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增长幅度大的年份,将会导致下一年工业生产的更大幅度增长。反之亦然。尽管今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与农业总产值,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所占比重渐趋缩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至今,已有14年,其间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粮食总产量有7年分别达3200万吨和3300万吨以上,1984─198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6年超过千斤。1992年粮食总产量3320.5万吨,棉花52.7万吨,肉类221.7万吨,禽蛋111.7万吨,水产134.7万吨,蔬菜1900万吨,除粮棉外,分别比1978年增长2、2、3、4倍。与此同时干鲜果生产量也成倍增长。1992年人均食物占有量,粮、肉、蛋、奶、鱼类、蔬菜及水果分别达到491公斤、33公斤、16公斤、1.7公斤、19公斤、281公斤和8.3公斤。目前我省农副产品生产量已基本达到2000年的食物消费结构标准。 由于农业的稳定增长,使得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1992年农业产值672亿元。乡镇企业2463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含建筑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4%,上升到1992年的44.4%。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0.3%,下降到1992年  相似文献   

2.
<正>一、农业增长的轨迹 建国以来,江苏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七五”期间,粮食年均总产达328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508公斤.粮食商品率25. 6%一分别比“六五”期间增长10%、4.6%和1.4%。1993年农副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体是粮食总产328亿公斤,棉花43万吨,肉类237万吨,水产品157万吨,分别比1992年减4亿公斤、减10万吨、增37万吨、增40万吨;农业总产值730元(90年不变价)比1992年增70亿元,是1994年的35倍。可以说:江苏农业增长的轨迹是周期性波动式上升的。 1、增长的轨迹。建国后,根据江苏农业总产值增长串的速度,分别出现过名次周期住增长与徘徊时期。平均每隔十年左右出现一次。第一个增长周用发生在194We1957年,徘徊期在1958-1962年,峰谷差为11.8%;第二个增长周期发生在1963-1966年,徘徊期在1967-1969年,峰谷差为27.1%;第三个增长周期发生在1970-1973年,徘徊期在1974-1977年, 落差为17.2%;第四个增长周潮在1978-1984年,徘徊期在1985-1989年,落差为16.1%. 2、农业增长的特征。第一、八十年代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趋于稳定.特别是“六五”期间,我省农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对稳定位,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积累有所增强。第二、发生波动时,波幅较大。最大  相似文献   

3.
一、永定县发展高优农业的回顾 永定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1%,土地总面积222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59万亩,耕地33.5万亩,人均耕地0.8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9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619亿元,比1980年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O49元,比1980年增长3倍多。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县委县府认真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思想,坚持山头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来,江阴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翻番。1997年全市农业产值达25.8亿元,比1978年增长9.3倍;粮食产量虽因粮田面积减少,但总产仍达到4.55亿公斤,与可比的1985年对比(因1978年种植双季稻不可比),增20%;林牧副渔长足发展;农民人均年收入5135元,比1978年增长41.5倍。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农产品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靠的是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5.
平定县里社村共有970户,3700口人,耕种着2589亩土地。1988年工业产值为1372.8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430万元的96%。实现利税173.5万元。村办企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1988年全村粮食总产98.5万公斤,亩产390公斤,使这个人均只有7分口粮地的村,在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粮的基础上,向国家售粮10.8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3.3倍。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榆社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到1988年末,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033个,从业人员9283人,占农村总劳力的26.5%;完成总产值2640万元,按可比口径衡量,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多,比1978年增长4.3倍;实现利润332万元,比1978年增长4.5倍;上缴税金98万元,比1978年增长4.8倍;全县农民人均从事乡镇企业纯收入76.9元,  相似文献   

7.
增强产业关联度 再造吉林农业新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的农村经济改革,创造了吉林农业的辉煌。在1978—1998年的20年间,全省粮食产量从90亿公斤增长到250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960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吉林省成为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可以说,此间的农业辉煌以数量型扩张为基本特征。而面对农产品相对...  相似文献   

8.
《经济视角》2009,(10):8-8
新中国成立初期,吉林省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有煤炭、电力、林业、烟草等少数几个行业,技术装备十分落后.毫无优势可言。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只有3.5亿元,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也只刚刚过百亿,为113亿元。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到2007年工业总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2008年突破8000亿元,达到836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74.1倍。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吉林省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有煤炭、电力、林业、烟草等少数几个行业,技术装备十分落后,毫无优势可言.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只有3.5亿元,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也只刚刚过百亿,为113亿元.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到2007年工业总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2008年突破8000亿元,达到836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74.1倍.  相似文献   

10.
一组数据形象地勾勒出武钢科学发展的成长轨迹:2003年武钢的钢产量仅比1993年的506.4万吨增长了348万吨,增长不到3/4,但武钢2003年实现利润26.83亿元,比1993年7.1亿元的利润增长丁近4倍。2004年实现利润有望突破70亿元,利税首次突破100亿元,出口创汇达3亿美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叶故乡,也是茶叶大国。2006年全国茶园面积为2175万亩,比上年2028万亩增长7.2%。全国茶叶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全年茶叶平均单价为24.8元/公斤,全国茶叶农业总产值为248亿元,比上年219.2亿元增加13.1%。中国茶叶在全世界的地位是: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因此,我国是茶叶大国,但还不是茶叶强国。如何从茶叶大国发展为茶叶强国,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较大的增幅。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7亿元,比2000年(下同)增长15.2%;工业总产值395.82亿元,增长 19.2%;农业总产值6.6亿元,增长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56亿元,增长19.6%;社会消  相似文献   

13.
改革十年来,晋城市乡镇企业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积极依靠广大群众,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坚持从实际出发,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企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到198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数已达32133个,总产值达到14.12亿元,比1978年增长7.24倍,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61.2%;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11.86亿元,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6.1%。从业劳动力为25.5万个,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十年来,全市乡镇企业上缴国家税利3.1亿元,提供支农建农和集镇建设资金2.18亿元。改革使乡镇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我市农村奔小康的基本概况农村奔小康是我市广大农民日益向往的奋斗目标!我市广大农村经过深化改革,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1993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到46.5亿元,比1980元增长5.2倍;农村人均纯收入888元,比1980年增长3倍。按小康16项目标要求,1992年全市117个乡镇就有收入、营养、衣着、文娱、饮水、用电、通讯、交通、社会保障等9项指标达到小康目标。尚有以下7项指标未达到小康目标:1992年全市农村人均纯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绸缪乡是一个只有万余人口的小乡,近年来,我们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实践中,努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结合本乡实际,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初步走出了一条效益增长大于销售增长,销售增长大于产值增长的“效益速度型”发展路子.1995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8300万元,人均7280元,均比上年增长34%,比1991年增3.3倍;实现工业总产值2.36亿元,比1991年增长2.9倍,其中工业总产值2.16亿元,比上年增58.8%,比1991年增长3.1倍;实现销售收入1.99亿元,比上年增138.1%,比1991年增长4.9倍;实现利税1060万元,比上年增108%,全乡企业无一亏损;财政收入160万元,比上年翻一番,比1991年增4.9倍;农民人均收入3200元,比上年增长45.5%.  相似文献   

16.
<正>苏北是全省的重要粮、棉基地,盐城的棉花,淮阴的粮食都分别位居全省第一。苏北还是全省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苏北在全省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苏北非农化、工业化仍然任重道远 苏北农村现今仍处于农业向工业化转换的阶段。农业人口占84%以上。淮阴市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产值40%左右,苏北的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户值50%。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力65%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是一个严重的任务。 应该看到,苏北崛起为新的商品粮棉基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苏北粮棉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60年代末,淮阴粮食单户一直没超过100公斤,人均占有粮240公斤。徐州农村为淡水走廊,易旱易涝。现在,徐州农村已成为新的商品粮棉基地。盐城棉花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淮阴成为全国第二粮食大市,1978年粮产量为313万吨,1993年达592万吨,增长89%。1994年苏北农业生产总值为407.81亿元,占全省的49%。苏、锡、常仅为146.42亿元,占全省的17.6%。苏北是苏南的2.8倍。农业大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 现在问题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依然停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丁蜀镇经济发展较快。尤其1994年,发展的步子迈得最大:实现村镇工业产值13.8亿元,销售收入13.1亿元,综合利润67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65%、39.5%;实现农副业总产值5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全年实现粮食总产950.5万公斤,水稻单产超历史,达到538万公斤。1995年的发展构想是:  相似文献   

18.
刘兵 《经济师》1992,(3):25-26
<正> 我国主要农产品在连续徘徊4、5年之后,1989年开始有了转机,粮食总产量达到40745万吨,超过1984年40731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1990年粮、棉、油又获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43500万吨。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重大隐患,不应忽视。具体表现在: 第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参差不齐,部分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萎缩,村级领导职能弱化。1989年,某苗族自治县农村总收入9771万元。较1980年3111万元提高了两倍。乡镇企业收入710万元,较1980年的577万元增长了23%。家庭经营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坑仔口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65亿元,工业总产值1.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9%、42.6%和20.7%;农民人均纯收入3054元,比上年增加404元;村财平均收入近33.5万元,完成年计划104.7%。继1996年度  相似文献   

20.
太原市南郊区杨家峪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中狠抓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不断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使全乡经济五年翻了两番多。一九八三年,全乡各业总产值达到1,466万元,比一九七八年的250万元增长4.63倍;人均产值达到2,352元,比一九七八年的411元增长4.87倍,名列全市六县(区)8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