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02年~2015年相关贸易数据,综合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竞争优势及增长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巴西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品类差异较大;中国农产品出口与巴西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较弱,巴西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较强;中国农产品整体竞争优势弱于巴西,但园艺产品持续保持较强竞争优势,两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而各自出口的主要产品则有所不同;两国多类农产品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具有进一步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2.
姜国庆  齐岑 《中国市场》2012,(2):111-113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运用G-L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 & Mc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与巴西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并从提高科技投入、加强贸易合作等角度提出了中国与巴西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澳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澳大利亚则位列美国、阿根廷、巴西之后,是中国的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市场。2005年,澳大利亚是中国最大的羊毛进口国,小麦和菜籽油的第二大进口国,毛条、棉花、糖的第三大进口国。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澳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中的竞争与互补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探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中俄作为友好邻邦,两国的民间贸易往来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两国贸易互补优势格局已越来越突出。在两国政府大力倡导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引导下,两国贸易平稳地迎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据官方资料,在近三年中,中俄贸易总额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长幅度递增,2003年,中俄贸易总额创下157.6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增幅达到23.4%。两国贸易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尤其在中国对俄出口商品中,机器设备所占比重已上升至第一位,皮革制品、服装及鞋类依旧保持传统的市场优势,而家用电器类产品开始在俄市场逐渐打开销路;在中国从俄进口的商品中,机器设备同样处在榜首,而石油燃料、化工产品及矿产原材料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已是俄对外贸易中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独联体和欧盟。  相似文献   

5.
李晶 《商务周刊》2010,(22):22-24
10月底,我在一个大型活动上,就中国与其最大的南美贸易伙伴巴西之间不断加强的关系发表了演讲。我所遇到的众多高管,对于两国贸易与投资的不断增加表示乐观。中国与巴西存在许多共同点,但也有众多互补之处。两国都面临高通胀、热钱大量流入等问题。鉴于近期巴西总统大选中的获胜方承诺投资约9000亿美元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我认为,  相似文献   

6.
刘珏 《北方经贸》2014,(10):11-12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产业内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贸易型态,并在发展中国家盛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相互贸易不仅有利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同时对全球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总结中巴经贸合作的现状、研究双方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对发展我国同巴西的贸易关系以及如何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拓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设立SPS措施对外贸发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WTO成员国TBT/SPS通报数不断增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TBT通报数快速增加至世界前列,但是中国SPS通报数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凸现了中国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动植物安全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建设的不足.本文认为,设立SPS措施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是中国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长期发展的需要,也关系到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国际形象,还可以作为应对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应将SPS措施作为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WTO框架内合理设立和应对SPS措施.进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宣国江 《北方经贸》2009,(10):42-44
近年来,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作为主要的新兴国家,两国在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对贸易的影响时达成加强合作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分析两国进出口贸易互补性等问题,对于促进两国贸易的稳健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从实证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巴两国在经贸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较大的发展潜力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智利总统正式批准《智利-中国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第八轮谈判举行,南亚和东南亚经合组织将于2007年初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美国新任贸易代表即将访华中美贸易再成主要议题,中国与巴西就两国玩具贸易问题进行磋商,我国将对原产于亚太地区五国1700多个税目的商品实行降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国有望成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巴西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两国在石油产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随着石油产业形势的发展,巴西的石油法治也进一步完善起来,在新的石油法律体系下引入了新的管理机构和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巴西石油法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石油利益的维护和设立石油社会基金的作法等,值得我国石油法治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素有"南美瑞士"之称的乌拉圭,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度之一,但距离并没有影响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2012年中乌贸易总额达到43.29亿美元,增长27%,首次超过乌拉圭-巴西贸易,中国已成为乌拉圭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此前,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乌拉圭总统穆希卡在出席"中国-乌拉圭商务论  相似文献   

12.
《进出口经理人》2003,(4):16-17
1971年中秘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关 系发展迅速,双方在贸易、经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十年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双边贸易在我国同拉美国家的贸易中位于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巴拿马之后居第六位。我向秘鲁出口的主要商品为:轻工业品、化工原料、机械设备、焦炭、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同巴西建交前的1973年,巴西有人发表文章断言:“巴西同共产党中国的贸易前景并不很令人鼓舞。”但是,事实是最雄辩的。1974年两国建交时的贸易额仅1,742万美元,1983年则增至5.7亿美元,10年增长32倍。1984年双边贸易额已达8.4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巴西在亚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巴贸易额在巴西外贸中的地位从微不足道上升到第12、13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新西兰即将启动FTA升级谈判背景,选取WITS数据库中2002年~2015年两国贸易数据,通过分析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布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等指标,研究了两国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和新西兰的产品在世界及主要细分市场的出口相似度较低、双边贸易结合度逐年增加,两国经贸合作空间较大;两国贸易产品更多呈现产业间特征,且优势产业类目没有重叠,双边贸易表现出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两国应充分利用双边贸易互补性、抓住FTA升级谈判有利契机,不断加强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5.
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和阿根廷财政部长米塞利2006年12月15日在巴西利亚签署协议,决定自2007年6月起,在两国贸易结算时使用巴西的雷亚尔和阿根廷的比索,取代现在使用的美元结算方式.具体结算将通过各自的中央银行直接办理.巴西央行行长梅莱雷斯解释说,开启双边支付制度目的在于降低两国进出口商履行合同时的成本,此举为南共市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巴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巴西在短短的几年内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国,巴西的农产品在我国进口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运用贸易指标计算方法,研究了我国和巴西的农产品贸易特征,使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巴西向我国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因素和实现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也促进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本文主要基于2009年成立的包含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这五个国家组成的金砖国家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入的背景,选择2010年-2019年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两国农产品贸易特点、结构和比较优势等,得出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贸易顺差额存在由高到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行业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以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比较对象,主要从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状况和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市场及规模三个方面,对近几年来两国的服务贸易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对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中俄两国服务贸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基于产品附加值测算了中印间竞争互补性和贸易紧密程度。结果显示:中印间贸易虽然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但是印度所受到中国的贸易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低产品附加值增速最大,印度对中国产品贸易结合度日益松散。因此还进一步比较了中印两国在世界市场的出口表现,中国在英国和德国市场上出口增速和竞争力提升优于印度,但在两国最大出口市场美国市场上,印度表现优于中国,未来两国贸易可能面临持续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中巴双边经济与贸易关系密切,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巴西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国。但是,由于中巴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的差距,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不平衡、贸易结构不对称及贸易摩擦等问题对双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使得巴西已经成为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最为频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文章通过近年详实的数据图表统计,分析了巴西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并从现实状况入手深入剖析巴西对华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