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辉 《中国电信业》2012,(11):48-50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智能手机的井喷式增长,需求和产品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智能手机领域,各个制造商的争夺也异常激烈。未来,智能手机将在操作系统、硬件配置和软件应用方面发展,带动整个行业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是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随着三星和苹果专利战的打响,各个制造商之间的混战也将继续上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抓住共享和开放的主旨,注重用户完美体验的智能终端厂商才能笑到最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2014,(7):29-29
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正在迅猛发展。据统计,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收入已经超过全球GDP的2%,移动互联网流量占全部互联网流量的比例超过17%,苹果和谷歌两大应用商瞄的下载次欠数累积超过1000亿次,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10亿部,是PC的3倍,移动芯片的出货量是PC的3倍、服务器芯片的5倍以上。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具备一定的技术产业基础。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相对完备但各环节都有薄弱点,知识产权积累有限且未成体系。  相似文献   

3.
"如果现在还没有进入智能手机制造领域,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这条原本由网友无意间改编的带有调侃性质的微博,现在却成了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真实写照。在互联网企业进入智能手机制造领域演绎"千机大战"的背后,关于智能手机能否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金矿,也迅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互联网企业竞相扎堆智能手机制造,通过自身固有的内容、品牌、产品、用户等优势,借助智能手机向移动互联网导入流量。这种做法一方面为企业快速占领市场,但另一方面也将为产业深入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有5000万用户尝试用手机访问互联网,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34%,手机用户上网的频率正稳步提高。随着未来以“上网本”为代表的新式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不断推出,智能手机占手机销量比例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将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后互联网时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终端从PC扩大到智能手机、汽车和可穿戴设备,从人机联网到物物联网,从信息化到智慧化,从以信息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更为便捷的电子支付、移动支付成为大势所趋,移动电子商务市场逐濑成为信息服务行业新的增长点.成为各大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竞相争夺的蓝海市场。今年5月27日。谷歌联合花旗银行Citi、信用卡机构MasterCard、支付机构First Data以及电信运营商Sprint发布了使用手机结合NFC进场通信技术的移动支付产品Google Wallet.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版电脑、手持阅读器等移动上网终端迅速普及,网上信息的获取、发布、利用、消费更加便捷,互联网应用的形态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64.4亿元,同比增长43.4%,环比增长23.0%。但是,在整个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是近来行业内的版权纠纷频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3114.57亿,比上年年底增加了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比上年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互联网市场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互联网用户发展得更快,成为推动我国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因素,移动互联网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我国3G和智能手机用户不算多,但移动互联网用户比美国还要多。据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的调研数据显示,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为27%,而我国高达38%。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而我国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也成功地在这个市场占据半壁江山,但与国际知名厂商相比,国产智能手机业在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外3G技术以及LTE技术的稳步发展,促使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两者充分融合形成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疯狂地渗透到人类的生活工作中,伴随着智能手机近几年的迅速发展,移动流量随之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移动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不但影响人类的各种行为,同样也挑战着传统运营商的经营模式,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转型已成定局,在多种考量与权衡之后,运营商将转型的目标集中在进行"流量经营"和营造"聚合平台"上,而且认为"流量经营"是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核心竞争力所在。不同于话务经营和宽带经营,流量经营是通信运营商向信息运营商转型的全新命题,是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规律、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改变互联网时代"管道工"角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引起智能手机产业格局转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一些非传统手机制造商的加入。2011年,我国三家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中兴、TCL纷纷发力智能手机市场。华为和中兴的智能手机销售量分别达2000万部、1500万部,合计占全国智能手机销售量48.5‰后发者TCL的销售量也达到120万部,较同期增长260%。然而,三家企业都而临着极其相似的问题——低端产品占比高、研发战略错位、渠道结构失调、品牌化程度低,这些问题正是当下通信设备制造商智能手机发展现状的真实写照。虽然前景美好、发展迅速,但问题重重。因此,以我国智能手机产业链为基础,分析设备制造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全世界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堪称移动的帝国。长期以来,在手机游戏、手机支付、移动医疗、移动电子商务、手机电视等方面,日本都充当了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试验田。在这片试验田中曾诞生了与苹果的App Store+iPhone体系高度类似的封闭体系i—mode,曾诞生了稻盛和夫和孙正义这样站在世界最顶尖之列的企业家,NTTDoCoMo、KDDI.软银三大运营商的格局与中国的电信、移动、联通的市场格局极其类似。然而,曾经傲视全球的日本运营商将怎样面对转型的挑战?智能手机时代,日本在手机游戏、O2O、移动医疗、移动广告等方面又涌现出了哪些值得借鉴的商业模式?日前笔者读了《移动的帝国》一书,颇有一些感想,现在写下来,希望对我国运营商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 进入战略并购重构期 近日,通过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的三起资本领域的事件可以判断: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领域进入了新一轮的战略重构期.这三起事件分别是: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智能手机工具软件91助手,腾讯以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阿里以5.8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以及此前以2.94亿美元入股高德地图.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智能手机整体价格不断降低。以苹果为代表的"终端+平台"型厂商的崛起营造出一种新的"互联网氛围",智能终端成为除了产品性能、服务质量之外另一个影响用户选择的关键因素;加之各终端厂商渠道多样、花样百出的产品推介和宣传,为iPhone、三星Galaxy系列等终端蒙上了一抹明星色彩,使得大众对这些智能手机趋之若鹜。智能手机对用户的黏性作用日益突出,加载于智能手机里的各种应用涉及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今日的智能手机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通信工具,更成为用户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陈橙 《中国电信业》2014,(11):70-71
随着国内外3G技术运营商的多年经营以及未来物联网、云计算、LTE技术的稳步发展成熟,大数据时代渐渐向我们走来,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越加紧密。另外,随着3G、4G手机产业链的日趋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数据流量业务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移动互联网流量达到132138.1万GB,同比增长71.3%,比上年提高31.3个百分点。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39.4M,同比增长42%。其中手机上网是主要拉动因素,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的比例达到71.7%。未来几年内,3G、4G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必能带动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对于运营商来说,数据业务已经成为影响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亿美元,降幅达到8.4%。全球运营商纷纷意识到了未来数据业务营收必将逐渐取代语音及宽带营收,成为主要的业务收入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李帆 《中国电信业》2010,(12):72-72
随着国内3G业务的快速发展,具有丰富移动互联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已呈现出光明的前景。但在目前,智能手机的概念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仍然比较模糊,分不清智能手机与传统手机的本质区别。大量的智能手机用户行为显示出三个"不一定":不一定知道怎么用,不一定想到要上网,不一定会装软件。看似简单,很多用户就是迈不过这些小小的门槛。因此笔者认为,做好智能手机的针对性营销,让用户感觉物有所值,是市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呈现加快发展态势。随着智能手机价格和通信成本的继续降低,3G应用的用户体验逐步提升,开启了更多用户的移动互联网生活,中国的移动数据业务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必将带来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资源紧张,无线利用率升高,从而造成网络质量劣化,用户感知降低,影响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品牌形象,因此需要研究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对网络质量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应对移动互联网的挑战。本文以中国移动某市公司为例,分析移动数据业务高速发展对网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业》2011,(2):87-88
2010年,在3G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动下,智能手机广受各大终端厂商、特别是国产手机厂商的推崇,市场销量规模增长相当迅速。易观国际预测,2011年,在Android平台蓬勃发展和芯片厂商的强力推动下,国产智能手机2011年销量将破千万,其中不包括无入网许可证的山寨手机。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大力发展行业信息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化应用创新热潮!在南京,由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移动)推出的政务、民生、行业等领域的一系列信息化产品成果,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兴起,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二手手机市场缺乏监管,种种因素造成了于机被盗事件层出不穷。2002年,英国移动运营商设立了中央设备识别寄存器,对挂失手机的IMEI号码进行存储,这样就可以禁止被盗手机打出或接听电话,此举使英国的手机被盗事件大幅减少。随后一些运营商纷纷效仿,采取构建IMEI数据库的方式对挂失IMEI的手机进行限制呼叫,手机被盗问题得到了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