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与2000年7月1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相比,主要有两点本质上的新变化:一是新准则第八、九、十、十一条增加了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以后,进行预计负债的确认和企业承担的重组义务在符合条件时作为预计负债的确认;二是增加了第十二条预计负债的后续计量("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笔者对前者作一例释.  相似文献   

2.
负债与或有负债的定义与有关规定,以前早有界定。如今,由于国内经济业务发生了新的变化,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也有了新的发展等原因,2000年4月27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准则对负债与或有负债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界定。以下笔者将就负债与或有负债的有关问题进行比较,以求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一、负债与或有负债的确认与计量1.确认。或有事项涉及两方或两方以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称的,即对于一方是权利事项,而对于相应的他方则是义务事项。从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出发,或有事项的确认仅指对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解释,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如果资产已经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会计法》中关于或有事项的条文予以具体化和明晰化,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作探讨。一、将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的前提条件1.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应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承担的现时义务。这里“现时义务”是现在存在的,应以确认金额的资产和劳务来清偿的义务。2.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在履行时很可能(发生概率大于50%,但是小于或等于95%)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因或有事项承担一些义务,并不都会…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25日中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修订后的具体准则在内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将是我国会计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旧准则)两者相比,在定义及判断非货币性交易事项的标准上是一致的,主要的不同在于旧准则对参加交易的资产均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而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成本计价基础,并且对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确认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6.
新颁布<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会计法>中关于或有事项的条文予以具体化和明晰化,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从企业财务状况的立场出发,针对企业会计所得和所得税法标准确认的应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将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及其对所得税的影响,确认为一项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本质、运用,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公布,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但某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通过各种办法对利润进行调整。下面综合分析常见的几种利润调整方法。并有的放矢,提出信息使用者辨别利润真伪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
或有事项按其预计结果可分为或有负债与或有资产,主要包括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与仲裁、为其他企业提供的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等。笔者认为,按照谨慎原则,研究、分析或有负债对会计信息公允、真实、完整、持续披露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或有负债的涵义众所周知,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广义的负债可用以下公式来理解:负债=表内确认的现时义务+表内不予确认的现时义务这里表内确认的现时义务即为传统意义上的负债,即已经进行了负债确认的会计处理。表内不予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会计原则的规定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具体体现在第十二条至第十九条。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相似文献   

11.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合并的所得税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一经确定,即可以计算暂时性差异。按照暂时陛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可将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企业除日常的交易或事项会涉及递延所得税核算外,还存在一些如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等特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所得税的影响,笔者针对企业合并涉及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新收入准则的发布,改变了收入确认的理念,开启了收入确认新篇章。收入准则的修订,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重要表现,其对收入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范会对企业合同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产生正面的影响。新修订准则强调基于客户合同约定的收入确认基础,有助于强化企业的合同意识、规范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与此同时,为确保收入信息质量,企业必定要加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也要求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芮奂 《绿色财会》2007,(11):29-31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从企业财务状况的立场出发,针对企业会计所得和所得税法标准确认的应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将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及其对所得税的影响,确认为一项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本质、运用,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经济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即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原则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新颁布的准则体系中大都有其影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突出了经济业务的实质,要求以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导致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作为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而不是单以法律形式为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15日公布,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但某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通过各种办法对利润进行调整。下面综合分析常见的几种利润调整方法,并有的放矢,提出信息…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经济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即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原则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新颁布的准则体系中大都有其影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突出了经济业务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动态与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发布国家财政部日前发布《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对企业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作了系统的规定。企业或有事项是指某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比如未决诉讼、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票据贴现和背书转让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有事项这一特定的经济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的潜在影响有多大,企业因此而承担多少风险,都应通过会计报表反映出来;以使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方面能够获…  相似文献   

18.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网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确认“资产减值”是会计在历史成本模式下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行为。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产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财政部于2006年初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规范了资产减值会计。当然,该准则的范围是除了存货、  相似文献   

19.
谌勇 《绿色财会》2000,(5):38-39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第十九条规定,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企业单位发生的净亏损,除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有其他额外责任(如提供担保)以外,一般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如果被投资企业以后各期实现净利,投资企业应在计算的投资收益分享额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以后,按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将或有事项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目前,我国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标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促裁、产品质量保证等.鉴于这些或有事项在经济生活中的愈来愈频繁发生及其重要性的增加,如何对其进行确认、计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中的有关规定,试就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略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