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肖杰 《河北金融》2012,(3):27-29
"民间借贷"无疑成为2011年热点话题之一。从年初银行信贷紧缩开始,民间借贷已然被推到风口浪尖。其波及范围从传统民间金融较为活跃的浙江沿海地区,到迅速崛起的陕西、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这股庞大的民间资本力量掀起了全民借贷的旋风,高息民间借贷正呈现出全国蔓延的趋势。民间借贷"火爆"局面的背后折射出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也说明了民间借贷行业体制的缺陷。鉴于此,以本轮民间借贷危机为契机,重新审视并探究民间借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间借贷市场的伦理基础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非正规金融形式对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民间借贷引发了大量的法律纠纷,规范民间借贷不仅需要法律约束,其伦理秩序的构建也至关重要。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与"诚信"的伦理思想是民间借贷市场的伦理基础。民间借贷伦理秩序的构建需要发挥政府和正规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伦理建设中的舆论导向功能;加强责任和诚信的伦理教育;形成民间借贷伦理的价值观;依托地缘、血缘和业缘关系,形成"责任"、"诚信"伦理文化氛围,做到"文化管人";通过行业规范等措施约束民间借贷市场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赵晓宇  陈庆杰 《时代金融》2012,(18):201-202
近期,吴英非法集资案引发了关于民间借贷的讨论,民间借贷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金融市场资金供需的不足,政府相继出台金融措施确立其合法地位。但在我国灰色民间借贷现状的大背景下,加强监管,引导其规范发展,使之真正走上"阳光化"道路仍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梁亚  赵存耀 《南方金融》2012,(1):75-78,42
由温州"跑路潮"揭示的温州"全民借贷"现象令人震惊。温州全民参与的形形色色的借贷并非全部属于合法的民间借贷,以"民间借贷"为幌子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金融犯罪充斥其间。本文通过分析温州民间借贷的形成根源与表现形式,探讨了民间借贷的合法与非法以及民间借贷与金融犯罪之间的界限,为降低民间借贷的风险、保护民众及中小企业的利益、维持我国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草根金融"方式,广泛存于城乡民营经济之间,游离于国家融资体系之外。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民间借贷一定程度缓解了个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其对金融稳定和经济社会安全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亟需法律规范和引导。基于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迅速发展的成因及影响,进而提出应对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曾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如今却困难重重,难以突破许多瓶颈,其中头号问题就是企业融资难,从正规金融机构得不到融资,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求助于高额的民间借贷,这就导致大量社会问题。因此本文就如何规范我国民间借贷问题进行探讨,建议为民间借贷"正名",赋予其合法地位,同时应加强对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管,使其"阳光化",对民间资本给予积极引导,促进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延安民间借贷行为更加活跃,呈现出"利率提高、规模扩大、用途多元"的特点。供求双方资金紧张是民间借贷活跃的主要原因,基准利率上调为民间借贷利率的提高提供了参照,高收益率是民间借贷活跃的内在动力。值得关注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民间借贷行为对金融机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增加了信贷调控的难度,影响区域社会稳定。建议通过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监测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民间借贷法规、正确引导民间借贷行为、组建区域性的小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等,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中介机构是一种非正规的金融中介机构,是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一方面满足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小额信贷需求,另一方面为社会的闲散资金拓宽了投资渠道,在"喊渴"的资金需求者和找不到出路的民间资本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桥梁.同时,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的出现使游离于法律边缘的民间借贷活动有了相对规范的依据和标准,对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一定程度上使民间融资合法化.但是近期,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经营中主动收缩业务量,惜贷情绪明显,建议从中介机构和小微企业两方面着手,引导其更好发挥民间借贷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温州的民间资本借贷市场出发,分析了民间资本借贷生存的社会基础、特殊原因和必要性,对民间资本借贷的存在和发展进行利弊分析,承认其存在价值,也指出了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民间资本借贷发展需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表明民间资本借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给予其合法的地位,并为民间资本借贷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王梓任 《新理财》2011,(9):34-35
短短半年时间,民间借贷备受关注。江苏泗洪"宝马乡"、东部沿海中小企业求助于高利贷、上市公司也"不务正业"……,种种迹象表明,这个特殊的时期,民间借贷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民间金融的发展到了关键节点,是疏还是堵?对于相关监管层无疑是一次考验。区别对待民间金融,发挥其补充作用,遏制其负面作  相似文献   

11.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中一种重要的资金力量。但是,2011年爆发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和温州"跑路事件"引发人们对民间借贷危机的担忧。民间借贷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同时,因缺乏有效的监管而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为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我国在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应该建立"双向多头"式的地方政府监管机构,加强金融监管,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机构等,严格从民间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两个环节把关,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促进民间借贷行为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融资方式,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手续简便,时效性强。在一些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方,个人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民间借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法律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管等原因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2011年全国多地曝出民间借贷资金断裂问题,老板纷纷"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故事见诸报端。温州引发民企老板跑路潮江苏泗洪"宝马乡"高利贷崩盘,河南安阳陷入非法融资漩涡,民间借贷再次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甚至有专家提出,高利率民间借贷面临崩盘。本文围绕民间借贷本身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通过对立法的完善,建立民间借贷的监管机制,推动民间借贷利率的市场化等途径,扬长避短,发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补充作用,让民间借贷走向规范化和阳光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南省正规信贷和民间借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民间借贷变动可导致正规金融反向变动,且冲击效果明显强于地区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民间借贷对正规信贷"补偿"作用存在程度较高,持续时间长及容易产生行业"错位"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规范民间借贷发展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层之声     
孙瑞灼:民间借贷乱象呼唤立法监管福建省总工会孙瑞灼2011年11月9日来稿指出,近期温州中小企业主因民间借贷"跑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随着多米诺骨牌的依次倒下,这场借贷危机已不限于浙江,还波及了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民间借贷可谓"堵不如疏"。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应尽早加强相关立法和治理,改变民间借贷市场的监管缺位现状。国家应通过立法从制度、法律层面系统规范和引导我国古已有之的民间借贷,尽快将存在已久的民间金融纳入正常监管与保护,将  相似文献   

15.
赵春林 《时代金融》2012,(32):98+100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民间借贷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民间借贷处于灰色地带是因为民间融资一不留神就可能滑入或被划入"非法集资"的雷区,本文围绕民间借贷现状、成因及对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形成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整治和规范民间借贷、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小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法律保障等层面对规范民间借贷、推动小企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一直活跃在广大农村地区。文章通过对互助县农村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其民间借贷存在的特点、利与弊,并提出了有利于农村民间借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间借贷是近年来民间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其高效、灵活的方式为民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然而民间借贷当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也非常明显,而且并没有被有我国法律进行具体有效的规制。伴随着我国民间借贷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民间借贷的法制化需求更加强烈。本文就将从民间借贷的问题入手,发现民间借贷在运行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对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间借贷的产生、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民间借贷在长期运作过程中,累积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东西。本文在充分分析朔州当地民间借贷发展现状、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以民间借贷与农村金融服务具有互补性和一定的相关性为立足点,提出趋利避害,疏导民间借贷,借鉴发展农村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徐滇庆 《武汉金融》2012,(10):4-6,10
<正>一、民间借贷以熟人为界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浙江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了12项任务,其中之一是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也就是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希望能够把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按照发起者的本意,与其让民间资金在地下活动还  相似文献   

20.
陈道琛 《云南金融》2012,(7X):235-235
民间借贷融资投资方式原本是对局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但是随着市场快速发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加剧,传统长周期低效率的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已不能满足其需求,催生民间借贷之火蔓延,尤其是在浙江温州一带"热钱"地区。因此,从历史到现状追根求源地研究民间借贷问题对稳定金融、经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