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应确立八大观念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人们意识中存在许多固有的束缚其发展的观念。诸如把农业和农村等同起来,把农业和种植业或粮食生产等同起来,农民就务农,如此等等。本文拟从农业、农村、农民“三农...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同时又是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加快农村奔小康的过程中,如何把农业、农民引向市场,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自立自强的高效益产业,使农村经济体制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是摆在各级领导者...  相似文献   

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通过农业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流通服务业联动发展,协同发展,实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最终实现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结合石嘴山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就推进石嘴山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单一化的成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经济的转轨,客观上使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弱势群体的农民和二元结构较弱一极的农村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运转状态,从而形成了现在亟需解决的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政府如何破解这三大问题,关键在于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而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有赖于农  相似文献   

5.
正新华社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意见》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全文如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今年,陕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变化。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加,与粮食并列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农业“三大骨干”产业的果业与畜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棚栽业也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7.
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经过3-5年,把广西食用菌产业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今天我们在北流市召开全区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目的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推广北流市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验,进一步加快全区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任何时期,"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诠释了农村产业融合新理念的内涵,以便于加深对这种新理念的理解。其次,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运用农村产业融合这种新理念的原因。再次,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了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新理念的意义,它主要表现在农业附加值的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等等。最后,给出了以农村产业融合新理念促进农民增收的启示,并得出的结论是以农村产业融合新理念解决"三农"问题,可以使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综合产出率。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是党的十七大报售白勺一个突出亮点。如何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i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农业科技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为“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