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金融危机视角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际国内商业银行经历了最严重的银行声誉风险危机.基于此,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自身都加强了对声誉风险的研究和管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论述了诱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实现有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强化声誉风险及其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声誉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并实施声誉风险预控和声誉危机处理计划、进行全面的声誉危机公关以及总结经验教训、重建银行形象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商业银行声誉危机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形象和地位,也带来了多种负面影响。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需求等多重压力,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正视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本文将对当前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从建立和维护声誉、防止声誉风险、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和防范化解声誉危机等角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商业银行声誉危机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形象和地位,也带来了多种负面影响。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需求等多重压力,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正视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本文将对当前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从建立和维护声誉、防止声誉风险、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和防范化解声誉危机等角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闻舆论环境的逐步开放,声誉风险管理作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各家商业银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拟通过对新闻危机与银行声誉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找寻新闻危机发生的规律以及找出商业银行可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而提高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掌控能力,确保银行业务和谐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5.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是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商业银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声誉是商业银行的无形资产,是商业银行赢得市场和客户,取得经营效益的重要资源,一旦遭遇声誉危机,会直接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及品牌价值.笔者从金融消费者保护视角出发,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完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提出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25日,中国银监会公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声誉风险管理将成为银行业组织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本文试图从组织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传播机制的构建对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国商业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通过对声誉风险管理理论及国际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案例的分析,探寻声誉风险管理的一般规律和有效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加强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和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工作高度关注。在《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的起草过程中,银监会提出了防范主动、应对自如的声誉风险  相似文献   

9.
薛冬梅 《金融会计》2009,(10):48-53
近几年,商业银行声誉危机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损失,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形象和地位,也带来了多种负面影响。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需求等多重压力,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正视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何五星 《南方金融》2012,(7):23-27,86
本文首先指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是一种常态风险和演进的风险,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然后直面现实,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着银行自身、监管评估机构和社会公众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最后,从实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加强声誉文化建设、健全预警机制和监测流程、完善应急处置和后评价机制、抓住落实管理的基本点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即使是损失很小的操作风险事件,也会引发巨大的声誉风险并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探究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引发的声誉风险效应及影响因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2001年1月至2019年3月中国上市银行公开披露的201件操作风险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国家声誉的风险分担机制,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国有大型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引发的声誉风险更低且恢复较快;而涉及高管人员的操作风险事件会造成更大的商业银行声誉损失。本文进一步对声誉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国有大型银行比中小银行更易受到声誉损害,但国家声誉对国有大型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效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风险抑制作用会与商业银行有形资本形成"替代效应"。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中,应重点关注中小银行和高管人员在监管操作风险事件引发的声誉风险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完善落实有形资本的监管制度提升对声誉风险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银行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声誉是银行的生命线。论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特征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外管理银行声誉风险的主要做法,并就如何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能力,从完善风控体系、构建长效机制和提高应对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红英  阮小平 《金融论坛》2007,12(11):25-29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陆岷峰  张惠 《海南金融》2010,(7):46-50,54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目标确定之后,需要由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予以实施,即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有效实施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由于声誉风险管理既具有其它种类风险管理的共同特征,又有其个性化管理要求。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除了要认真落实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基本要求外,更要根据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在规律性要求构建体现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特定要求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丁宁  任亦侬  左颖 《金融研究》2020,478(4):112-130
党的十九大报告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要求。商业银行作为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主体,更加关注因此而产生的成本效率问题,即考量银行自身是得不偿失抑或得偿所愿?本文基于2005—2017年间73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首先,运用SFA模型测算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其次,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银行成本效率影响的净效应;最后,采用边际动态检验方法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净效应的影响趋势。文章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会通过成本效应机制降低银行成本效率,但同时因其改善了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升了银行的声誉,从而对银行成本效率施加正向影响。此外,文章还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净效应呈现U型趋势,表现为2007—2013年绿色信贷政策净效应负向影响加深,2014年后出现转好信号,现已越过U型谷底。因此,从长期看,绿色信贷政策将有利于银行成本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分布情况,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评价体系。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考量国有商业银行2007~2012年间的485组声誉损失数据,得出声誉风险的超极限矩阵。实证表明,企业感召力缺乏、产品和服务缺陷、银行风险控制不足等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主要因素,银行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规避和分散。  相似文献   

17.
未来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社会声誉和形象的竞争。而商业银行各种风险的发生都有可能引发声誉风险,进而影响银行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建立有效的防控声誉风险体系,是一项长期的行为文化建设,其本质是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介绍国内外操作风险监管改革变迁入手,分析了巴塞尔协议III和巴塞尔协议II在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本质上是在商业银行应用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全球性商业银行现阶段操作风险管理的路径只要与银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就是最佳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胡晔 《金融论坛》2006,11(1):3-8
中国银行业经营透明化既是改革的要求,也是银行自身成本-收益比作用的结果,还是银行外部监管者提高监管能力的要求。然而信息屏蔽收益的递减并非意味透明化收益的自然递增,事实上,透明化也加大了银行的名誉风险。名誉风险有社会性、内生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能为银行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为此,中国银行业应加强名誉风险的基础管理,科学制订名誉规划,建立管理责任制度。同时,要强化名誉风险意识,扩大名誉风险管理视野,提高名誉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实行专业化管理。就现实而言,中国银行业名誉风险管理亟待解决商标管理、改革面临的矛盾、透明化进程及文化建设等四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改上市后面临的操作风险中,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某国有商业银行10年发生的107个经济案件中,基本都涉及柜面业务.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带来声誉影响、管理影响和发展影响.本文通过阐述操作风险的概念、表现形式、特点和特征,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点及表现形式和国有商业银行强化柜面操作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等,特别是提出的建立健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体制、完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行科学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创新操作风险防范手段、加强操作风险文化建设等5项具体措施,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研究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