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它适应了开放的中国形势发展的要求。政府公开信息使公民“知”与“行”得到有机统一。这样 ,人民管理国家事务便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
石小胜 《魅力中国》2013,(23):341-341
政府信息公井是现代民主国家一项基本法律制度。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乃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开放政府的重大战略攀。表明我因在民主法制的进程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不可否认。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概念、意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荛的完善意见,以期有益于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12,(17):42-43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是打造阳光为民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江北区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不断创新公开形式、增设公开渠道、拓宽公开范围、提升公开数量,在探索与实践中使江北政务步入“阳光时代”。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要求政府运作的公开与透明,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步伐,必须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确立政府信息公开模式,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5.
吴恒 《魅力中国》2014,(12):311-311
目前,一些基层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内容不真并且空泛,形式单一,信息公开滞后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政府对公开政府信息认识不够,《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身存在误区,政府为社会提供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有效地监督,公众参与过少。因此必须推进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需要加强教育提高基层政府公开信息的自觉性,加强公开载体建设,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建立和完善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大公众对基层政务的参与与监督。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是落实“权为民所用”理念,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显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政务信息公开实施难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小强 《魅力中国》2009,(4):123-12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们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保密法》《档案法》与《条例》的一些规定的冲突、《条例》执行中“例外”和“底线”的难以确定性、政府部门滥用“保密优先”的原则加之“官本位”的思想的作怪使《条例》的初衰很难得到体现,政府信息并不会因此真正公开。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百姓并没有要求官员都像乌拉圭总统穆希卡那样“无财一身轻”,只是希望你不要对不义之财伸手。政府开支的信息,是信息公开中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的,“全裸公开”而非半遮半掩、半推半就,才能真正创造条件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是保密审查一个重要领域,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的核心制度,在工作中起到“缓冲剂”、“平衡阀”、“过滤器”作用。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提出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普遍性要求和一般性原则,但对于怎样建立此制度没有具体规定,客观上造成保密审查主体扩大、标准模糊、监督不力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进一步具体明确保密审查标准、严格限定保密审查主体、将保密审查与解密审查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保密审查的内部监督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日,沈阳一公民向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和市政务公开办等部门递交了一份《沈阳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要求公开办公费、招待费等财务账目以及政府各部门年度财务审计结果。沈阳市政务公开办相关负责人对此说,该申请虽符合《条例》规定,但因为“没有先例”且。政府财务信息极其敏感”,所以“公开的难度极大”。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政府信息公开日益成为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必然选择。开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新局面,必须以促进主动公开常态化为核心,依申请公开规范化为依托,公开体系机制化为基础,公开内容深化为重点,公开渠道多元化为手段;并在实践中理性处理好主动公开量与质的关系,依申请公开公开与不公开的关系,公开平台一与多的关系,公开审查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公开队伍专与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信息时代衡量各国信息文化水平和民主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从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及意义着手,从思想方面、内容方面和公开效果方面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月15日发生的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从舆情应对角度看,此次危机处理中多处不到位、应对不及时、信息不透明,极大影响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基于“广西镉污染”事件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依据,阐述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应对目前我国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政府人员危机意识薄弱、信息发布效率低下、沟通渠道不顺畅等问题。提出通过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和健全法律等对策完善危机管理中的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4.
无论“非典”还是2008年年初的雪灾、阜阳疫病、四川地震,都在不同程度上考验着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而相关事件的妥善解决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的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正在快速发展中逐步走向完善,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要真正实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就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借鉴美国、日本、瑞士等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苏君 《发展》2009,(8):24-24
2009年的《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和权力运作的透明度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制度,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做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推进政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计生”,切实维护和保障好人民群众计划生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既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改革方向。本文列举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突发事件谈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从而促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目前,影响政府信息公开有诸多因素,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应对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里程碑事件,将会对我国政治民主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这一条例的出台,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并阐述了我国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指出了缺陷,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山东建设》2005,(19):9-11
党的十六大提出“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制度”.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行政决策、行政管理和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