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黄春 《魅力中国》2014,(13):15-16
本文从分析中外乡村农业旅游文化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分析我国乡村农业旅游文化发展的问题,提出以特色性、真实性来树立农村旅游与鲜明的农业文化意象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对于发展我国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述乡村旅游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指出了海南目前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了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体验旅游的特点与设计原则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宋咏梅 《特区经济》2007,216(1):177-179
体验旅游是体验经济的典型形态,但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亟需理论上的指导。综合近年来体验旅游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体验旅游的涵义与特点。同时指出,为了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需求,景区在设计体验旅游产品时应遵循主题性、差异性、参与性、真实性与挑战性等五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乡村旅游的概念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传统观光体验类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大不如从前,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级形态,乡村度假旅游引领着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文章以桂林市乡村度假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桂林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分析桂林发展乡村度假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发展现状,并针对桂林市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提出其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由于文化内涵的缺失,以及未能有效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所带来的体验营销变化趋势,乡村旅游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在论述乡村文化与体验营销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乡村文化与体验营销在乡村旅游中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乡村旅游中开展文化体验营销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梳理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指出海南乡村旅游发展遇到的瓶颈、困境,提出海南乡村旅游质效提升的思路和策略,包括开拓客源市场、锻造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强化要素保障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农科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境内,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科村的乡村旅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越来越普遍,社会群众对乡村旅游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等原因,农科村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深入了解农科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探究当下乡村发展问题,提出要根据各个乡村的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旅游的建设之道,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旅游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旅游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可以把新农村建设资金转化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效益。恭城乡村旅游问题明显,体验旅游的体验氛围不够浓厚,体验游览项目数量偏少,人文风情缺乏特质。农村旅游开发联动的对策,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做好客源市场开拓,保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然而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中还没有被纳入到入境旅游项目中。本文提出北京市应该并且有足够的条件开发"体验北京乡村生活"入境旅游项目,与经典的北京入境旅游项目组合推出,既可以提升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促进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和入境旅游消费的增长。同时,论文也分析了开发"体验北京乡村生活"入境旅游项目的现存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范莉娜 《特区经济》2009,(10):172-175
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是乡村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旅游中的体验要素及其存在的必要性,进而结合体验要素立足于黔东铜仁地区在乡村体验旅游开发中的实例来展开对体验化设计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涛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0-15
都市型乡村旅游作为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旅游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形式。作为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本文在简要回顾都市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提炼了都市型乡村旅游的定义与内涵,研究了都市型乡村旅游产生的背景,总结了其功能及主要特征,并对国内外都市型乡村旅游系统评价研究的动态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兵  胡丹 《乡镇经济》2007,(11):42-44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文章从乡村旅游的视角,具体分析了这类旅游开发方式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价值体现和体制环境,提出要在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农民利益维护和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制度建设三方面,积极有效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呈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我国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中呈现了中国特色,文章从国际和国内视角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湖州乡村旅游产品在满足消费者休闲游方面遇到了瓶颈,如何实现其转型和升级成为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问题。日本和台湾地区在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总结提出借鉴台湾和日本的经验,分析了湖州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以乡村为基点连接着城市和农村两头,在解决农民增收、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都能发挥显著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冬娥 《改革与战略》2009,25(4):108-111
面对我国日益升温的乡村旅游热,文章从认识乡村旅游的涵义和特点入手,针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制度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索了加强我国乡村旅游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米东区作为新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地区之一,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响应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头号项目.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工作人员及游客的访谈以及实地调查,找出旅游品牌及市场、旅游产业结构和管理水平3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应该在推进产业融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宣传以及形成科学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确保米东区乡村旅游产业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宁夏民族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帮助了贫困户实现脱贫,还带动了产业的转型。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分析其贫困现状和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以及展开对乡村旅游扶贫的优劣势和面临的阻碍。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宁夏乡村旅游扶贫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谢云天 《科学决策》2022,(6):125-135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和旅游产业在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显得日趋重要。以此为背景,基于东北三省 2015 至 2019 年的面板数据,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分析了文旅融合对东北三省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文旅融合度的提高有效地推动了东北三省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东北三省在自然生态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文旅融合度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辽宁省文旅融合度对于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比吉林和黑龙江省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