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奇  周霄 《发展》2008,(2):25-27
“劳动力地域流动”与“劳动力职业转移”是两个不同概念,不能混淆。必须引导飘摇于城乡之间的边缘农民尽快告别“亦工亦农”的非稳定就业状态,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职业选择,将职业分化转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
刘奇  周霄 《发展》2008,(3):36-38
让农民当好农民 农民工职业定位上的不确定性,使多数务工农民既不能稳定地进入城市产业系统,也无法有力地驰援新农村建设。从我国城市的预期承载能力和农村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当好农民”依然是当下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一部分农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4.
济战略研究实现农民增收,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农民增收根本的出路在于转移农民到非农产业来,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近几年农业比较收益下降,农业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之所以还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在新的世纪里,农业发展不能停留在温饱水平,而要从“吃饭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在此过程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土地承载压力过大,农业比较效益低。中国户均承包耕地仅7亩多,其中14个省区人均耕地少于1亩,对农民来说,土地已不再是“聚宝盆”,而成了“保命田”。…  相似文献   

5.
生不逢时,难割黄土半生缘 ●“过年了,辞旧迎新的钟声响了,华西村民万家欢呼,客处异地的我想起了白发苍苍的祖母、住院治疗的父亲和翘首以盼的妻儿,不禁泪如雨下,悄悄地走到村外,惭愧地向北方伏跪着给她们磕三个响头,心中发誓,我一定写好《吴仁宝评传》……”   1995年,冯治在江苏丰县大沙河镇的一户普通农民家中呱呱坠地,当他在简陋的农舍爬滚到三四岁时,正遇上全国农村的大干快上和全国农业的大灾之年。鸿蒙初开冯治开始感觉到农事的艰辛,因为父母在家陪他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天起早贪黑忙在生产队里,而全家人的肚子却越…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朱镕基总理也认为“农民的收入增长得不快,个别地方还有所下降”是令他“很头痛的事情”。 制约农民收入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粮价低、贷款难、产业化水平低、农民负担重、农业人口量大质低等方面。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多地少,土地承载量过大,比较效益低。据有关资料统计,虽然我国土地总量很大,但农业人口数量更大,加之生态恶化和非农占地导致耕地锐减,我国户均承包耕  相似文献   

7.
已故美国农民学家丹尼尔·托尼曾说:即使在当代发达工业化国家,“农民与农民的子孙”仍然成人口的多数。而在中国,他们几乎就是人口的全部。我们常以“世界耕地的7%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1%”为自豪,却很少提及它的另一面--以世界上40%的农民仅仅“养活”着世界上7%的“非农民”!  相似文献   

8.
9.
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地位的问题,可以说是—个老话题。可是为什么到了今天,价格"剪刀差"、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农民的消费结构等级与城里人相比,平均起来大约相差10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了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一些地方关爱农民甚至变成了伤害农民?我以为有如下因由:一是有些人为了城里人的利益抓农业,农民的利益就处在随时可能被牺牲的境地。有些地方在对待农民的问题上,无法摆脱城市利益偏好的驱使。有时多分给农民一些利益,与其说是在"关心"农民,倒不如说更是为了关心自己和城里人的利益。当农业衰退、农产品供应不足威胁到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时,  相似文献   

11.
秋风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着树叶,随风扭动的叶片,似一只只张开的小手,串串绛红色的葡萄,沉甸甸地挂在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上。葡萄架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给村民讲解葡萄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农民兄弟     
随便一洒便在泥里茁壮成一株水稻春雨下落四野都是拔节的声响这个季节你和农具相亲相爱走得好远直起身子发觉汗水已经饱满在头顶喧哗所有的庄稼都已结伴回家农民兄弟你是最后被伐倒的一株一向颗粒归仓的你把自己遗落在泥土不再发芽农民兄弟@青黄  相似文献   

13.
对接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陕西》2004,(4):10
中央1号文件下发以来,已引起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农民人均收入居全国倒数第三的陕西来说,如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尤其显得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为增加农民收入拓展更大的空间。由于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影响 ,形成了城乡之间各自依靠完全不同的生产空间、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进行自我扩张 ,从而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 ,城乡之间生产交叉延伸相互渗透的步子越来越大 ,越走越宽。推进城乡一体化 ,发挥城乡两个优势 ,有利于提高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从而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为此 ,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加快农村工业化、抓好小城镇建设 ,这样可以打破城乡分割的格局 ,劳动城乡一体化 ,进而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 ,开拓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5.
感恩农民     
冷梦 《当代陕西》2007,(2):73-76
只是我感恩和爱戴中国农民,我必须完成我内心对农民的深情回报。不再让我因“负债”而受到折磨。没有农民,我会饿死,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个被母亲叫做“碎黄女子”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我们安达市委、市政府围绕破解“三农”问题,积极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以农民股份公司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农民股份公司已发展到169家,股东总人数达到1418人,总股本4388郾2万元,集中经营土地27936郾3亩。去年全市农民股份公司经营总收入6378郾4万元,入股农户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096郾5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农村新的经营体制我们安达市组成专门班子,进驻农村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集约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前,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农村蓬勃发展,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参与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数量已选2363万人,占全国农户总数9.8%。  相似文献   

18.
农民兄弟     
冯慧 《老区建设》2009,(7):62-63
父亲去世后,我一直想把母亲的老房子装修一下,给母亲变一个环境。正好我朋友家刚装修完我去看了看工艺也还可以,我是个顶怕麻烦的人,于是干脆把这支装修队留下来,直接领到我们家,价钱也不用讲,就照朋友合同的标准来。没想到母亲说什么也不肯搬出去住,所以只好让母亲还住在家里,装修东屋就住西屋,装修西屋就住东屋地挪。  相似文献   

19.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支河北平山民谣,是中国农民对于革命最无私、最伟大奉献的真实写照,这也是日前在京开幕的“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给人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之一。展览第一部分的主题是“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这个群众指的就是广大农民群众。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委来到西柏坡并发动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仅一年时间,解放区1.6亿农民获得了土地。作了土地主人的农民以空前的热情支持人民解放战争。陈毅元帅曾感…  相似文献   

20.
土地问题历来是农村和农民的核心问题。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对承包的土地享有使用、收益、转让及继承的权利”,这几乎是全部产权。但同时也规定,国家可以征用农民土地:农用耕地不得用于非农建设。那么,农民拥有的土地产权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农民转让土地收益应得几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