园区工程概况和场地地质条件,,根据桩基工程的工作特点及指标的要求,采用相应的试验方法,确定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整个工程的基础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作军 《价值工程》2011,30(17):102-10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桥梁后压浆施工工艺在铁路客运专线中的应用,通过对已施工的桩基进行桩底和桩侧压注水泥浆的方法,从而提高总桩侧阻力和总桩端阻力,有效控制了工后沉降,实现了提高桩基承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微型钢管桩是微型桩的一种,具有截面单位面积承载力强,场地适应性好,施工便捷的特点.在某道路工程中采用注浆微型钢管排桩对路基高边坡进行加固,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对注浆微型钢管排桩的加固机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可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9.
徐南俊 《价值工程》2010,29(6):218-218
随着现代成桩工艺、桩体结构的检测技术与桩的承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提高,桩与桩基础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桥梁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适合作为持力层的岩层又埋藏较浅,或虽然可作为持力层的土层埋藏不深但其下又存在软弱下卧层,用天然浅基础不能满足结构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时,嵌岩桩作为桩基础的一种形式往往是常用的一种基础。本文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桥梁基础的施工,对嵌岩桩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