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并回答了许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两次伟大创新。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道路;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特点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方式;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特色。在学习与传播中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奠定基础;在运用与实践中把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在辩论与斗争中进一步创新发展并普及发扬,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要继续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要继续立足我国国情和实践开展研究,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求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为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叶德跃 《经济研究导刊》2015,(7):269-271,312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我党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的一个主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遗憾的是,胡锦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还有待于深化。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消除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误区,有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化进程。胡锦涛之所以做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贡献,是因为他能够科学认识和平、发展与合作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加剧,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国际社会流行“中国威胁论”等国际形势;能够牢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中国发展的矛盾凸显期,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情的新变化等国情民情及党情;能够立足自身温和的个性品质,丰富的工作经历,独特的领导风格等个人条件。  相似文献   

4.
张素琼 《经济研究导刊》2011,(16):195-196,224
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积极探索。中共八大提出历史任务,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分析具体国情,提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坚持科学态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平 《经济师》2010,(9):23-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物化于中国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主题相结合,是取得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确保了中国不会被西化;坚持服务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发展观,使社会主义永葆活力;坚持开拓创新,实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能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土壤中,同时使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既有不同之处,又相互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开始于中华民族走向觉醒时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在近百年的历史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已经形成两大科学理论成果。今天的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但时代在更新,实践在变化,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周幸 《经济师》2011,(7):20-21
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引导和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如何科学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当前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表明当前学术领域在应用马克思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方面还存在不足。总体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为此,他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必须在经典文本的研究方面做足功课,而不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进而要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克服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还要求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并在此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今时代的中国展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存在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才能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时也掀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改革开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主要体现改革开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实践依据,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发展规律。展望未来,在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必将是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最良好的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与公众对国学的关注持续升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研究和学术建设却遭遇了平台式发展,形成了国学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边缘化"并存的社会现象。借鉴国学普及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若把弘扬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拧成一股绳,必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开拓出全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邓 小平著名的南方谈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文献。当 1992年初 ,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 ,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审视和思考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 ,正视现实又勇于进取 ,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两方面都有机统一起来 ,不仅廓清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认识的疑惑 ,深刻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义 ,让人耳目一新 ,精神振奋 ,信心倍增 ,有力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注入鲜活的时代内容 ,再一次展示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强大生命力 ,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拓了新的认识视野。一、结合时代发展新特点 ,在变化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从党成立的那天起 ,就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信这个科学理论代表的真理性 ,一旦融入中国的实际 ,就会如同火种点燃干柴堆 ,照亮前进道路 ,指明奋斗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辛奋斗 80年 ,积累起一条最基本最宝贵的经验 ,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历史也雄辩...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的国情,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忧患意识相结合.总结党改革开放以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坚持践行马克思思想社会主义,并在多次的实践中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推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完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丰富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要坚持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如何兼顾二者进步成为近年来国家建设的主要目标.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实现,正是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明高效融合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在三个既定前提条件下论证三个命题.三个既定前提条件是: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2.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3.今后中国的改革发展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论证的三个命题是: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创新;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创新;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基本方向是:坚持实践第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进一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走过了清晰的历史轨迹,实现了由理论自觉到行动一致的完美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理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17.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深化对中国化和时代化关系的科学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中的实际紧密结合,指导中国前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它贯穿在整个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之中。毛泽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邓小平承前启后,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泽民又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只有深刻认识“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采取有力举措,才能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为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提供具体的路线图;中国的国情特殊且复杂,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没有也不可能给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马克思主义必须联系中国实际、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先后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制胜法宝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在新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本文就报告中有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