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13年来,广东充分利用中央给予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增强了广东整体经济实力;并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为主的梯度发展和全方位开放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但是,广东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外贸出口市场过  相似文献   

2.
鉴于经济特区同中国内地紧密相联,特区同香港的经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地同香港的合作,本文为论述方便起见,在阐述三方面经济优势结合时,拟较多地论述特区同香港的经济优势结合。一、特区(内地)的经济优势如众所知,经济特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实行比中国内地及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区更为开放的政策,经过五年的建设,特区已初具规模,并已发展了一定的港澳关系;(二)毗邻港澳,背靠珠江三角洲及大片广东平原;汕头、厦门特区更有商品经济和对外经济关系均有一定基础的老城市作为依据;(三)全国支持;使特区拥有了包括内地和中国在外经济力量在内的强大的潜在物质力量。此外,土地使用费、工资、水电及其他工业成本相对较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重创了广东的外贸经济,但同时也促使广东在全省范围内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茂名是广东省规划建设的世界级沿海石化产业带之一,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居全省欠发达地区前列,有实施"双转移"的优势。要把握住"双转移"的历史机遇,茂名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铁 《南方经济》1992,(4):34-38,18
广东省是我国最早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省份之一,也就是对外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这个重要决策完全符合广东的情况,适于发挥广东的优势。广东的人缘、地缘优势在于地处祖国大陆的中南端,自古以来就有对外经济交往的重要口岸,又是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其中越来越引人瞩目的是股份制经济的引入和股份制与合作制的结合,产生了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经济。这种股份合作经济类型多,涉及许多领域,不仅出现在乡镇企业,而且出现在农、林、牧、渔业;不仅出现在沿海开放地区,而且出现在内陆、山区;不仅有较高层次的股份集团公司,还有较低层次的股份合伙企业。其类型大体有  相似文献   

6.
经济联系在市场的作用下大大加强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在过去20多年的历史中率先改革、率先发展,市场经济程度高,经济总量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广东的发展,以及它拥有南中国沿海中心的区位优势, 中国大量人口和“打工族”源源不断地流向珠三角地区。广东的外来人口和打  相似文献   

7.
优势和机遇开发水电,江华条件优越,时机也比较成熟,具体表现在:(一)区位优势:江华毗邻两广,距广州市300余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我省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尤其是水能资源丰富的码市镇与广东粤北接壤,又是全省25个边贸小城镇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构筑的瞄准沿海大市场,开发永州大产业,建设广东大郊区战略,江华则努力建成广东近郊区。这是实现内陆省份落后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优势互补的接轨。江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开发水电资源的广阔前景。(二)资源优势:江华县湘江流域潇水支流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香港的制造业与广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一大批在香港本地已失去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内移广东,粤港间形成“前店后厂”的分工格局。这使香港经济顺利过渡具备优势的服务业,广东工业顺应这一潮流也上了新台阶。90年代以来,以金融、服务为主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产业提升、贸易平衡和多元化发展",将是下一个五年的浙江构筑外贸经济新竞争优势的关键词 "十一五"时期,浙江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8.7%,总体上延续了"十五"以来良好的增长态势,外贸增速高于江苏、上海、广东等沿海主要省市,占全国出口份额达到11.4%,提升幅度居沿海主要省市首位。  相似文献   

10.
广西     
基本区情 广西,简称桂,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南濒北部湾,东邻广东、海南和港澳,西靠云南、贵州,北接湖南,西南与越南交界,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会地带,具有沿海开放优势、沿江开放优势、沿边开放优势等。是整个西南地区惟一的沿海省份,也是中国与东南亚经济联系的枢纽地域。全区人口4700多万,是我国壮族的主要聚居地。有壮、汉、瑶、苗、侗、  相似文献   

11.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论再造广东优势文欧卫东,张汉昌,钟剑虹广东在过去的一多年中抓住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开拓进取,使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少方面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今天,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大环境,广东如何才能把握住这挑战...  相似文献   

12.
广东位于祖国南缰边防,东西两侧毗邻沿海沿边省份,北连湖南、江西、东南隔海与台湾相望,南接港澳,又与东盟五国相隔不远,港澳台同胞众多,经济发达,东盟各国华侨聚居,华资雄厚,省内又有归侨侨春二千余万。这种地缘、人缘、资金优势,全国仅有。如何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华资,支援广东现代化建设,是制订广东二十年经济发展战略亟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广东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西部沿海和越南十多个港口城市形成的环北部湾经济圈,近年来开发势头迅猛,成为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热点。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海南省洋浦北部湾研究所七名专家考察后认为;环北部湾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处于经济发展的较快的东亚与东南亚经济带之间,海上运输便利,相隔最远的沿岸港口直航一日可达;经过近年开发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起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广东在“泛珠三角”中如何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泛珠三角”是一个涵盖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海南9省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大经济区,它横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与东南亚国家在地理上直接相连,通过港澳地区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接,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在全国三大沿海经济圈中独占鳌头。该区域的经济合作,对整个国家、泛珠三角区域及各成员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中重要一极的广东省,  相似文献   

15.
<正> 环渤海经济地区如何形成自己的优势,我想从六个方面谈谈。 第一,发挥综合区位优势。综合区位优势不仅是个地理的区位优势,也不简单是工业的区位优势。根据沿海特区经验,,综合区位优势包括四个方面:土地开发利用,基础建设(包括交通、通信),规模经济(比如搞一  相似文献   

16.
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和广东西部的湛江、茂名和肇庆市。国土面积14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人口2.4亿。占全国的20%左右。该经济区域地处祖国西南,南濒北部湾和南中国海,北踞长江上游,西南毗邻印支三国,紧邻经济富有活力的东南亚各国,处于亚太经济圈的中间地带。经济区位,既跨沿海,又踞长江上游,还处于沿边地区,是我国唯一的沿海、沿江、沿边"三沿"兼备的经济区域,地缘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陈向阳 《珠江经济》2007,197(12):29-36
运用广东区域经济调控网络理论,可把广东省分为"以广州、深圳为金融中心的珠三角区、以外向经济为主的沿海区、以特色经济为导向的内陆山区"三大经济区域.三大区域在人均GDP、产业结构水平、综合优势指数、区域金融结构方面都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可运用金融调控手段来缓解经济发展不均衡,包括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信贷政策的优化配置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于80年代实施的以沿海地区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已使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与此同时,也使沿海同内陆的经济差距增大了.如何解决沿海、内陆间的差异,是中国90年代应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图从这个方面分析一下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广东和湖南这两省间的经济关系状况,以及沿海经济发展机制向内陆波及的过程.湖南与广东的经济运行憎况(1)改革开放后的湖南与广东的经济发展.湖南省面积为21万平方公里,人口6208万;广东省面积为18万平方公里,人口6463万,两者约为日本的一半.到1988年海南省从广东省分出之前,两省的面积、人口大致相同.但是,从资源占有情况看,湖南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及矿产资源,而广东属亚热带气候,除人口稍微多一点外,没有特别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论广东市场与海外大市场全面对接于成志广东市场与海外大市场全面对接,能极大地增强广东吸取国际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的功能,获得高强度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可以肯定,广东今后发展的优势取决于对海外市场对接的快慢和开拓的深度和广度。有鉴于...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位于环渤海西岸中部.拥有487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99公里的岛屿海岸线,总长599公里.可以说河北省是一个沿海大省。然而近年来.河北省的GDP年均增长率明显低于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其它沿海省份,并且差距在不断拉大。可见河北省作为沿海地区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河北省还远不是一个沿海强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