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商业研究》2007,(2):126-126
<正>本刊从中国商业联合会获悉,2006年12月12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商业信用大会。大会是由全国整规办、国资委行业协会办作为支持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信用工作委员会、商业信用中心承办的商业行业盛会。大会以“诚信、和谐、发展”为主题,旨在创造诚信商  相似文献   

2.
《现代商业》2002,(10):4-4
根据国家经贸委发布的2002年制修订行业标准计划,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信用中心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商业企业信用等级规范》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为了充分反映商业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形成全行业的信用标准化管理打下基础,商业信用中心和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商定在北京市联合开展制定和实施《商业企业信用等级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试点工作,并制定了共同试点方案。目前,这项工作已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3.
现有文献就企业规模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有不同的研究结论,说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本文结合数理模型和实证研究,分析不同企业规模下,融资路径不同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未达到一定规模之前,受市场竞争劣势影响,需要提供大量商业信用来维持市场生存和发展,而此时由于我国金融系统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比较少,因此需要大量的商业信用融资来支持商业信用提供。随着商业信用融资的增加,融资成本提高,最终导致商业信用提供力度逐步下降。当企业发展超出一定规模后,银行信贷支持逐步增强,企业可以用银行信用替代成本更高的商业信用融资,导致商业信用融资逐步下降,同时也使得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能力上升。文章研究结论表明,商业信用提供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扩张时期,我国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银行信贷,企业对商业信用的依赖性加强,企业间商业信用会放大。随着经济扩张商业信用额度加大,导致经济紧缩、商业信用收缩。  相似文献   

5.
商业信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商业信用进行研究:从微观视角主要研究商业信用产生的动机及其使用的决定因素等;从宏观视角主要研究商业信用的使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周期波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以期企业可以通过经济周期波动而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合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和国情,商业信用在企业交易中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商业信用的存在因素也有研究,但主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自身原因给商业信用带来的影响。同时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行业比较了影响因素程度的大小。实证发现,企业规模、企业成长能力和企业偿债能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商业信用的存在,并且企业短期借款与商业信用需求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颖 《商场现代化》2006,(36):187-188
商业经济需要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商业经济活动中,不论国外与国内,各个企业都面临着信用的挑战。本文从商业信用缺失的危机分析入手,提出了信用制度建设的建议,论述了商业信用在现代商业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童培幸 《国际市场》2005,(12):68-68
为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促进中外信用管理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内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美国金融、信用和国际商业协会合作.于2005年12月7-9日在上海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  相似文献   

9.
商业信用是指商业活动当中以商业信用为基础,以商品或服务为载体而形成的借贷关系的反映。本文从私营企业商业信用的特点出发,首先论述了私营企业商业信用现状,其次剖析了其商业信用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商业信用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商业信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形式,在企业短期融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商业信用使用规模、行业和地域分布以及周期性等方面研究了我国商业信用的现状,并对完善我国商业信用体系、合理使用商业信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提供商业信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在交易中采用赊销的比例低于欧美国家。以"应收账款/流动资产"作为商业信用水平的度量指标,对影响上市公司提供商业信用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较少依赖提供商业信用来进行质量信号传递;拥有较高存货水平的上市公司为了减低存储成本、促进销售,会采用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从而导致应收账款的增加;在信用普遍缺失的环境下,对坏账损失的担忧抑制了企业主动通过提供商业信用为客户融资,进而来扩大或保护自己竞争优势的行为;在行业景气的情况下,对未来的乐观预期降低了经营者对坏账的担忧,进而倾向于采用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导致应收账款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企业产权性质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非国有企业较多的使用商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非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3.
商业信用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商业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这一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当前我国商业信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是:商业信用法律体系缺位,商业信用信息系统缺失,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缓慢,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滞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商业信用法律体系,推进社会公共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远为 《商业科技》2013,(10):76-77
商业信用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商业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这一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当前我国商业信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是:商业信用法律体系缺住,商业信用信息系统缺失,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缓慢,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滞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商业信用法律体系,推进社会公共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国际保理业在我国发展的五大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没有建立国际保理业懒于生存和发展的商业信用体系 国际保理业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服务于国际贸易的金融服务品种。由于受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传统交易方式的限制,我国出口企业大都采用传统结算方式进行交易,还没有建立与之匹配的以信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出口信用保险为主的商业信用体系。国内商业银行在企业资信管理系统及制度、客户信用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受经济增速下滑和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影响,银行信贷顺周期收缩导致企业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依赖度上升。本文利用2006-2017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对于不同融资约束企业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关系演变,并以商业信用对企业破产风险的影响来检验商业信用增加的实际功效。实证结果发现:在经济下行周期,商业信用融资约束会随着银行信贷的收紧而收紧,商业信用对银行信贷的替代效应顺周期下降,市场整体流动性风险上升。非融资约束型企业会在经济下行周期减少商业信用的使用量,而融资约束型企业的商业信用的替代效应则不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但是,对于融资约束型企业来说,这一替代效应更多的是"虚假替代",即企业并未获得有效的商业信用补充,而是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导致的商业信用被动增长,是信用风险上升的信号。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商业信用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问题是当前理论界和实际企业管理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中获得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商业信用便成为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中另一个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在获得商业信用的同时还要对外提供商业信用。商业信用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利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2007-2012年江苏省制造业公司的数据信息,探寻影响商业信用需求和供给的因素。研究发现,商业信用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不相同,影响的方向及程度都有很大差异。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商业信用需求和供给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吕庆华 《北方经贸》2007,(1):41-42,61
宋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货币流通规模的扩大,在生产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信用交易———商业信用和商业消费信用较为普遍,信用交易方式多样、灵活,从事信用交易的工商业者胆识过人,值得今人认真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今天,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国商业企业家活动日”活动,表彰在构建和谐商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借此之际,我代表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向将获得和谐商业企业杰出贡献奖的企业和优秀创业企业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此次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20.
唐涛 《商业研究》1996,(6):14-16
浅议商业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唐涛一、前言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商业信用制度以汇票制度为核心,早在拜占延帝国讼元5—7世纪)强盛时代,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君土坦丁堡和里凡特已经出现了汇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