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市场化、标准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机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不断扩展,我国华中部分农村地区相继出现了农地股份合作社,这是对农民增收、村集体经营收入增加的大胆探索,又是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有益创新。创新农地土地经营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迎合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以江苏省W村粮食种植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合作社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影响下大量农民工返乡、土地纠纷开始升温的背景.通过对农地流转现状的描述和广东开平返乡农民工要求收回土地纠纷事件的分析,论述了农民工返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提出了在农地流转风险显现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更加有效的农地流转方式的推广,如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中国老区建设》2008,(11):42-43
近年来,通州市刘桥镇积极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合法流转土地,强化规模经营,力促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镇已合理流转土地面积8000余亩,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0多个;创办农业龙头企业、高效农业示范园20多家。图为刘桥农家女在新引进的企业愉快上班。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产权是影响农民生产行为的重要制度因素。文章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建国后所历经的一系列变革,在论述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经营的制度缺陷。在农业产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近年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行了制度创新,出现了土地股份合作社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文章介绍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设置,并分析了这一制度安排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镇南沃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农民增牧致富的新渠道,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突破口,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开辟了新的途径,让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投入到创办二、三产业之中,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在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践中,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突破口,遵循“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探索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一年多来的运作,有效地引导本村农民把分散土地集中起来,改变小规模、传统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推进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建设,对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各国的农业合作社中,日本的农业合作社很有特色,以依托社区建立起来的综合型合作社为主体,同时也有专业型、土地股份型合作社作为有效的补充.与我国相比,两国在农业方面有许多相近或相似之处:农民占有土地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式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民个人的市场应对能力薄弱、以精耕细作为传统的农耕文明理念等等.因此,认真研究和借鉴日本的农业合作社,对于完善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建设,更好地推进产业化经营,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合作经济》2013,(8):60-62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孔祥智近日在农业部经管司召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法座谈会上发言。他提出。当前农民合作社大体上有五种类型:一是土地流转合作社或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农机合作社;三是社区股份合作社;四是资金合作社。又叫资金互助合作社或资金互助社;五是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灌南县截至目前共有7家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人社农民达1386名,人股土地14500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州市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农民合作由农户联合向合作社联合发展,由互助合作向产权合作发展,由坐地销售向直供直销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有16家合作社联合社、农民专业合作社920家,入社社员10万余户,农民入社率达50%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36家,流转土地33.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8.2%。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4.1%,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345元,同比增长17%。  相似文献   

11.
农地制度的改革设想: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特区经济》2007,(8):137-138
本文设想了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具体运作办法、实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现实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过渡和实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对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进行了探讨和思考,认为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倪羌莉 《乡镇经济》2010,1(2):73-77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作为流转形式之一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势,实现了农地利用效率目标和集体福利目标的统一,在农地流转中显示出较好的绩效作用。因此,文章以江苏省如皋地区土地股份合作制为典型,探求股份合作制中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办法,以求更好的推广这一制度,实现好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3.
赵维清 《乡镇经济》2008,24(7):76-79
文章在广泛调查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探讨了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总体发展态势,认为将在发达地区快速推进、欠发达地区也会逐步展开;土地股份合作将促进高新技术农业及生态农业园区快速发展;经营性资产与资源性资产将一起量化;实施分区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逐步向股份公司形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吴德慧 《特区经济》2010,(8):196-198
为了加快河南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机制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土地供需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土地市场竞争机制是我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构成的三个要素。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机制需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保护耕地、公平、公开、公正等原则。明晰农地流转的产权关系、规范农地流转行为、推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构建农地流转市场机制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的金融制度创新及其角色担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土地金融创新具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有单一土地银行制、多头土地银行制、农村土地合作社+内置金融+外置金融、农村土地合作社+股份质押四种形式可供选择。而城市土地金融制度创新多以城市土地储备中心为基础展开,包括城市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债券、土地储备中心+土地信托、城市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基金、土地银行四种。同时,土地金融制度创新还需实现土地金融与其他金融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Under the “separation of three rights” policy, the impact of security of land operational right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mediation effect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888 family farms run by new‐type agricultural operators from Songjiang to identify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land operational rights security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rough long‐term inves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eater security of land operational rights generally increas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Approximately 37.94 percent of the impact could be explained by long‐term investment.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exists in the effect of land operational rights security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at various levels of the family farms’ efficiency distributi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government should legalize land operational rights and give them a status equal to those of households’ contractual rights and land ownership rights in China's future land tenure reform.  相似文献   

17.
黄丽 《乡镇经济》2008,24(9):51-5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充分依靠土地的保障功能。通过对南海农村的调查,得出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欠发达地区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推广必须通过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吴素芳 《乡镇经济》2008,24(4):76-79
无论哪种发展模式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宁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总体发展要依托政府,走政府推动的外生型发展模式;“专业大户+基地+农户”是首选的发展模式;“党支部+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发展模式是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导模式;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股份合作的组织发展模式是最佳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少颖 《改革与战略》2009,25(10):84-87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满足了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为农民走向市场架起了桥梁。但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内在运作机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农业经济组织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鹏  向龙斌  姜涛 《乡镇经济》2008,24(9):97-100
文章对当前代表性的几种农业经济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建设新农村要立足于发展种养殖业,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构建新农村经济组织,实现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