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嬿 《辽宁经济》2004,(7):63-63
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监督。就企业内部审计而言,财务审计是监督,效益审计也是监督,两者必须兼顾。如果只搞财务审计,路子越走越窄。只有坚持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并举,内审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经济效益审计在当前如何发挥有效的作用,为企业保驾护航,这是审计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将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炳鑫 《辽宁经济》1997,(10):28-28
内部审计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王炳鑫十多年的内部审计实践证明,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实行审计监督是一个单位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使之能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从航空工业系统来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内部审计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建立...  相似文献   

3.
论事前审计     
由事后审计监督向事前审计监督转化是现代审计的显著特点。西方发达国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将传统的财务审计扩大到更广泛的管理领域.开展了企业经营决策和投资方案预期经济效益的审计,这些审计已属于事前审计。我国社会主义审计工作因起步较晚。无论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大量进行的还是事后审计,如法纪审计、财务决算审计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定期审计等。事前审计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减少经济决策的失误,防患未然,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审计工作不能只局限于事后审计,必须由财务审计逐步向管理审计转化;作为国家权威的经济监督机关——审计部门,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事前审汁的方向上来,本文就事前审计的若干问题,谈谈个人之管见,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4.
上官菊萍 《中国经贸》2013,(12):270-270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的快速增长使建设项目审计得到迅速发展,与飞速前进的社会发展相比,建设项目审计还呈现出一些不足:一是审计方式多是事后审计,不能从源头上把关,致使许多建设项目由于决策不科学而效益低下甚至造成损失浪费,而审计对已造成的损失于事无补;二是审计内容仍以查错防弊为主,投资效益审计还没有全面开展;三受传统审计理论、审计方法的影响审计力度不强,致使建设项目质量难以通过审计监督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5.
李硕 《山东经济》2005,21(4):115-117
对政府采购行为实施审计监督,一方面可以促进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有效节约财政资金,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可从源头上杜绝公共采购活动中的各种腐败行为,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保护政府信誉;同时,通过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可以掌握财政资金走向,使审计对财政的监督由过去的分配环节扩大到资金的使用环节,有利于深入开展预算执行审计;也是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易红声 《发展》2008,(8):38-38
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或单位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部门或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核和评价,查明其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提出意见及建议的一种专职经济监督活动。而独立性是内部审计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徐志宁 《辽宁经济》2005,(12):47-48
国家审计应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不断深化对权力的监督。要树立审计是全面的权力监督思想;改变对事不对人的思想观念,将对财政财务的监督和对人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深化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要完善审计调查制度,要完善审计决定落实和信息披露制度。从中长期发展看,国家审计要在审计的内容上稳步探索,赋予审计机关更大的权限和更多的手段,健全国家审计的法规,改革国家审计体制。  相似文献   

8.
杨昌枝 《魅力中国》2009,(12):16-17
内部审计是建立于各组织内部的审计机构,有监督和评价本单位预算执行、财务收支及其它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的行为,是为促进单位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一、监督职能在内部审计中的重  相似文献   

9.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壹 审计在宏观调 控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1、审计是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大致由决策指挥、行政执行、信息反馈。监督制衡等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审计是监  相似文献   

10.
陈涛 《福建经济》2001,(4):22-23
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审计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监督作用,以保证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提高股份制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经济监督部门,如何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搞好审计监督,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政府决策,是审计机关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开展内部审计,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其目的在于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作为我国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管理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内部审计现状的分析.提出提高内审工作有效性的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赵希明 《中国经贸》2011,(18):188-188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关键。详实的审前调查是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重要基础,并有利于审计人员抓住重点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复核是完善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审计报告的客观公正及准确,关系到审计结果能否对被审单位加强内控、改善管理、规避和防范经营风险起到应有的监督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尚子忠 《西部论丛》2007,(12):66-67
绩效审计是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 绩效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审计准则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审计”。  相似文献   

15.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对于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分析,阐述了内部审计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创造条件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俊杰 《中国经贸》2014,(24):149-149
国家审计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措施主要包括:积极创新公共财政审计,促进财政管理规范高效;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行使;探索推行绩效管理审计,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认真开展政策执行审计,推动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单位内部科学高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医院按《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逐步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但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不容乐观.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霞 《辽宁经济》2006,(11):73-74
内部审计是在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次不断增加、管理空间不断拓展的情况下,为加强组织内部的管理控制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以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为目的。通过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改善经营,实现价值最大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内容已经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向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比质比价审计、管理控制审计等方面的同步发展转变。内部审计的目的正从保证资产安全为主向资产增值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不少县属改制企业事长既是大股东,又是总经理,监理会等内部监督 形成。对照《审计法》的规定,改制企业已不再是国家审计的直接对象,而社会审计属于接受委托审计,企业如不愿委托审计,社会审计组织也不愿介入。如此必导致改制企业的审计监督形成空白。射阳县审计局沈爱平同志为此心忡忡,他认为改制珍需加强审计监督,并从实际出发对当前亟等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国宇 《宁波经济》2004,(9):18-19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关注财政资金,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已逐渐成为公众的自觉意识,效益审计(即绩效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已从幕后正式走向前台。我国《审计法》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能是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开展效益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