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轿车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洪力 《财经研究》2004,30(10):25-30
文章在数据包络分析的CRS、VRS、NIRS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评价中国轿车企业规模经济的数学模型,对1992~2001年中国轿车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其中的5年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其余的5年规模收益不变,这说明我国轿车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是太小,而是偏大了.这是由于我国轿车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太低,加之市场需求有限,致使我国轿车企业10年有一半的时间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主要轿车企业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白雪洁  戴小辉 《财经研究》2006,32(10):35-47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12家主要的轿车生产企业2001~2004年的生产经营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quist生产力指数对这些企业的效率变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主要轿车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总体上呈现逐年提高之势;同时企业的股权结构、含有外资的企业的股本来源、企业的区域分布以及所属不同企业集团等因素都会使企业在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动态效率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轿车业总体上还处在依靠规模扩张的量的增长阶段,行业技术进步对效率提升的作用微弱。这表明,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轿车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必须推进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力改善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借助Lee et al,(2013)分析框架检验了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和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1)大型企业相对于中小型企业更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缓解地区经济波动。这种积极作用存在典型的门槛效应,将因大型企业的规模扩张进一步增强。(2)同时发展不同规模企业有利于地区经济稳定,但是我国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发展不协调显著抑制了地区经济进一步增长。(3)在规模上我国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存在一个门槛比例,超过这一比例,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稳定效应都会得到增强。抓好大型企业发展和搞活企业生态建设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从1984年河北省保定市在企业中推行企业兼并的作法以来,企业兼并这一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并不陌生的事物,终于在中国大地上诞生并很快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十年以来,相继已有几千家企业被兼并,尤其近两年以来,伴随着国际上企业兼并的大气候、国内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集团热的兴起以及国有企业有近2/3处于亏损状态的现实,兼并的势头有增无减。例如,进入1995年以来,长春一汽集团收购沈阳金杯汽车公司,而后又兼并了万人企业哈尔滨星光机器厂,其规模和影响力之大都创造了国内企业兼并之最。企业兼并,不仅在利用规模经济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将国际援助使中国经济规模扩大从而影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称为规模效应,国际援助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短期规模效应。采用专利申请数作为测量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替代变量,利用1982-2012年中国样本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援助、经济增长和专利申请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根据VAR模型结果分析验证了国际援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发现国际援助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短期为正,长期为负。  相似文献   

6.
轿车工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国际轿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轿车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九五"——2010年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我国巨大的轿车市场的优势,培育和振兴我国的轿车工业,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轿车工业的差距,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就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谈谈管见。一、多方筹措巨资是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关健按照国际上的一般经验,形成一辆轿车的生产能力年需资金为4万元。按照轿车最低经济规模的要求,一个车种的最低规模是30万辆,建设一个轿车厂所需的最小投资规模约120亿元。目前国内的所有轿车厂都远没有达到这一最低规模的要求。1994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  相似文献   

7.
臧维  杨永清 《经济师》2008,(3):36-37
我国轿车产业的竞争已经越来越转向价格之间的竞争,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研究我国畅销轿车的价格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力图准确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对于我国轿车制造企业显然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以我国2006年的十大畅销品牌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我国畅销轿车的价格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实证结论,并据此对我国轿车制造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轿车行业的X效率受到管理效率、环境特征以及随机误差因素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需要对以上三种要素严格区分,并且分别测算这三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具体影响。本文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轿车业X效率进行探索性研究,以弥补传统DEA模型忽略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缺陷。从纯技术效率、组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角度分析我国轿车行业的X效率,寻找中外资企业X效率的共性与特性。本文仅根据我国轿车业发展的现状选择环境变量,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第二阶段的研究尤其是环境变量的确定,将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马龙飞  庄亚明 《经济师》2008,(7):266-267
轿车工业关联度很大,对江苏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文章在分析了江苏轿车行业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江苏轿车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江苏轿车产业的竞争优势和不足,并对江苏轿车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为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歇尔难题”告诉我们规模经济和垄断难以分割。中国产业结构却是垄断盛 行与分散重复并存,大企业政策效果不佳。究竟是“马歇尔现象”的失灵,还是中国情况特 殊?或者中国企业集团战略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何在?本文在通过对“马歇尔难题”深刻分析 后指出:规模效益获得的关键在于企业或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而我国却恰恰是因为忽 略了这一点导致我国大企业政策效果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