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而食品安全监管也是一个被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博弈理论,建立了第三方举报存在下的食品生产企业与政府的两方博弈模型,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丹 《特区经济》2012,(8):122-125
公众参与的缺失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危机频发的重要原因。结合实践观察,公众参与监管的制度化程度低、参与监管的组织化程度低、参与监管阶段的片面化构成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困境。为了跳出公众参与监管的困境,未来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设计可以从完善公众参与监管的制度化、提高公众参与监管的组织化、规范公众参与监管的过程化入手构建。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中介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一直深受人们关注。理想状态的监管体制是企业高度自律、政府监管体系高效公平。但是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并积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必须有社会中介组织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对我国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环评单位以及公众展开了复杂的博弈。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态度深刻影响着整个博弈的发展以及其他参与人行为策略的选择;而中央政府行为策略选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政府的选择;公众参与的薄弱甚至缺失,使现有博弈的改善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但食品安全事件却频频发生.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主要为政府,政府几乎承担了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所有监管任务,其他主体则较少介入.文章在肯定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主导地位的同时,强调其他主体诸如公众、社会媒体、企业等在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张军涛  李想 《科学决策》2023,(10):116-128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向政府和社会公众传递企业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的重要途径,是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对会计信息披露有效和准确的监管保证了真实准确和完整规范的会计信息在市场中有效传递,进而保障了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本文通过构建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公众在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的演化博弈模型并用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厘清三者利益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监管部门的监管选择。研究表明,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水平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公众监督的影响,应提高监管水平、加大处罚力度,对上市公司分类、精准监管,同时保证公众监督的权利才能达到更好地协同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7.
徐丹 《黑河学刊》2012,(4):26-28
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凸显了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结合实践观察,公众参与监管的制度化程度低、参与监管的组织化程度低、参与监管阶段的片面化构成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问题。未来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设计可以从规范公众参与监管的制度化、提高公众参与监管的组织化、规范公众参与监管的过程化入手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菲 《魅力中国》2011,(11):56-56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爆发揭露出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本文主要探究治理角度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作用,鼓励公众的参与,构建政府、行业协会、公民共同治理的信任网络是本文的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9.
在食品安全管理的众多环节中,食品安全监管无疑是其重点与核心。就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而言,其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体制碎片化,监管主体单一化,监管责任分段化,由此导致了监管过程出现了管理罅隙、监管不力以及责任推诿等现象。笔者以为运用整体政府理论和复合式管理理论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崭新视角,如改变管理责任的分配方式,建立中央和地方食品监管部门的合作关系、加大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力度和渠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博弈论的相关知识,结合伪社会责任行为的背景,分析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策略选择,通过构建一般博弈模型,分析参与博弈各方的支付矩阵,分析两企业参与时的伪社会责任"囚徒困境",并从政府与企业的博弈中得出企业采取伪社会责任行为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及其与政府监督的相关关系.最后,基于博弈分析,从多个角度给出减少伪社会责任行为和促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现代城市管理的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公众参与是城市管理主体创新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我国公众参与的障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城市管理主体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光芸  李建华 《改革与战略》2011,27(4):107-109,123
区域公共治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多中心治理,它是以政府为主体、多种公私机构并存的新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模式,是国家与公民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在区域公共利益基础上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以管理区域公共事务。区域公共治理离不开信任、对公共机构的情感及合作的意愿、公众的参与精神、公众参与网络、网络行动的规则等社会资本。这就要求发展民间组织、促进公民有组织地参与区域治理;建立社区合作网络,加强公民基层参与;推行区域政务公开制度,使多元主体在信任的基础上相互协商,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互相依赖,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3.
境外公共治理的经验表明,在攸关民众切身利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服务对象的参与以及多方合作制衡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国内公共服务的管理一直强调政府与服务提供机构之间的博弈,而忽视了公众方的参与。近年来一些部门和地区开始探索建立公共服务机构的治理机制。我们建议,在完善公众知情权和评议权基础上,中央政府应该着力推进公共服务法人治理结构的试点。近期可由政府主导政策过程,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督和咨询;远期应赋予社会公众代表平等参与决策等核心职权。  相似文献   

14.
One of the central challenges for the multitude of actors concerned with the governance of transboundary river basins is how to produce meaningful mechanisms for promot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a broad cross-section of actors in resourc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This paper elucidates recent efforts to enhance policie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governance in the Lower Mekong basin.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while the obstacles to institutionaliz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are substantial, some modicum of genuine participation, that may in time contribute to a broader project of transformation, can emerge within intergovernmental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albeit through surprising means.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区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一帆  古雯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43-46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层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承担基础性作用.广泛的社区参与是有效预防和应对危机的重要保证.西方国家较为重视社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并逐步形成以社区为基础的危机管理模式.我国也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区建设,包括加大政府的指导与支持;维持社区应急主体的运转;分步有序地开展社区应急工作等.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 whether social preferences are stable across contexts using a field population of low‐income Americans. We develop and demonstrate a simplified, visually‐based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appropriate for this population. We show that choices in a laboratory public goods game predict giving in real donation experiments, as well as self‐reported donations and volunteering outside the lab. At the same time, choices vary systematically by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cision context. Thus, our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both for an underlying stable social preference and for the role of context in influencing the expression of that preference.  相似文献   

17.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规制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及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游  朱秋蓉 《特区经济》2010,(12):285-287
食品安全信息规制体系是公民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规范性保障。规制措施是否有效、信息给付是否充足,则取决于是否存在一个完好的公民参与机制。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在制度创新方面建树颇多,惟缺乏完善的公民参与机制;这将会导致食品安全信息规制的体系在结构上仍然维持传统的"规制机构——食品生产经营商"的二元对立,行政垄断性的管理色彩过浓。  相似文献   

18.
议题管理是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新课题,特别是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公众政治参与的主要平台之一,政府更应该重视和加强网络议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日本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公众参与是日本环境保护史中的一个重要“法定”。80年代以后,在环境管理方面,日本政府通过将公众环境权益法律化、制度化、将公众参与的程序纳入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制衡的作用,从公众参与机制的实施效果看,其对日本环境管理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徽省积极探索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有效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公众参与总体效果不理想等。尽管如此,这些并不能成为阻碍甚至排斥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正当理由,相反地,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建立有效的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制度,以推动地方立法的理性发展。文章立足于当前实际,分析了安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安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