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吴鹏 《国际金融》2001,(12):44-45
自1997年以来中国银行逐步推行对客户的统一授信及信用评级。在解决多头授信、分散授信,控制授信风险、规范业务操作程序及机制、明确授信各部门的职能及权责、正确评价客户信用风险、维护我行债权安全等诸多方面收到了明显效果。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一些部门片面理解统一授信管理中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价、管理理念,在实际授信管理及操作中存在漏洞,也导致了授信风险的加大。下面就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方法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银行授信风险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状态下,银行授信业务所形成的资产构成了银行业的主要盈利资产,银行授信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手段。授信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银行授信形成的风险以及授信集中可能导致的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来源。探讨分析银行授信过程中的风险环节,以及如何预防控制授信风险  相似文献   

3.
企业授信业务又是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改进银行授信风险控制是增加银行效益的核心内容。文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授信风险控制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然后从央行对授信风险控制改进的政策思路,从《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控制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改进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防范化解授信风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法入、自然人)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客户需按约定期限和利率还本付息),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它既是银行主要的营销活动之一,又是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授信让渡的一是资金二是信用,据此授信又分为实有授信和或有授信.无论是实有授信还是或有授信都促成了客户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达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由于实有授信有可能造成资金风险,或有授信也可能转化为实有授信并进而可能造成资金风险(比如票据承兑中造成银行垫款),所以银行往往会采取必要的防范、化解授信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的措施,以减少风险或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授信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者在其所开发的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系统基础上,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银行授信风险。本文就开发授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为开发授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者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企业授信业务又是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改进银行授信风险控制是增加银行效益的核心内容。文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授信风险控制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然后从央行对授信风险控制改进的政策思路,从《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控制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改进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丁岩 《中国金融》1999,(4):27-27,30
由于历史形成的业务分工和管理模式,国内各商业银行多年来普遍采取授信业务分散管理的模式。银行内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对同一客户分头授信,本外币业务分割授信,对贷款、贴现、承兑、保函、信用证等分散授信。随着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品种的增加和客户授信需求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由于该行业融资形式较单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商业银行间接成为了房地产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防范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业授信风险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商业银行的房地产授信风险种类,提出防范商业银行房地产授信风险的相应措施,目的是为了在降低房地产业授信风险的同时保障银行授信业务规模,进而构造和谐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9.
试论构建国有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控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信是银行向法人或自然人提供贷款、担保、押汇、开立信用证或办理贴现的行为,银行在办理授信业务中,因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无法按期收回本息,给银行带来资金损失的可能性,被称作授信风险,国有商业银行授信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风险,即由于银行的客户情况、国家政策,经营环境等效上部因素发生的变化而导致的风险;二是内部风险,即由于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不完善而造成的风险,授信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它不仅会给银行自身造成损失,而且也会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探索并建立包括统一授信、审贷分离、授权管理、资产保全、监督制约等为内容的,形成授信决策、授信运作、授信管理、授信制约等一套较完备的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应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授信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银行在办理贷款、贴现、担保、押汇、开立信用证等授信业务时,因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无法按期收回本息而形成资金损失,就会形成授信风险。国有商业银行授信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风险,即由于国家政策、经营  相似文献   

11.
防范与化解大额客户授信风险是当前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但近年来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营销中,大额客户贷款授信与投放“扎堆”、“垒大户”现象普遍,贷款授信过度集中引发的信贷资金风险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本文从企业客户方面、银行授信管理及社会信用三个方面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大额授信风险的形成原因,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要广泛开展大额客户授信风险调查分析;做好风险排查工作,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管理,防止贷款被挪用;积极推广银团贷款,强化大额客户授信统一管理;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等防范授信风险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小企业也成为商业银行调整客户结构、分散风险、提高收益水平的重要客户群体。随着是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未来经济“滞涨”的风险增大,小企业客户信贷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探讨小企业授信客户的风险特征和风险防控流程、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袁管华 《中国金融》1999,(9):28-28,30
统一授信制度是一项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基本制度和方法,是避免银行信贷风险集中的有效手段,在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统一授信的内容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在对单一法人客户的风险和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能够和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即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统一授信制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统一:一是授信主体的统一。商业银行必须确定一个管理部门或委员会统一审核批准对客户的授信,各部门既不能分别对客户进行授信,也不得对客户就不同信贷品种分别进行授信。二是授信形式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集团客户数量的增多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巨额的集团客户授信额度屡屡出现。对一家银行来说,高度集中的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有很大的潜在风险。本文主要分析集团客户的法律主体风险、关联交易风险、银行多头授信风险及贷后监管等方面的风险,并从建立完善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做好集团客户授信前的尽职调查、设立完善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方案、采用银团贷款分担授信风险、政府完善信息公开透明的相关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宏观、微观经济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3个层次研究了商业银行授信管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确定了商业银行授信管理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应用层次灰色评价法评价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的方法及实施步骤,并划分了授信风险的警戒等级。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微观经济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3个层次研究了商业银行授信管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确定了商业银行授信管理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应用层次灰色评价法评价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的方法及实施步骤,并划分了授信风险的警戒等级.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是防范和控制授信业务风险的关键,主要包括:建立全球化的统一授信机制,从国家、行业等方面把握客户授信整体风险;完善授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完整的信息网络系统,改进分析方法;完善授信决策机制,实行尽职调查、问责审批及后评价;完善信贷授权机制,结合实际灵活调整授权范围、权限等。  相似文献   

18.
在小微企业批量授信模式,授信后管理不能再沿用以往的做法与模式。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小微企业批量授信业务的特点,精细化地设置授信后风险监控、风险预警、信贷救援、催收管理以及不良资产经营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频繁出现大额不良资产,如对德隆集团、三九集团和四川托普集团的授信等等。对架构简单、主营业务种类不多的集团公司授信的风险控制,除需对集团客户统一核定授信额度以实现总量控制外,大体与单一客户授信的风险控制方法基本相同。故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架构复杂和业务种类较多的集团公司,其授信风险的特点及防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商业银行应针对集团客户特殊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特征,尽快建立集中垂直的授信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创新集团客户授信组织方式,构建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范体系。银行监管部门以及银行业协会也需从信息共享等层面进行调整,建立高效的风险规避机制,从而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