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我国现行的压裂车组的研发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从当前我国压裂车组的研发情况对我国压裂车组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川庆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陇东致密油试油施工中部分工序的优化,针对目前现场的实际情况对钻前准备工作、压裂车组泵车的配置和压裂施工模式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力压裂技术作为一项提高油田开采效益的技术,经过近几年的不断研究与实验实践,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在油田勘探、开采以及生产等领域内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渗透率比较低的油藏之中,应用水力压裂技术能够获得十分明显的效益。HQ 2000型压裂车组是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我国的,目前仍被我国众多油田广泛使用,但是,随着油田生产的不断发展,HQ 2000型压裂车组控制系统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油田压裂车组控制系统的优化改造作了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CO_2提高原油采收率是EOR中发展较快的一项工艺技术,它能达到比水驱更好的驱油效果.在实施CO_2单井吞吐及CO_2驱时,注入液态CO_2与注入气态CO_2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工艺实施中,CO_2的注入量是影响增油效果及经济效益的一个敏感性因素.而准确计量CO_2的注入量,尤其是驱油试验中各个不同周期的注入量,达到油藏工程设计要求,获得最佳增油效果,是工艺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CO_2吞吐及CO_2驱工艺后评估中解决经济评价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春风拂面新气象,精神抖擞踏征程。2月18日(农历正月十六)一大早,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时,河南油田井下作业处特种作业工程一部的14台压裂车组和41名员工已整装待发,奔赴陕北延长黄土高坡进行压裂施工。出征前,该部举行了热烈而简短的欢送仪式,  相似文献   

6.
王生兰 《化工管理》2013,(10):171-171
水力压裂技术是用来提升开发水平井效益的一项技术,尤其是在渗透率低的油藏,水力压裂技术应用的效益更为明显,所以近年来,该技术经过不断的实验实践和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与生产等相关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内油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应用。国内油田在上世纪90年代大量引进、目前还在广泛应用的HQ-2000型的压裂车组,其控制系统已经渐渐跟不上油田生产发展的要求。文章通过深入的探讨,提出几点优化压裂车组控制系统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原油田低渗气藏地层压力低,平均压力系数0.3以下,需要通过压裂措施来改善储层,提高产量。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气井生产井井况越来越复杂,开窗侧钻井井数日趋增加,重复压裂改造的措施较多。由于常规针对气井压裂的卡封压裂方式常采用Φ89mm油管压裂管柱,需要多次起下管柱作业会增加措施成本。文章针对通过优选气井压裂方式为环空注入、合层压裂,优化配套管柱为N80管材的Φ60.3mm光油管压裂管柱,形成适应于气井压裂措施的优化压裂、排液、生产一体化管柱。该技术可大大减少工作液对储层的污染,提高压裂效果;同时降低措施成本及施工风险,保障气井的正常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11月26日11点,华东油气分公司酸化压裂队历经12天的连续施工,顺利完成位于重庆武隆的页岩气井隆页1HF井17段分段压裂,为该区块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奠定了基础。压裂队职工每天早上5点开始进行流程、压裂车预热等各项准备工作,一段压裂完后要对压裂车组高压泵头进行检查,确保第二段顺利完成压裂施工,每天23点左右压裂队员才能进入梦乡。记者用镜头记录  相似文献   

9.
赵子仪 《化工管理》2014,(32):171-172
为实现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射孔环空加砂压裂一趟管柱分压多层的工艺,解决封隔器承高压(50MPa以上)、可多次坐封、解封的问题,我和辽河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研制了Y241/CT-115-150/70-LHZC型压裂封隔器。这种封隔器由循环部分、封隔部分、锚定、深度定位等四大部分组成。实践表明,这种封隔器在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射孔环空加砂压裂作业中,可实现多次坐封解封,性能可靠,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并达到各项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水力泵送速钻桥塞分段压裂的改进版本——PnD射孔投球压裂技术是当今国外致密油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该工艺可以实现不限级数大排量分段多簇压裂,并且由于采用可溶式堵球,压裂后不需要钻磨即可保持全通径投产,具有压裂作业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长水平段水平井体积压裂作业。  相似文献   

11.
连续油管定点喷射酸压是一种综合集水力喷砂射孔、水力压裂和水力隔离等多种工艺一体化的新型水力压裂技术。与常规水力压裂相比,连续油管定点喷射酸压具有作业程序简单、施工周期短、作业过程安全可靠等特点。塔里木和田河气田3口水平井通过定点喷射酸压改造取得良好的效果,单井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胡尖山油田安83区长7致密油藏由于储层致密,启动压力梯度高,常规注水开发压力传递较慢,有效驱替系统难建立,加之存在裂缝等优势渗流通道,整体表现出注水不见效、见效即见水的水驱矛盾;定向井开发递减大,单井产量低,开发效果差。近年来对安83区定向井重点开展体积压裂改造储层,探索了周期注水、空气泡沫驱油有效注入、补充地层能量的方式,达到了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总体来说,体积压裂改造储层提高单井产量效果显著,特别是增大滞留液量、不返排闷井扩压工艺,与同改造强度体积压裂井对比具有稳产时间长、增油效果好的特点;注水井体积压裂后变抽油井累计注水量与日产油相关性较好,分析认为体积压裂结合注水闷井扩压能有效补充地层能量,且形成的人工改造缝网系统能为油水置换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油井稳产,后期可持续扩大实施,对致密油藏突破常规注水开发、采用不断重复压裂改造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9月16日,中石化河南油田井下作业处特种作业一部煤层气压裂项目分部,圆满完成了平顶山矿区SY-002井、SY参-001井两口煤层气井的压裂施工任务,安全顺利返回双河基地。平顶山煤层气井压裂施工任务告捷,标志着河南油田井下作业处煤层气井的压裂施工技术日臻成熟,煤层气压裂市场开发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常规连续油管拖动水力喷射改造后下完井管柱,如果采取压井的方法,不仅成本高、效率低、井控风险高,还不可避免的造成储层二次污染。采用不动管柱分段压裂工艺,同样存在一定缺陷,而带压拖动油管进行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每完成一个层段的改造后起出一定长度的油管,使喷枪对准下一个层段,不但可以具备连续油管拖动工艺简化作业程序、降低作业风险的优点,同时可以改进其在深井、高压、大排量施工的需求。文章介绍了带压作业拖动油管配合水力喷射气井改造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压裂增产措施的不断增加,压裂后发生卡钻事故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处理实例,对压裂卡钻事故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探索处理方法,以达到快速有效地解除压裂卡钻事故目的。提高处理效率,既可降低作业成本,又可缩短占井周期,使油水井能尽快投入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变电站现有10 kV开关柜转运小车存在诸多局限性,造成运维效率低下,严重影响送电时间。设计一种可电动升降、调节托盘宽度、翻转小车开关、快速组装的10 kV小车开关智能运维装置,使用该智能运维装置能快速地将多台小车开关一次性转运至地面,还能翻转小车开关以便于对小车开关底部检修作业,实现转运小车的通用性和重复利用,解决10 kV母线停电检修时转运小车数量不足、运维不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肖润生 《中国电业》2014,(10):56-58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江西吉安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带电作业班克服带电作业人数全省最少、只有1台带电作业车、高温高风险等困难,不停电作业指数全省排名A段,仅今年1至8月份,10千伏配网带电作业累计165次,同比增加603.1%,共计减少停电时户数12963时·户,增供电量147·93万千瓦时,按去年全社会用电量对吉安市GDP带动的平均产值测算全市由此可增收247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由于普通的滑套封隔套无法满足压裂要求,在海上某井分层开采管柱中,需要对第三段进行压裂作业,为此设计的一种压裂专用封隔套,成功解决了第二层滑套无法关闭的问题.通过对普通滑套封隔套特点和功能的介绍,在现场作业需求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在压裂作业中的局限性,对压裂专用滑套封隔套的特殊结构设计和现场使用情况以及作业流程的详细说明,为现场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有效地解决作业困难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油井的压裂这项作业具有非常精确的技术以及极大的难度,在作业的进行过程中需要极为过硬的技术以及高科技的设备。而在油井的压裂作业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就是安全性的问题。倘若在油井压裂的过程出现了安全事故,那么就会对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人身伤害,对企业的财产资金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对油井压裂作业的质量也造成极大的影响。油井压裂这项作业具有风险大的特点,因此对其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移动式自变装平台可在一座平台上实现注热作业、生产平台作业、伴生气回收平台作业、酸化压裂、修井作业等多种作业类型,能够满足近海小型边际油田三次开发的需要。针对某油田移动式自变装平台存在的油气火灾爆炸危险,采用HAZID方法辨识平台危险源,划分泄漏单元,通过泄漏概率和点火概率确定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采用CFD方法进行事故后果模拟,进而进行风险计算得到平台个人风险、潜在人员损失PLL,基于中石化安全风险矩阵和事故后果确定自变装平台的风险等级,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