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齐冠军 《魅力中国》2013,(26):48-48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步由日常的物质保障需求渐扩延伸至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而衍生的文化生活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群众文化”。它是一种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繁荣群众文化,则成为广大群文工作者们责无旁贷的重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2.
张媛 《魅力中国》2014,(25):20-2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多元化,群众文化工作在其中承担了重要角色。群众文化工作根在百姓,旨在服务,重在建设,生命力在创新。新时期有必要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和目标的基础上,介绍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并作了深入探索,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谷志民 《魅力中国》2014,(11):355-355
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意识发生了改变,使得群众文化生活更形式多样化。传统的被动接受的群众文化形式已经改变,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其中,自主演出、自我娱乐、自我欣赏都作为了群众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群众自主参与,不断地自我完善,使得群众的思维为适应时代的文化的要求而更新,成为了促进群众文化的新途径。本论文针对有效组织开展群众文化的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些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表明了广大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群众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基层文化。基层文化基本上是公益性文化,基层文化的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基层文化的建设力度和成效。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基层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和重要载体。文化设施直接关系到群总文化生活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李春娟 《魅力中国》2014,(6):291-29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政府保证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基本文化权益主要依靠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社区群众文化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服务。那么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如何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务必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慧敏 《魅力中国》2013,(10):376-376
社区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的一定表现形态,其任何发展都不可能表现为自己的独立发展,它总要与周围的各种因素发生作用,因此,任何—个地方的社区文化的发展总要与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不论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社会经历,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欣赏能力和兴趣,都有着不同程度对文化生活产生共同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在自娱、自乐,在业余文化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追求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李玉坤 《魅力中国》2011,(4):319-3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共建和谐的不断深入和随之而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断地追求更加社会化、更加广泛和更加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因此,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性的新兴文化形态已经成为本世纪的一大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8.
冯娟 《魅力中国》2014,(5):85-85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工作的体现,也是群众文化生活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杨春丽 《魅力中国》2014,(19):58-58
一、结合群众实际生活,开展相关文化活动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搞好群众文化工作也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大物博,属于世界第三大的陆地国家,地域分布明显,由于地垮热带,亚热带,温带,我国的气候各地不同,我国的地形也各种各样,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造成我国群众生活多种多样,要开展群众生化工作,也要按不同的方法去做。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是我们丰富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耍保留。  相似文献   

10.
李正平 《宁波通讯》2011,(17):40-41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大市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和全局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措施,扎实加以推进,全市文化自觉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活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加快,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市委、市政府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领,  相似文献   

11.
张娟 《魅力中国》2013,(26):34-34
在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政治开明和经济腾飞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呈现多样性,原有的文化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群众文化建设应不断加大新探索,寻找新突破,建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斌 《魅力中国》2013,(16):12-12
群众文化活动是活跃一个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它的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的风骨和神韵,也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实力与活力。而先进的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正确表达喜、怒、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生产过程,使人们在参与角色创作中体验到其它文化活动不可替代的愉悦,并在群众文化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起到了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调和各种矛盾,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康爱芝 《魅力中国》2014,(21):39-39
农村是我国的基础,国家对此尤为重视,随着三农建设的深入,农村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随着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尤为重要。下面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意义,然后详细分析了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12,(7):171-173,170
社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社区的灵魂,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社区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四川推进建设千里藏羌文化走廊,不断增加文化含量,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文化特色,勾勒出文化带动旅游齐飞的动人画卷。  相似文献   

15.
童娟 《魅力中国》2014,(26):24-24
文化馆既是群众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龙头。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一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活动的兴起,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扩大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外延,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表现出与以往文化娱乐活动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是社区的主体,面向大众,为人民服务,是文化馆的职责。那么,担负着群众文化工作任务的文化馆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中,怎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6.
林涛 《魅力中国》2014,(21):48-48
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不仅能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且是新形势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本文就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熊飞 《东北之窗》2013,(21):28-28
着眼于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内涵和档次,让更多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得胜街道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全面落实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加紧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完善了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及七个社区文化活动室软硬件设施,实现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等全覆盖,并向辖区居民免费开放。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壮大舞蹈、说唱、健身等各类文化团体和文化志愿者队伍,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发挥其参与和传播群众文化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远明 《魅力中国》2014,(18):46-46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强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阵地建设.这样才可以较为切实地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本文主要是对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来丰富群众生活展开论述,期望有助于我国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解决县以下,尤其是“老、少、边、山、穷”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让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来活跃和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文化事业的发展应重基层,多样化,不断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康猛 《魅力中国》2013,(10):370-370
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社会制度,都离不开文化,离不开文化生活。但是因社会制度、民族、信仰及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文化生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度里,怎样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掌握和运用群众文化的特点,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