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够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52~2004年中国能源强度值在经历了长期而波动的高值状态后,从1977年开始逐年下降,能源强度值在1991年降至0.30tce/103yuan水平以下,到2004年仅为0.16tce/103yuan。作者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强度值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各产业能源强度、中外能源强度、中外能源消费结构、中外产业结构对比,揭示了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过高及其过半的产业比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中国能源强度值过高的根本原因。但是通过对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度要强于第三产业。因此,作者指出,在以经济目标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解决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的降低,以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适当转移。  相似文献   

2.
宋亮 《生产力研究》2012,(6):160-162
我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为世界各国所瞩目,然而能源供需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文章从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与能耗强度入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能源消费的降低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今后应当注重提高各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第二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但在如何实现低碳发展问题上各国有不同的路径。从国际来看,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石油消费结构、煤炭消费结构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国内来看,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河北省碳强度的贡献,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分别基于产业和能源构建碳强度的因素分解模型,并分别对2000—2012年河北省总体碳强度、第一产业碳强度、第二产业碳强度、第三产业碳强度等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河北省总体碳强度和产业碳强度基本上在逐年下降;产业能耗强度对总体碳强度和产业碳强度的抑制效应较显著;结构因子的贡献方向并不稳定,其中产业结构对总体碳强度呈现微弱抑制作用的迹象,产业能耗结构对第一产业碳强度的抑制效应逐渐突显,对第二产业碳强度逐渐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对第三产业碳强度的推动效应较显著;结构因子对河北省碳强度的贡献潜力较大,应优化结构才能进一步降低河北省碳强度。  相似文献   

5.
郝传波  李修彩 《经济论坛》2013,(12):64-67,77
通过对黑龙江省1992~2011年20年间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探寻了两者的相互作用规律,得出了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多元回归关系式.据对该回归关系的参数统计表明,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关系是显著的.研究也表明,单位数量的原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天然气和水电,再次是原煤.  相似文献   

6.
高永娟 《时代经贸》2011,(24):129-129
本文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出发,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能源消费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值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长期均衡来看,能源消费对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生产值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同向拉动作用,通过这些分析结论,也为我们提供了从产业发展角度解决能源供求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1994—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的采掘、制造、电力和建筑业四大行业的能源消费强度的数据,运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将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总强度分解为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两大因素,并分别研究了煤、石油、电力3种能源消费强度的2因素分解贡献值比较,和4行业间的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的贡献份额比较,给出了降低第二产业四大行业能源强度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能源危机与CO2的无限制排放将使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将会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强度,有助于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本研究引入SSM模型并加以改进,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以全国为参照区,以选定区域1981-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但是你知道吗?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贡献最多的已经不是制造产业;现在,经济学家们开始预期,它可能将永远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支柱了。在1997年到2002年间,中国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 D P)增长的贡献,平均每年比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多1100亿元。结论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修正的历史数据。这个数据显示1993年至2004年中国G D P增长率比原来统计的平均提高了0.5%。不仅如此,根据本次调整后的数据,中国第二产业的增幅总是大于第三产业增幅的认识必须扭转过…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使用效率低下、能源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因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才能使我国能源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