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库移民的稳定和发展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而兴建的水利工程日益增多,水库移民急剧增加,如何保障水库移民的基本权利、提高移民生活质量、促进移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调查秭归县水库移民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以及县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分析该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创新水库移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思路,为水库移民的长远利益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水库移民的经济发展问题,是水库移民的难题,农村移民“能致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提高移民自身的收入水平。建立移民后期扶持与市场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内蒙古包头市7个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计转型背景下牧区生态移民生计困境。研究表明:生态移民呈现出冲击型脆弱性和结构型脆弱性,生态移民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生计转型困境,生态移民拥有较低的生计转型适应能力,生态移民具有较低的生计潜力。文章认为,为了促进生态移民在生计转型生计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增强生态移民生计资本积累和培育、提高生态移民生计转型能力、建立和完善生态移民社会安全保护体系、倾听生态移民的声音、合理构建旨在促进生态移民实现顺利转型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后期扶持政策是国家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出台的专项政策,目的在于弥补移民为国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做出的牺牲,并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文章依据在温州地区进行的实地调查,采用定量的方式探讨了后期扶持水库移民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后期扶持对移民的生计资本产生显著影响,移民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增加显著,社会资本也得到积累,而自然资本并不显著。生计资本是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发展机会的识别与把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政策中应当采取措施重点培育水库移民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陕西省烟叶产区温度、光照、降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持有状况的介绍,依据优质烤烟生长所需要气候土壤环境条件要求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结合烟叶生产现有的种植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要求,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规划结果。对陕西省烟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项目对社会、建设工程等都产生巨大影响。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和谐移民的思想,体现在将被占用土地或企业资产的补偿、工程利益分享、自主公平参与发展、提高移民社会保障水平、改善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创业环境、保障移民在移入地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与移民方式结合起来,是一种以人为本,贯穿始终的移民方式。并以目标管理为手段,以和谐为立足点,设计以费用、进度、各方满意度、与上层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目标体系,指导移民工作的实施。最后提出有关目标体系设计的注意点,保障目标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宁夏水库移民的形成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水库移民发展的目标、方向,为宁夏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更有利于我区水库移民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现存水库已将近9万座,移民人口也随之激增,移民涉及的不仅仅是安置问题,更要协调安置后经济发展等问题,力争实现移民后生产生活水平有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移民安置的目标。文章首先阐述水利工程移民特点,为移民安置问题做初步铺垫,接着分析水利工程移民经济现状,挖掘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实际出发,对水利工程移民可持续发展给出策略建议,力争为我国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略尽绵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贡献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晓玲 《生产力研究》2011,(2):99-100,162
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全球气候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势所趋。文章阐述了中国在后京都时代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践行科学发展的必然形式。  相似文献   

10.
实施生态移民,特别是将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至环境宜居新区,是摆脱生态贫困和人口贫困恶性循环的必要举措,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新时期移民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探索。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移民的定位和内涵。围绕生态移民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生态移民三个环节,即原住地的生态修复、安置区的开发与移民的安置以及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探讨了迁出区的生态修复和安置区的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由于长江源头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寒多风干旱的气候,以及人口的增加,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遭受破坏。笔者通过对长江源头地区现状调查分析,对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示范工程调查研究,认为将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工程依照实际生态环境社会现状有机结合起来实施,治标并治本,实现长江源头地区草地生态环境良性转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能会面临致贫风险、生态风险、文化风险、稳定风险及政策风险,只有正视这些风险,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肯定水利工程必要性的前提下,以水库为例,从水库移民、蓄水庵没、时生物多样性影响、水质变化、可能诱发地震及库区局部气候的变化等方面阐述水库在“兴利”的同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地区要实现大规模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清到来自于社会、经济、生态及移民自身方面的制约因素及面临的致贫、生态、稳定及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15.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定量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文章将生态足迹法的计算模型应用到水库移民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云南糯扎渡水电站S安置区为案例,进行计算分析,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状况,提出改善该安置区生态赤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引发了全球经济改革新趋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越来越重视,环境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温室效应等气候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大环境中实现我国经济崛起.  相似文献   

17.
陈杰  黎相宜 《开放时代》2014,(3):153-165
本文借用斯科特的"道义经济"概念,试图以来自广东五邑侨乡的坎镇移民为例,考察道义传统、移民社会地位补偿动机与其文化馈赠之间的关系。移民在与家乡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了一种基于中国乡村士绅传统发展而来的道义传统。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这种"馈赠—补偿"的道义关系及其可能面临断裂、重建的风险。文章最后指出,这种以传统道义关系形成的跨国实践不但能使移民获得社会地位补偿,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方政府缺位所导致的村落公共物品与福利的缺失,客观上促进了侨乡的集体性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恶化的自然环境、缓解了紧张的人地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合理开发西部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既有利于生态移民成效的长久维持,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契合点。以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的典型县——西吉县为例,在分析其生态移民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开发现状,探索西吉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以期对将来的生态旅游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代,移民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是什么导致了移民流入国的移民控制政策强度变化呢?本文认为,在无紧急状态的情况下,人口比例的失衡是产生限制移民政策出台的主要压力,这种压力直观而迫切,在移民流入国的本土国民中产生丧失预期优势的恐惧情绪,这种恐惧情绪会在当地居民中被放大,它所产生的社会压力导致控制移民政策的强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20.
胡江霞  文传浩 《技术经济》2017,36(4):110-116
将农村移民的风险识别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社会网络—风险识别能力—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利用针对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村移民的社会网络对其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以及风险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风险识别能力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和风险识别能力对两代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风险识别能力在社会网络与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