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小康社会进程评价系统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康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科教水平、社会结构和社会质量必将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小康社会的标准以及社会现代化的理论,构建一个统计评价系统,测评我国社会总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以及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不可不顾条件轻率地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公有制经济是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都是为着使社会主义能够持续发展。因此,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应有足够认识和研究,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打下牢靠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奋斗的理想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根本的是正确认识人的全面发展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二者的统一性 :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 ;小康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郝向荣  王松 《生产力研究》2007,(15):23-25,46
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测评发现,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整体上来说平稳进行,但各指标的发展不平衡。通过研究分析,文章认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终极出路。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未来 2 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的情况 ,认为收入差距拉大和收入均等均不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 ,因此 ,缩小收入差距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框架下,确立现代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取向极其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既反映了我国高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内容,又突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是更公平的社会,公平优先应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价值理念。根据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目标、国情以及西方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在概念使用上,“全面小康社会”优于“福利国家”。  相似文献   

8.
关注小康问题最难于回避的是社会差距问题。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的新阶段,如何防止由于社会差距的原因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稳定问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忽视社会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忽略地区差距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刻影响,那么中国社会的小康目标将显得底气不足、苍白无力。因此,客观地分析并适时地找到相应的对策成为我们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性觉醒。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确定本世纪前20年的具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十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两者既密不可分,又不可偏废。一、文化产业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的发展可以看作是文化的叠加。词典解释,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又特指精神财富。它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其地位和使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识…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时,我国已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今后为期20年新的发展阶段里,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基本战略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小康建设的突破性推进,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