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贝贝 《理财》2012,(10)
节衣缩食的“房奴”一族们凑够了首付.把房子买下了.接下来的漫长十年或者二十年或者三十年,都要房贷缠身。买下了渴望的小窝,规划着自己的幸福生活,装修的问题自然被提上了日程.有朋友开玩笑说:“马都买了,还怕配不起鞍吗?”话虽这样说,装修毕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如何把钱花到刀刃上,装出自己满意的房子。这里面省钱的妙招可不少。  相似文献   

2.
王松涛 《理财》2011,(10):32-33
吵出来的商机 丛林是位性格活泼的女孩。2010年,她家由开封迁到郑州,父母用尽积蓄买下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新房。房子宽敞明亮。但装修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8年底,在广州房价处于比较低位时.我和老公倾其所有贷款买下了我们第二套房子。2009年7月交楼后,装修立即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当时我们只有5万元存款,按平均1000元/平方米的一般装修标准,我们手头上要有15万元左右才算比较充足。这下我们犯难了:凑不上10万元,难道要将房子空在那里?  相似文献   

4.
吕晶晶 《金融博览》2010,(22):44-45
最近小王很是上火。小王在单位附近看上了一套二手房,花光了父母和自己的所有积蓄,凑齐了首付款,光荣地加入了“房奴”一族。但问题随之而来——没有多余的钱用来装修房子了。既不想凑合着搬进旧房子先住着,也实在无法在高额的房贷压力下继续支付每个月2000多元的房租,小王万万没有想到,买了房子反而要“尢房可住”了。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朋友,房改时用点小计,夫妻二人每人都分到了一套住房。后来单位搞集资建房,他们攀比从众又图便宜,贷款再买下了一大套。当许多人还在为能有一个栖身之地而犯难时,他们却已拥有了三套像模像样的住房。按理说,他们只剩下在屋里翻着跟头偷着乐了吧?谁知不然.快乐还没来得及充分享受,一连串问题就接踵而来:每月数目不小的还贷压力自不必说,新房子要不要装修?请谁装修?装修费用多少为宜?谁买建材?谁来监工?房子将来是出租还是卖?若出租租给谁?到哪里找合适的承租者?每月租金定多少合适?出租前需添置什么家具设备?若卖房何时卖才更合算?卖之前如何管理?卖时如何避税?从此满脑子都是这些事儿,像背上了一个甩不掉的大包袱。  相似文献   

6.
左先生2000年在北京回龙观小区购买了一套面积为95平米的经济适用房,原购房价为2650元/平方米,总价约为234万元,并花费了315万元进行装修。到今年2月份,左先生的房子已经住满5年了,他听说经济适用房住满5年就可以上市交易了,就打算转手卖出,再买一套离市区近一些的房子,于是他到某中介公司咨询。  相似文献   

7.
1.向资深的顾问咨询。为了杜绝装修中不必要的支出,在装修前一定要根据自己房子的具体情况向专业人士请教,而不是向装修过房子的亲朋好友请教。  相似文献   

8.
声音     
《理财》2014,(6):7-7
房子降价业主就要退房,合理吗? 调控将近两年,楼市成交低迷,传统的“金九银十”也不见踪影。过去人们一致期盼着楼市能够降价,而事到如今,现在的房价降还是不降,却成了一件骑虎难下的事情,降或不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房的人希望房价再低一点从而能买得起房,但有房的人却不希望自己手中靠两辈人辛苦买下的房出现贬值。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间以来.白糖在涨价。食品、饮料在涨价,装修房子比以前贵了.空调也在涨价,养车的成本大大增加了,保险产品也将涨价……就连每天要乘坐的公交车都涨了那么多!  相似文献   

10.
在新加坡的一个小镇上,新搬来两户人家,一户是年长的日本人,一户是年轻的韩国人。这两家同时买下了临街的一幢房子。他们将房子一隔为二,各自开了个音响器材商店,专门卖日本生产的各种电  相似文献   

11.
我的童年,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小镇奥马哈。伴我成长的房子建于20世纪初,1958年父亲花费31500美元买下了它。房子是很普通的独栋小屋,没有围墙,从厨房的后门出去,就到了别人家。我们养了两只猫,还有一条叫汉密尔顿的狗。外祖父母住在只隔两个街区的房子里,我  相似文献   

12.
文熙 《投资与理财》2014,(24):80-82
去年初结婚的赵斌最近压力最大。虽然在老家省城买下了一套房子,但为此担负了50多万元的贷款,家里已经帮忙付了30万元的首付。剩下的按揭贷款再也不好意思向家里伸手了。“我每月的收入才五六千元,可是光住房贷款就有近4000多元,媳妇的收入和我差不多,房贷几乎占据我们小两口总收入的40%.这个比例非常吓人。”小赵摇头表示,鸭梨山大!“我都已经30多岁了,马上就要面临生孩子的问题,而且双方父母也都年纪大了,将来的教育、医疗还有房贷,想想头就大。”  相似文献   

13.
空房子     
周六睡了个大懒觉,起床后刚吃罢早饭,放在书房里的手机突然响了。打来电话的是过去单位的老同事孟德刚。他请我去他的新居指导装修,还说要归还买房时借我的两万块钱。路上,我心里觉得有几分蹊跷:他的房子年初就已经拿到了钥匙,按说装修早该结束了,怎么还说让我指导装修呢?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金融》2012,(12):11-11
据11月1日《齐鲁晚报》报道,近日,市民于先生称,自己的房子买了以后没有装修,空置了一年,物业公司却打电话让他缴纳全额物业费,这让他觉得很不合理。和于先生有着同样困惑的还有市民尚先生,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关于墓地使用权的新闻引发了不少讨论,很多人恐怕是第一次听说墓地还有使用期限。这就好比花大价钱买下的房子,到头来只是一份租约,而且租期还不足一代人。有网友评论说,这意味着中国人的人土为安传统已经不合潮流了,现在实行的是长租或者短租,中国人的墓葬观念就这样“被”与时俱进了。  相似文献   

16.
俭以养德     
列宁喜欢利用假日到郊外旅行.有一次到了目的地,下车后大家一起去选择住宿的地方,‘依里奇,我们到这栋房子里去借宿好不好?“一位同志指着一座漂亮而阔气的房子说.“不去!“列宁拒绝了,他指着一栋很朴素、很小的房子说:“我们到那里去吧!“于是大家随着列宁在一家普通农民家里住下了.列宁对主人说:“什么也不要,我们就睡在干草上.“这件小事是列宁日常生活简朴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王志明 《科学投资》2008,(12):62-62
去年10月,我买了一套房,首付三成,其余的向银行贷款。当时信心满满,感觉利用银行贷款的杠杆效应,可以让家里的财富更快增值。可不是嘛!早些年,那些按揭贷款买房的人,都通过房贷杠杆快速致富。比如我同学一套50万元的房子.当时首付10万元就买下了,此后,随着房价上扬,那套房子涨到了200万元。房价在涨的时候是总价一起涨,  相似文献   

18.
晓蓉 《金融博览》2010,(11):75-75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大伯家盖完房子,剩下一堆乱七八糟的碎石头,他就跟父亲说.找时间运回去吧.正好垒道院墙。 我和哥哥推着独轮车一趟趟地往家里搬运碎石头.大伯出来跟哥哥说:“把那两块也拉走.我家房子盖完了.用不上了。”  相似文献   

19.
小刘在一家咨询机构工作,2006年结婚的时候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由于当时股市行情看好一直投资其中,至今房子没有好好装修.眼看三周年纪念日就要到了,房子再不装修可真说不过去.小刘算了一下,精装修的话大约需要15万元,可是手头的资金只有4万多元,股票又被套得太死,在用足信用卡消费额度的情况下,仍有10万元的缺口.小刘一时犯了难.思来想去,小刘想到了个人消费贷款.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与先机     
有一则故事,说一位古董商发现某人用珍贵的茶碟做猫食碗,于是假装对这只猫十分喜爱.要从主人手里买。猫主人不肯卖,最后古董商出了大价钱才把猫买下。成交之后,古董商故作不在意地说:“这个碟子猫已经用惯了,就一块送给我吧。”猫主人坚决不干,说:“你知道用这个碟子.我已经卖出多少只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