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银凤 《商》2014,(37):199-199
本文回顾了我国股利政策的文献,将我国的股利政策研究概括为自由现金流与掏空理论之争、股利政策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股利政策与股利迎合理论以及股利政策与利益相关者。股利政策在国外是个“迷”,而在中国同样是个难以达成共识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可以帮助上市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激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进而使上市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我国股票市场自建立以来发展迅速,取得不凡成就,但与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研究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对于更好地了解股利政策,促进上市公司长足发展及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等具有重要意义。现金股利是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股利,是股利支付的主要方式。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2013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按照提出假设—实证分析—检验假设—提出建议的基本框架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现金股利政策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相似文献   

3.
李宏杰 《市场论坛》2006,(4):176-177
股利分配政策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财务政策之一,一直受到利益各方的密切关注。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不同类型股利政策的分析,指出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本公司当前和未来发展的股利政策。  相似文献   

4.
股利政策一直是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要研究课题。20世纪70年代以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股利政策理论主要是M.Gordon的"一鸟在手"理论,米勒和弗兰克·莫迪格利安尼提出的著名"MM股利无关理论"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学者们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内容形成了如今的两大股利政策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正在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而上诉的股利政策理论是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所以这些股利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还有待于检验。目前我国的股利政策主要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但是由于每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同所确立的政策方式也就不同。本文着重分析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结合不同公司的营业情况选择合适的股利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5.
宋永春 《商场现代化》2005,(11Z):211-212
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理财的重要环节,关系着管理当局,股东、债权人等各方面的利益分享,也与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股市的变化和发展。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入手,研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并提出了改进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与LLSV横向研究不同,本文从纵向检验了现金股利法律保护替代模型与结果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首先,纵向分阶段的回归分析和差异检验表明:两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法律保护较弱的阶段,法律保护替代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随着法律保护程度的提高,法律保护结果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更有解释力。其次,检验了我国交叉上市公司与无交叉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了现金股利法律保护结果模型的适用性。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每股收益显著负相关,与增长机会不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说明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不是根据盈利状况和增长机会做出的。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影响股利政策的类型及股利支付水平。通过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股利政策类型、股利支付水平和股利支付方式的作用机理,以电光科技公司为案例,重点分析公司2014-2018年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其股利政策的影响,从完善内部控制角度,提出了优化股利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并以“伊利股份”为例,通过其十余年每股收益、每股现金股利以及股利支付率的数据分析该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变化,利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股利分配政策变动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政策,与公司发展和投资者利益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但仍未成熟,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多带有盲目性与随意性。以西昌电力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公司的股利政策,并以法律环境、公司规模、公司财务状况和公司股权结构为影响因素分析了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动因,在此基础上以国家、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为行为主体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证监会股利监管政策的视角,首先阐述了股利监管政策的现状以及整体实施背景;其次对政策演变过程进行介绍,并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检验政策是否有效,并解读了该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股利监管政策均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并使总体派现水平趋于稳定;再次进行进一步分析,揭示政策实施的两点动因,并进一步评估了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后,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和提升上市公司总体价值为目标,提出深化股利监管政策改革的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