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加入WTO后与全球经济并轨进程的明显加速,行业内和行业间并购的需求非常强烈,这可以从2003年并购数量的大幅增加得到印证。这种并购的强烈需求以及外资并购的进入将使中国的并购市场在未来的三年内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新一轮的并购浪潮来临之前,对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购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本文就规模效益、降低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的障碍、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获得科学技术上的竞争优势、经验共享和互补效应、实现财务经济、利于跨国经营、满足企业家的内在需求等方面对企业并购的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学瓅  杨嘉宇 《经济师》2014,(5):175-176,179
文章通过研究2003年至2012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和并购统计数据,从中长期并购绩效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依据并购数量和市值增长率进行聚类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来分析各行业内的最优并购策略。通过对上市公司依照并购策略及行业进行分类,文章发现上市公司的中长期并购绩效根据并购类型和行业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选择合理的并购策略,能够对企业的市值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为各行业内上市公司的并购实施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即将进入指定行业的公司实行合理并购带来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规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选取了2000-200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358起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主并方公司在信息披露日前后15个交易目的累积超额收益,对比大小主并公司和大小并购事件的并购价值创造,发现在我国的并购市场中,并购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创造,大规模的主并公司在大规模的并购事件中更能创造价值,而小规模主并企业在小规模的并购事件中呈现出稳定的并购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荣 《经济经纬》2002,(4):54-56
随着跨国公司并购中国国企政策的出台,预示着由市场主导、强强联合式的战略并购将成为今后重要的重组方式。从外资并购的趋势来看,我国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将是外资的首猎对象。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国内500强企业将首度进入市场化并购,外资并购将会产生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外资并购的规制、国有资产流失、富余人员的安置、外资并购的整合等,如何制定相应措施来化解矛盾,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同民族工业平等竞争将是提高国企资产质量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创业导向并购战略是新创企业发展采用的探索性扩张战略。以大富科技为例,在分析企业创业导向并购行为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并购目的,定义了3种不同类型的创业导向并购行为,分别为基于开拓新市场的创业导向并购、基于进入新行业的创业导向并购以及基于深化工艺和系统支持的创业导向并购。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3种创业导向并购对象选择因素及其特征,丰富了创业导向战略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将不再是以新增生产能力为主导,行业发展的重点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将成为水泥行业的常态。水泥行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扩大企业规模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充分发挥;同时,水泥是一种体重、量大、低值的短腿产品,受销售半径制约很大。企业通过并购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很可能会被由规模过大所带来的运输成本增加所抵消。故有必要在并购重组背景下对水泥企业规模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目标选择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选择以及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进而对外资并购可能采取的模式进行了分析。预测在未来2~3年内,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外资基本上仍以产业为主。“主动投资”将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飞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35):F0003-F0003
一、我国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 1.规模经济效益。该理论认为,由于并购使企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扩大,所以能给优势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企业并购可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产权及资产,实行一体化经营,获得规模效益。规模效益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和横向并购活动。我国企业如宝钢、青啤都是通过大规模的横向并购来实现其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并购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并购的浪潮也随之来临。在各种并购案件中,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并购现状的分析,得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国并购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选择以及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进而对外资并购可能采取的模式进行了分析。预测在未来2-3年内,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外资基本上仍以产业为主,“主动投资”将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球已进入一个新的技术竞争时代,全球技术资源状态与研发体系以及技术变更速度的加快已经改变了原来的产业竞争方式,以速度为支撑的技术竞争已经成为主流,通过并购获得技术优势成为新的选择。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其高成长性和未来预期的高收益性目前已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焦点。企业基于战略来选择并购目标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目标企业与自己的战略匹配。文章对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广泛大量并购技术型小企业是由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规律决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收购的实质是收购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并购的动因与目标也不同。通过对思科的并购战略及并购目标选择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并购目标选择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毛敏  张小燕 《经济师》2002,(7):205-206
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可取之路。无论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都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考察企业并购的成本效益 ,有助于对企业并购进行价值判断 ,分析利弊。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则是企业并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本文站在兼并方公司的立场,通过对选择目标企业时应考虑因素的分析、如何发现满足需要的目标企业以及最后分析评价并确定对目标企业的并购三个层次来探讨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伟 《经济与管理》2012,26(5):44-48
外资并购是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主要手段.随着加入WTO后,外资在中国啤酒行业掀起一波接一波的并购浪潮.以中国啤酒行业2002-2006年间28起并购为研究对象,选取124家啤酒企业的财务数据,采用DEA-Tobit两阶段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外资并购相对于国内并购对目标企业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外资并购既没有提升目标企业的纯技术效率,也没有对目标企业的规模效率产生影响,而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内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的纯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以沪深两市发生混合并购的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样本企业所在的行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处于不同组合状态时,混合并购绩效的差异,以探寻适合混合并购发生的外在条件与内在时机。首先,将样本企业所在的行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分为成长、成熟、衰退三个阶段,据此将样本企业按其所处的"行业-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组合状态分为九组;其次,以独立样本t检验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在九种不同组合状态下,样本企业混合并购绩效的差异。本文的结论为:企业处于"行业衰退-企业衰退"生命周期组合状态时,混合并购后绩效得到显著改善;而无论行业生命周期处于何种阶段,成长期企业实施混合并购均不利于绩效改善。  相似文献   

17.
受益于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大量优质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实现跨越式增长。当前,我国经济的"转方式,调结构"进入了攻坚阶段,产业整合和企业并购重组也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企业以并购重组为核心的资本战略优势日益凸显,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功能将越来越重要。产业整合潜力很大目前,竞争性行业产业整合还有很大潜力。我国竞争性行业普遍存在突出的"多、小、散"问题。即使是经过了较大规模整合的制药业,企业数量仍然从2003年的3352家逐年增加到了当前6000家左右,10强市场占有率只有15%,70%的企业年销售收入低于3000万元。同时,跨境并购进入多发期。A股上市公司2000年以来已实施了370余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并购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企业并购中存在着很多复杂的问题,其中,财务问题始终贯穿并购活动的全过程。文章正是基于以实现规模经济为目标的企业并购行为,从并购的基本概念和并购行为与规模经济关系出发,分析研究并购中的主要财务问题,使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是一项重要的资本经营活动,进行并购活动的时候最直接的动力源是资本最大增值的实现,也就是财务协同效应.在进行企业并购的过程中,能否正确地定位分析并购所产生的财务效应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对企业并购几项财务效应进行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联盟到并购:国际海运业发展战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康兵  申朴 《经济评论》2004,(3):119-122,128
国际海运行业固定投资巨大、资产专用性强 ,是一个具有规模经济、高进入 (退出 )壁垒、可竞争性较差的寡占市场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最终决定着市场均衡 :最初的博弈类似于古诺模型 ;此时若部分厂商进行联盟可增加其利润 ,但由于存在“囚徒困境” ,联盟并不稳定 ,因此厂商最终会通过并购使自己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以获取更大更稳定的利润 ,从而形成斯塔克博格型的博弈。所以从联盟到并购是国际海运厂商寻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