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资金的价格随着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而上下浮动:如果市场上资金供给大于需求,利率就下降;反之,则上升。从本质上看,这与普通商品价格升降的原理别无二致。当然,广义的利率市场化,不仅仅是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还同时包括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市场化以及债券利率的市场化等方面内容,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徐楠 《辽宁经济》2004,(2):62-62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货币当局放松和消除对利率的管制,遵守市场价值规律,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它的核心内容是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主要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付碧莲 《发展》2012,(3):22-22
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应该是提高银行资金运用的效率,但是目前中国社会整体对资金的需求相当旺盛,而存款的增长相较于GDP增速则出现放缓,因此一旦利率市场化,反而很容易大幅抬升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中国已加入WTO,对于中国而言,“入世”意味着第二次改革开放,即中国经济的彻底市场化和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之一,显得极为紧迫。 利率非市场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我国利率形成及管理机制中的非市场化表现 从目前我国利率政策的制定或形成过程来看,我国利率的水平和结构仍然不是由市场供求机制决定的。由于利率的形成机制仍然是非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5.
翁迪 《中国经贸》2014,(11):144-144
央行去年下调了基准利率并规定了相应的浮动区间,代表着利率形成机制朝市场化方向做出重大转变。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步步紧逼,银行必须要脱离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做出业务转型,在迎接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同时我们也看到利率市场化为我们投行业务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加大投行、理财、资金托管等中间业务发展无疑成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利率市场化中小银行受冲击更大 当阿,“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对于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利率市场化,银行对小企业货款的动力会增强,这对小企业是一件好事、虽然小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将会受到更多的负面冲击,但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  相似文献   

7.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租售经营运作资金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将直接受到触动。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其网点少、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利率市场化对其的影响将远大于国有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影响一、利率市场化必然带来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利率的波动及采取利率决策的不确定性,会增加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和资金…  相似文献   

8.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是指各商业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000年8月央行推出了“先外币,后本币;先存款,后贷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决定,  相似文献   

9.
在利率没有完全做到市场化时,将影响银行的金融创新。所以,完善市场经济、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至关重要。说到利率市场化,实际上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谈论利率市场化。这20多年来也有所进展,比如2012年我国允许商业银行下调贷款利率至基准利率的0.8倍,上浮存款利率至基准利率的1.1倍。如果我们把资金比作一种商品,那么有了利率市场化后,一个存款的客户,可以在各银行之间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邢臻 《中国经贸》2013,(12):120-121
商业银行是经营资金这种特殊商品的企业,利率是资金的价格,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研究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要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利弊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背景和意义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过程中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是金融发展理论,它是研究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理论。该理论对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做如下解释:市场供应和基于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是由利率决定的,其实质是利率将金融机构的自由裁量权,通过市场进行自主调节。我们知道,当前市场资金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率水平,它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  相似文献   

12.
市场约束作为巴塞尔协议Ⅱ三大支柱之一以及衡量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利率市场化等又是提高银行市场约束程度的实质性推动力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藉此评估了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政策影响及利率市场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我国银行整体的市场约束能显著抑制其风险承担,但分类的结果则表明地方性银行的市场约束效应最明显,大型银行次之,外资银行则不显著;进而,在考虑利率市场化因素之后,除外资银行以外的市场约束效应均有所增强,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对价格约束效应的作用要远强于其对数量约束效应的影响。(2)基于合成控制法的估计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市场约束对地方银行的影响更明显,且存款保险制度通过价格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较之其通过数量约束的作用效果要更强。(3)综合而言,存款保险制度会增加利率市场化通过市场约束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推进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影响开始趋于明显,并使市场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逐渐与国外相符,但仍然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只有在宏观经济稳定、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成熟和有效银行监督体系的完善等前提条件基本具备时,市场化利率体制才能完全确立和有效运行,反之,如果贸然完全放开银行所有的存贷款利率,启动市场化利率体制,对正在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14.
任墨香 《发展》2010,(2):46-47
票据贴现利率是货币市场利率传导到实体经济中最快、最敏感的利率信号,市场化程度高于贷款利率。但票据贴现利率现有的形成机制并不能够真实反映资金的成本、收益和风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贴现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国自Shibor运行以来,为票据贴现定价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平台,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口趋成熟,票据贴现利率与Shibor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关系,以Shibor为基准的票据贴现定价模式亟待推进。  相似文献   

15.
<正> 市场化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基础性调节作用持续增大,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市场体系逐步发育成熟的演变的过程。相对于商品市场化程度,中国要素市场化发育严重滞后。本文主要论述制约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瓶颈及其解决办法。一、资金市场化银行间接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资金市场化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据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6.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其市场化程度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利率市场化是资本市场中资金价格体系的革命,是我国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必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整个金融部门乃至全社会经济达到均衡。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利率自主权的同时,也隐藏着更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刘珺 《环球财经》2012,(10):93-93
中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既非利率市场化、也非汇率市场化。利率与汇率,二者都只是价格。事实上,价格的作用平台是市场,而市场的作用机制又与市场结构密切相关。广义的市场是一切资金集散的场所,决定其效率和功能的往往是结构要素。  相似文献   

18.
李斌 《新财经》2013,(9):41-43
《指引》改变不了商业银行固有的考核机制,在利率市场化还不成熟的当下,利差仍然是银行追求的最重要目标,也是考核最核心的部分。银行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已称得上是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差别利率是指商业银行实行"价格歧视"战略,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利率管理.它是一种以效益为中心的利率定价方略,其利率的形成因市场供求及资金稀缺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因资金商品的期限、成本、风险等的区别而各异.在借贷市场中,借贷双方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贷款定价.实行差别利率是银行实现资金运用的效用最大化,应对利率市场化,增强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它利率基本放开,由市场即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它不仅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而且要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