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艳芬 《楼市》2011,(16):27-29
良渚,有着其不可复制的文化底蕴和区域特性,它的发展历程不可避免地围绕其特性而前进。良渚新城,继"运河新城"、"勾庄新城"建设之后的又一大规划,它将会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主战场,承载着续写良渚文明的重担,同时又将跨出城市化发展的步伐,最终凸显出良渚整体宜居价值。  相似文献   

2.
《楼市》2004,(19)
在"一主三副六大组团"的大杭州规划中,良渚组团是六大组团之一,其定位是依托良渚遗址等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增强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科教产业功能,并在开发时序上优先、靠前。良渚文化村位于良渚组团中心,同1/6的生活时良渚文化村也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旅游项目和杭州市旅游西进的重点项目。正因为有良渚组团作为杭州规划中六大组团之一的重要地位,良渚文化村未来生活配套得到了规划和市政的保证,通讯、供气、供水、排污、能源等可就近接入良渚组团已建或在建基础设施之中。  相似文献   

3.
《楼市》2007,(18)
2006年,对于整个杭州楼市来说,是平淡的一年,但对于良渚而言,这一年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转折年,这一年良渚的楼市火了,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房产大鳄万科"良渚文化村"重  相似文献   

4.
《楼市》2004,(18)
良渚文化村不是大盘,肇始于广东的"大盘"概念只是规模放大的住宅楼盘而已,而良渚文化村更侧重内容的丰富性和文化的完整性,因此才有博物馆、公园、酒店和学校;它不是用一个旅游概念嫁接房产项目,你可以选择把有山水有人文的良渚文化村作为一个旅游地,你也可以选择把它作为你"爱在此,乐在此"的居住地;它更不是造城,"造城"一说在更多时候是出于开发商的无奈,而良渚文化村则不同,一切生活所需配套都有切实落脚点,和试图"造"城者不同,良渚文化村更愿意为城市留出有机成长的空间,设计和开发者营造城市的骨骼和神经,城市本身的肌理会在这个构架上生长出来,从而呈现一种更可实现和更富趣味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新盘稀缺作为新出台的杭州居住区规划———“一组三副六组团”中的一组团,良渚主要由良渚镇、瓶窑镇组成。良渚镇的房地产在2001年的时候,房价不过1000元左右/㎡,2003年底也不过3000元/㎡,自确定良渚组团发展规划后,房价上升比较快,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达到了4000-5000元/㎡。  相似文献   

6.
《楼市》2011,(16):41-44
目前的良渚,品牌开发商云集,各色产品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本期,《楼市》杂志特别采访良渚板块开发企业,一起分享各自产品的打造经验,展望良渚板块的发展潜力,聆听心中的居住梦想。  相似文献   

7.
良渚、瓶窑     
10-12月本区块预开楼盘楼盘名称页码新湖·香格里拉P183南都·良渚文化村(白鹭郡北区三期)P145北秀蓝湾P145瑞达城市花园P146区块点评资深读者点评一壶:配套较成熟作为杭州组团发展规划的“一组三副六组团”,良渚板块相对于杭州主城的房价要低很多,该区域相对孤立,良渚正在建新镇,有部分楼盘在建,目前该板块的配套还是比较成熟的。小鱼:吸引杭州购房者,期待低价入市良渚、瓶窑镇上楼盘规模不大,品质中等。南北高架的贯通、绕城公路的建成、三墩区域的逐渐成熟,带动了该区域的房产发展,在满足当地需求的同时要将杭州购房者作为主要目标,低…  相似文献   

8.
良渚、瓶窑     
王欢 《楼市》2006,(Z1)
配套进行时良渚自然环境与配套共生驱车由莫干山路向北,约20公里就可到达良渚。良渚镇是良渚的商贸中心,中心广场和老104国道两旁拥有邮电、通信、宾馆、酒家、超市、商店、饮食、新华书店、农贸市场等大量的小型配套以及由江泽民题名的“良渚文化博物馆”。农贸市场分布在良渚  相似文献   

9.
《楼市》2005,(1)
十余家国际设计师事务所穷三年精力精心规划设计的近郊小镇——良渚文化村2004年秋终于亮相杭城,一期—白鹭郡北区火爆售罄,2004年杭州楼市最受关注的楼盘之一。后续良渚圣地公园、良渚国际度假村、玉鸟流苏成为商业街和白鹭郡、学里、阳光天际、竹径茶语、七贤广场、绿野花语、金色水岸、原住民村落八个主题村落,以及博物劝馆和五星级度假酒店等将陆续亮相,令人翘首期盼。良渚文化村,成为惟一获选2004杭州楼市最受关注和2005杭州楼市最值得期待的双关注楼盘。  相似文献   

10.
《楼市》2011,(16):45-61
良渚之美,并不仅限于历史遗留的文化底蕴,并不仅限于浑然天成的自然风韵。良渚之美,还在于分散在板块角角落落的各个楼盘,共同编制描绘出一幅无与伦比的画卷。良渚,北秀各个楼盘散发出属于自己的气质,刻画出良渚之美,万科良渚文化村,一个梦想居住的地方,散发出浓浓的小镇格调、田园城市的气息。赞成·良著,营造都市生活与私密文化的邂逅,独享一处私密,共享一片繁华。朗诗·美丽洲,绿色科技联姻自然风光,营造"比自然,更自然"的生活意境。亿丰·蔚蓝郡,跃居古墩路上,将良渚的秀美与城西的繁华一并收揽,感触杭州的蔚蓝时光。玉都枫景,展现创意空间,与生活碰撞。形形色色,纷纷扰扰,北秀良渚这部交响曲已然嘹亮地奏响。  相似文献   

11.
重庆科技创新城由重庆市科委和沙坪坝区人民政府联手建造,目的在于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使重庆成为全国领先的创新城市。分析重庆大学城科技创新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确定项目规划目标,对创新城进行总体规划,并以产业规划为主展开,确定创新城的功能分区与产业结构,并从战略角度提出发展规划,为创新城的发展提供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12.
金筱 《楼市》2010,(Z1)
良渚?太远,太偏。文化韵味是不错,但生活配套肯定不如城里方便。良渚文化村,这一整整开发了9年的超级大盘,直到如今,仍受到不少质疑。刚刚结束的这一年,不见良渚文化村有过多的宣传,而万科南都,在默默无闻中却做了不少事……良渚第一湾的改造;便利店、洗衣店、美发店的开设;与浙医一院合作设立良渚浙一门诊部;浙江  相似文献   

13.
沈理文 《楼市》2011,(16):24-26
早在数千年前的华夏经典史籍中,城市就被当做人类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东汉许慎编撰的字典《说文解字》,释"城"曰":以盛民也"。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史上一项重要的里程碑,与华夏文明一脉相承。2007年,良渚古城墙的发现,进一步清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脉络。在良渚古城的石破天惊里,一个时代的神秘背影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4.
《楼市》2014,(12)
正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五千多年前,良渚古城就已经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而对现代城建来说良渚则是一座建在世界文化遗产上的全新新城。今年5月,杭州市规划局对于杭州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汇报中,将城北列为城市副中心,地位仅次于市中心。近年来,城北在杭州楼市中已经抢尽了风头,赚足了眼球,申花、桥西、北软等城北板块轮番而动,区域价值飙升。2014年,良渚新城扛过了这面大旗,诸多利好步入兑现的前夜,其爆发速度甚至有望超过申花、桥西等板块。  相似文献   

15.
6月5日,广州市规划局公示广钢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征询公众意见。根据规划,广钢新城规划范围东临芳村大道、西接花地大道、北靠鹤洞路、南临环城路。规划用地总面积657.4公顷,其中包括广钢集团白鹤洞地块168.1公顷、三条村(鹤洞、东塱和西塱)集体土地267.9公顷以及整合周边的旧城、旧厂、旧村和水域等用地221.4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024万平方米,毛容积率1.56,未来居住人口可达19万。  相似文献   

16.
郭文婧 《乡镇论坛》2013,(28):28-28
据媒体报道,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为“空城”。  相似文献   

17.
感受良渚 提起良渚,总是带着景仰的心情,印象中那个古老 文明的小镇安静地守在杭州西北郊,远远望着大都市的 繁华,却别有一番宁静和脱俗。 良渚,原意是美丽的小洲,早在 5300—4000年前,良渚先民便在这里开创、繁荣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从1936年良渚文化的奠基者施昕更发现良渚文化遗迹 到现在,从已经发掘和出土的文物中,良渚文化的特征 已渐渐清晰:石犁、石镰、石耘等稻作农具以及各种陶制 酒器,反映出当时的农业已进入犁耕稻作时代;遗存的 丝、麻、陶、玉制品反映出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特别是以 玉琮、玉璧、玉钺为代…  相似文献   

18.
新博物馆理论为新城规划中的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带了全新的思考。结合笔者参与的新城规划中的博物馆群,以新博物馆理论中"空间元素"、"集体记忆"、"社区居民"这三个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既有规划可借鉴之处,同时也找到未来规划的可提升之处。  相似文献   

19.
《楼市》2004,(12)
同为余杭区的一个小镇,良渚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子。这里正在进行一个叫良渚文化村的项目建设,组织开发的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地产商。  相似文献   

20.
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对于规范交通规划的编制与组织实施工作、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强化组织实施效果、加强制度保障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内涵和特征基础上,通过从规划编制、组织实施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交通规划对推进机制的要求,揭示了两者相互作用关系,搭建了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框架体系,并重构了规划编制体系和组织实施流程。通过研究,为国内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