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迪 《华商》2014,(6):64-65
麦当劳正在筹划借特许经营模式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抢位。 2月20日,笔者从中国区麦当劳相关负责人处证实,继江苏、福建、四川等地后,麦当劳中国将于近期宣布开放上海及深圳的传统式特许经营业务,个人拥有200万元资产即可申请。  相似文献   

2.
数字     
《成功营销》2015,(2):15
300万必胜客中国开放加盟开放特许加盟成了西式快餐巨头们争夺中国市场的新工具。继肯德基和麦当劳后,必胜客也开放了特许加盟,餐厅的购入费至少在300万元,加上30万元左右的初始加盟费以及6万元的培训费。必胜客是大众熟知的西式快餐连锁店中较晚开放加盟的品牌。截至2013年末,必胜客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只拥有749家直营店,其加盟店占到了门店总数的93%。根据必胜客母公司百胜集团第三季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已经成熟到麦当劳必须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扩张入华二十周年之际,麦当劳重启特许经营模式。5月5日,麦当劳亚太区事业部明确表示,特许经营将成为加速中国业务的主要动力,当前正在有计划的开放特许经营权。  相似文献   

4.
陈婧  昝慧昉 《中国市场》2011,(38):32-33
<正>全球总店数超过麦当劳,而中国总店数却严重落后,赛百味正在试图加快在中国开店的步伐。陈松是2009年底投资70万元加盟赛百味的。作为全球第30870号特许经营加盟者,这家位于北京市建国门CBD商圈的店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了赢利。陈  相似文献   

5.
麦当劳在全球近120个国家拥有3万个分店,其中70%都是特许加盟,这些加盟店为麦当劳创造了70%的利润。然而,麦当劳1990年进入中国时,它最先选择的并不是自己运用得驾轻就熟的特许经营模式,而是选择了合资,麦当劳当时的说法是,对投资者负责,同时环境还不成熟。10个年头过去了,麦当劳宣布,2003年将在中国全面开展特许经营。2002年6月13日的“中国特许经营大会”上,麦当劳摆开阵势迎接加盟者,计划在开展特许经营的前几年,每年在中国开设100家麦当劳餐厅。麦当劳在中国真有那么大的空间吗?本着对投资  相似文献   

6.
麦当劳在全球近120个国家拥有3万个分店,其中70%都是特许加盟,这些加盟店为麦当劳创造了70%的利润.然而,麦当劳1 990年进入中国时,它最先选择的并不是自己运用得驾轻就熟的特许经营模式,而是选择了合资,麦当劳当时的说法是,对投资者负责,同时环境还不成熟.10个年头过去了,麦当劳宣布,2003年将在中国全面开展特许经营.2002年6月13日的"中国特许经营大会"上,麦当劳摆开阵势迎接加盟者,计划在开展特许经营的前几年,每年在中国开设100家麦当劳餐厅.  相似文献   

7.
尽管特许行业风景仍好,数据显示我国特许经营企业已超过4500个,加盟店总数40万以上,覆盖的行业业态超过70个。不过。如果通胀长期持续,成本进一步上涨,如火如荼的中国特许企业接下来将面临加盟商难以招募的大问题。2010年中国特许经营连锁120强名单出炉。特许连锁120强共拥有门店1314万家,比2009年增加125%,销售额3387亿元,比2009年增长8.9%。对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指出,调查发现,加盟费收取困难、投资人加盟意愿减弱、与加盟商关系维护难度加大已经成为特许企业面临的最突出的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连锁与特许》2003,(10):10-11
2003年上半年,华联超市销售规模已达到87.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3.95%;新加盟华联超市的门店达142家,与上一年同比增长60%。 华联超市是国内最早特许经营的连锁超市公司之一,特许加盟事业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9.
黄蒂娟 《大经贸》2012,(10):80-83
麦当劳首先是一家出售特许经营权和房地产的企业,其次才是卖汉堡的。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商麦当劳首先是一家出售特许经营权和房地产的企业,其次才是卖汉堡的,它在全球有超过3万家店。在美国,麦当劳或购地自建连锁店,或把一个精心考察过的店铺以低价长期租下来,然后再出租给加盟商。通过房地产运作,麦当劳得到相当于10%销售额的租金,通过特许经营加盟收取约占销售4%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提起特许经营,许多人可能感到陌生,但是一提在麦当劳、肯德基大家并不陌生。这些正是特许经营的典范。最近特许经营火爆京城,11月份由国内贸易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贸促会等单位连续主办了三次特许经营展览会。第三次展会参观人数近3万人,其中有约4000名投资者有特许加盟意向,加盟金额高达8亿元人民币。国内特许高占70%,国外特许商占70%,涉及餐饮、食品、汽车租赁、清洗、电脑网络等多个行业。连锁经营风靡世界提起特许经营不得不悦连锁经营。连锁经营就是发展连锁店,其基本含义就是:在核心企业或总公司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王玥 《理财周刊》2005,(2):42-44
很多人听说麦当劳的特许经营已经对内地敞开大门了,便纷纷打听怎样才能够加盟麦当劳。事实上,光是有钱还远远不达不到麦当劳的加盟要求呢,麦当劳公司真正要寻找的是“血液里有番茄酱味道”的加盟者。  相似文献   

12.
2012年9月25日,肯德基在中国的第4000家门店在大连开业. 肯德基在进入中国的17年时间内就完成了1000家餐厅的布局;随后,在6年时间内从1000家餐厅开至3000家;之后又仅用两年时间新开了1000家餐厅.目前,肯德基在中国的开店数量和速度都超过了其竞争对手麦当劳,肯德基数量差不多已经是麦当劳的三倍.据百胜财报显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中,百胜销售收入是40.7亿美元.在中国新开192家店,预计今年在中国新开店数将超过750家;另外,中国区的销售额为22亿美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56%,首次过半.这也意味着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肯德基全球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3.
1990年,麦当劳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快餐店,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003年,麦当劳开始在中国进行特许经营的试点,孙蒙蒙女士成为了麦当劳“中国1号”加盟者。  相似文献   

14.
57年前,麦当劳让美国人知道了何为"快餐".如今,麦当劳希望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可以坐下来小憩片刻、悠闲享用食物的餐厅. 公司计划大规模翻新所有美国境内的门店,数量约为13000家.若按每年1 000家的速度的话,预计可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75%的门店翻新.  相似文献   

15.
一个好的项目不是产品好就好,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如某一方面出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甚至毁掉全部。为减少投资的盲目性,从以下十个方面着手,可以大大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供大家参考。一、挖根法则;二、时间法则;三、老板法则;四、盟商法则;五、合同法则;六、选址法则;七、手册法则;八、创新法则;九、品牌法则;十、广告法则。一、挖根法则先对比一下麦当劳、肯德基和德克士。麦当劳目前有30823家,肯德基有11000多家。麦当劳成立于1955年,特许经营也是在1955年。而肯德基成立于1930年,特许经营在1952年,无论是成立时间还是特许时间都早于麦当劳。毫无疑问,麦当劳肯定是学肯德基的。麦当劳在中国有750家店,肯德基在中国已经有了1500多家餐厅。肯德基1989年进入北京,第一家店开在前门,1992年,在全国已经有10家。1990年,麦当劳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深圳开设,1992年4月北京王府井店开张;2003年8月在天津首开特许经营业务。德克士是1996年由台湾顶新集团收购德客士后改名为“德克士”。1999年2月第一家加盟店开业,而从4月正式推出特许到年底共开出了17家加盟店。再后来,我们看到出现...  相似文献   

16.
根据来自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消息,外资餐饮企业在中国开设的连锁店已经突破万家。以肯德基为例,2003年其经营网点已经突破1000个,平均营业额830万元。麦当劳在中国的连锁店也达到了600家,平均营业额达到了880万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国餐饮业市场占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企业看点     
《中国对外贸易》2014,(2):80-81
仓储不足阻碍在华发展 沃尔玛闭店仍在继续 由于业绩不佳,沃尔玛进一步收缩战线。去年11月下旬,沃尔玛江苏淮安店和连云港分店相继关张。据了解,去年上半年以来,沃尔玛已关闭无锡、深圳、合肥等多家超市。按照计划,今后18个月,沃尔玛还将陆续再关闭15家门店。这些被关闭的门店虽然占沃尔玛中国门店数量的近9%,但预计对今年至明年销售额的贡献仅占不到2%-3%。  相似文献   

18.
麦当劳逆势销量大增《广告主》2008年12月刊2008年11月份,麦当劳在美国的同店销售增长了4.5%,全球增长了近8%。麦当劳在全球118个国家有着超过3.1万家门店,因此比其他的跨国公司更能承受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打击,并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成功营销》2015,(4):15
3.14麦当劳在圆周率日喊你去吃派2009年,美国众议院把每年的3月14日定为了圆周率日,同时也是国际数学节。今年的这一天,麦当劳在中国大部分门店开展了"$3.14过πDay(3.14元过派日)"的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关注麦当劳微信公号获得"3.14元购买派"的电子优惠券,然后凭券前往门店以3.14元的价格买下任一口味的派一只。  相似文献   

20.
《光彩》2014,(3):5-5
麦当劳已于近期在上海、深圳市场开展传统式特许经营业务。麦当劳方面表示,发展特许经营业务是麦当劳在全球许多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将成为麦当劳未来在中国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