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广 《理论观察》2003,2(1):48-50
诚信话题一直是国人较为关注且热于谈论的,特别是在中国成功入世后,围绕诚信的话题更是炒得沸沸扬扬。其实,诚信并非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古至今就一直未间断过为人们所谈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始终极为关注诚信,这在其理论思想中具有重要体现。本文试从一国政府对内(对人民)诚信和对外(对别国)诚信两个方面来剖析邓小平的诚信思想,兼论这一思想对我国入世后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诚信话题,古已有之,虽然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却没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致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对于担负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任务的高校而言,诚信校园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人们社会道德的规范。诚信讨论的是社会道德范畴,诚信经济则是讨论的是在经济社会中各个经济利益体的行为规范。发达国家的诚信危机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由于诚信体系不完善而发生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本身缺乏诚信经济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魏道显 《魅力中国》2013,(29):348-348,364
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健全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导致道德沦丧、社会诚信缺失,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很多问题。而实践表明,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随着我国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将出现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将更加深入,开放将更加扩大,经济将更加发展,民主将更加健全,科教将更加进步,文化将更加繁荣,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这些都迫切要求在全社会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诚信的环境和建立完善诚信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人伦诚信",西方诚信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契约诚信".我们在吸取西方法律文化中契约诚信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中西方诚信文化的互动整合,建立一种以法律制度为保障的现代社会诚信文化体系,将有助于人们提高对诚信的信仰,有助于克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从而切实解决好我们面临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们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学讲诚信是无形资产,伦理学讲诚信是一种道德资源,它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生产力之源--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国善  罗瑞宁 《改革与战略》2005,46(10):124-127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更是突显了其独特的魅力。诚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生产力资源,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诚信精神生产力资源建设,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坚决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强化人们坚定恪守和实践诚信原则的观念意识;优化申张诚信的社会法治环境;加快维护诚信的社会物质保障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要成为履行诚信义务的表率。  相似文献   

8.
李恩程 《魅力中国》2011,(15):12-12
诚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也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了制度建设的屡面。  相似文献   

9.
高淑芬 《特区经济》2005,(2):253-254
在我国,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在实践中早已深信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道德经济。诚信作为法律和道德的基础,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支柱。然而,曾几何许,人们渐渐发觉市场经济的这一根基——“诚信”开始松动,诚信危机不再局限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冶领域,而是广泛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0.
试论当前我国企业的诚信缺失及其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企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但是,前不久发生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进一步暴露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发生在企业内部的,也有发生在企业外部的,而且愈演愈烈,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障碍。为此,必须通过营造社会诚信氛围、完善企业诚信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大惩罚和监管力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途径加强企业诚信缺失的规制。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我国民事领域内的诚信危机 1.在司法领域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现象司法腐败是社会诚信的致命伤,目前司法机关存在行贿受贿、徇私枉法、裁判不公、裁判不及时的现象,由于司法直接关系到诚信行为能否得到公正待遇、不诚信行为能否受到严厉打击。司法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司法诚信,使公民从根本上就不相信司法裁判,裁判后,当事人要么运用自己的能量走“后门”,破坏司法廉洁和权威;要么缠诉不休,一审后二审,二审再申诉,一级一级向上申诉,申诉的最后一程序走完后,败诉者又采取一切措施来阻碍司法决定的执行,从而极大的浪费了司法资源,又影响了司法的效率和权威。近年来大量报道有关盗卖破坏文物、盗伐溢伐森林、严重破坏环境、矿山等事实,均是在有了相关领域的法律之后发生的,这种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法律的失信,动摇了人们对法律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企业诚信行为的博弈分析,论证重复博弈能够自发产生诚信机制,关注长期利益的企业必然会诚信经营。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诚信经营的时间模型,说明企业诚信经营需经过投入期、发展期和品牌期三个阶段,是由被动诚信到主动诚信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静 《天津经济》2007,(4):25-27
一、回归诚信的必要性 “商场如战场”。在世界的每一角落,每天都会上演数以百计的企业沉浮记,其中原因错综复杂,但是有一个问题则常常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这些企业缺乏起码的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诚信管理是企业的生命,诚信管理的形成是成熟市场经济的标志。为此,必须强化管理者的诚信表率作用、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树立全员诚信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邵毅 《江苏经济》2002,(9):48-49
诚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道德化,在现代社会里,它又是维系人们生产生活的财富和资源。社会的剧烈变动会使诚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变化。然而,人类社会只要存在,诚信这一道德化就必然存在。诚信的缺失和建设应当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杨琴 《魅力中国》2013,(29):194-194
现今社会,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除了面临步入社会的问题之外,还面临着档案的诚信问题,诚信档案是个人信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可以作为在大学生中开展诫信建设和道德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因此本文将针对构成大学生诚信档案体系的思考与实践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宪 《上海改革》2003,(10):22-26
本文从分析政府诚信及其存在问题入手,研究将诚信体系融入政府体制途径,进而使新的政府体制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保障。在各主体的诚信中,政府诚信是最重要的。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法律这一刚性机制来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广泛运用社会各方力量,落实社会诚信体系的各项制度,并注重诚信教育,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学术诚信是学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学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的诚实守信行为。学术诚信缺失是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精神的行为。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扩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状况日益严重,直接影响着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学风乃至全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成就巨大。但是,一些地区、企业和个人失去了最可贵的诚信,出现了诚信危机。应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需要诚信。  相似文献   

20.
认识诚信     
有人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有人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前者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而后者则着重突出了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比如说,“欠钱要还”是个制度问题,至于到期后愿不愿还则是个诚信问题。换句话说,制度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人们应该采取的行动,而诚信则最终决定了这种行动能否被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才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它左右着制度层面的“应然”能否转向行为层面的“实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