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亚男 《发展》2009,(4):38-39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不久扩大到了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并波及到了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危机遍及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等各个行业,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破坏之严重,前所未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一,它对于整个世界发展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该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2.
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长期发展已成为一个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两个具有重大差别却又互相依存的组成部分,即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它们之间的对立与统一,构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我们将其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或简称为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和集中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形式出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内部有序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序状态之间、全球范围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资本生产的无限扩大与世界市场容量有限之间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矛盾出现不同程度的拓展和加深。  相似文献   

4.
<正> 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越来越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国之间,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日益紧密,在生产、贸易、金融等各个领域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化趋势在深度上和广度上大大加强了。在这段时期内,国际关系的缓和又加强了这种趋势,也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不同时期其表现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当前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浩 《特区经济》2024,(2):51-5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技术基础,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科技变革双重逻辑下的周期性运动。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逐渐变为全球性危机,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世界。当今世界最明显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世界的发展,会看到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这么几层关系。一、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减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造成的社会危机,逐步加大了资本主义国家自我调节的力度和广度。这种调节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还涉及政治和化领域,不仅影响到国内,而且还影响到国外。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减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方面最引人瞩目的做法是,使其社会化生产越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相似文献   

7.
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十分紧张地进行着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化以及普遍加强的经济生活的国际化,预先决定了国际垄断组织进一步发展的远景。这些远景是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他们正在分析国际垄断组织的活动和它们在国际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大多数资产阶级研究者考虑到六十—七十年代垄断组织高度猛烈的发展过程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因素,他们预言国际垄断组织的影响和势力将进一步加强。国际组织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所对这方面的预测是很有趣的。据它们估计,国际垄断组织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比重将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股份经济经历了三个演变和发展阶段,即家族资本主义阶段、经理资本主义阶段和机构资本主义阶段,相应地,股份公司内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也经历了由统一到分离,再由分离到统一的发展过程。机构资本主义是资本占有关系的新形式,机构资本主义的崛起推动了公司内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由相互分离向重新统一的转变。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应该遵循现代企业制度内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互关系演进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按照所有权与控制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9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一个社会,只要其主要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所有,周期地发生经济危机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挟其雄厚的财力,采取大规模的“反周期”措施,虽然因此经济周期有所变化,经济危机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但经济危机仍然不时发生。在80年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周期在战后的特点的基础上又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我们将以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这些新特点为依据,对9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作一些分析。一。  相似文献   

10.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与社会主义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目前已有不少讨论,很多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虽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推动的,但经济全球化本身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可以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利用,又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所利用,因而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双重的,的确,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但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生产、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全球化,而且还包含了一定生产关系的全球化。因此,某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由世界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来决定的,它不会因为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在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而有所不同。只有当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原有生产关系,使原有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时,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才会相应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工作》2002,(11):53-53
据有关部门分析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快速膨胀.世界排名快速前移、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大国意大利,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创造了许多同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之最,被众多专家誉为“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是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把经济全球化作如下设定:即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过程。根据这一设定,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迄今为止出现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出现在 18世纪中期到 19世纪前期的英国。这次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开辟了一个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次浪潮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和市场的国际化; (2)文化的全球化; (3)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   第二次浪潮出现在 19世纪末和 20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为什么会被卷入本轮经济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速对外开放,逐渐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这一方面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使中国经济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矛盾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当前遇到的问题和资本主义世界的问题,实质上是类似的,就是受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影响,人民大众有支撑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不能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人均GDP已超过了1900美元。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凸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时度势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就是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等和谐发展。笔者于去年在加拿大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公共管理学习,通过考察发现,作为发达资本主义七国集团之一的加拿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注意力集中于微观经济的分析,即致力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病根并不在个别企业,而是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主义状态。认清这个真理的首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一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凯恩斯。在他1931年的著作中,以及在1936年出版,并随后成为国家垄断调节经济必备的名著《就业。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研究》1989年第6期刊登了朱钟棣同志的《马克思的外贸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一文,文章在对马克思外贸理论作了初步的发掘与整理之后,认为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作者在第一方面“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中起的巨大作用”中提出“是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引起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者又促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表工业大资本家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前提”、“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必需。”(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后同)我认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美元主导的全球化,也是全球经济金融结构严重失衡的全球化。本轮次贷危机的全面恶化升级,凸显出以美元为核心机制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制度性缺陷。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这是理解当今伞球经济金融的核心问题,也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代大背景。  相似文献   

18.
一、失业已成为当前资本主义国家最严重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失业是一种不治之症,战后初期虽一度趋于缓和,但自七十年代后半期以来,却又日益加剧,失业的乌云笼罩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上空。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4个国家而论,各国的失业人数都出现了与年俱增的趋势。这24国的失业人数,从1980年的2,250万人增加到1981年的2,600万人,增长了15.6%;据有关方面的预计,至1982年底,失业人数将突破3,000万大关,增长的幅度比1981年有过之无不及。  相似文献   

19.
二次大战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日本经济出现了"跳跃式"的增长,1956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居第七位,列印度、加拿大之后.可是到1967年,它就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西欧国家承受了严重的经济创伤,五、六十年代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形成了美、日、西欧三个经济实力中心并存的格局.本文就三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一些对比.一。  相似文献   

20.
f’,j:应该说,我们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是个老话题,但对发达资本主义新发展的研究却是一个新课题。那么发达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是指哪个时间段!、:我所说的发达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指的是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发达资个卞义的新发展。L。J:能不能说,发达资本主义最重要的新发展,主要是指科技革命引起的变化,、-: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_<导的高科技热潮对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首先它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新变革,就业结构的新变化,结构性失业的增加。其次是企业制度的新变更和经济模式的重建。J\IJ:产业结构的新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