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课程要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语文课程中渗透创业创新教育,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及创造性,教育学生敢于创业创新,凭自己的智慧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转型以就业和升学为办学目标。与之相应,语文课程在肩负提升中职生文化素养重任的同时又承担部分学生高考的任务。目前,“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语文课程主要借助于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和教材,导致二者在课程体系上的冲突。解决此类矛盾和冲突必须重构“双重任务”下的中职学校语文课程体系、重新定位语文教学大纲、编订语文教材、改革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等。  相似文献   

3.
李蓉  王赈阳 《中国西部》2014,(25):51-55
<正>王尚文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好。"(《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15页。)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角度认识,王先生在这里所说的"语文"即"教学内容",所说的"教学"即"教学方法"。考察众多优秀语文老师的教学课例,其共性是从教学内容角度分析自己的教学得失,使执教者参与课程开发,以  相似文献   

4.
杨秋丽 《魅力中国》2009,(36):101-101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中等职业学校最大的现实是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许多职业学校语文老师都有此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学生萎靡不振,昏昏欲睡,甚至逃课去听专业课,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老师不得已只好唱"独角戏",结果老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却是哑口无声,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更无庸谈创新。  相似文献   

5.
郑青锦 《魅力中国》2014,(9):233-234
现如今,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这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改革对策,希望能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徐哲 《辽宁经济》2012,(9):92-93
为深入了解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及管理现状,组织编制"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访谈提纲",对职业教育领域学者及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人事主管等6位专家进行访谈。探讨职业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意义和作用,总结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使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语文教学目标.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教学解读和探索,力争在实际教学中切实的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2014年3月5日,学习雷锋日。下午四时,江苏科技大学学术报告厅内庄重而热烈地举行了“解读新时代雷锋精神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出席活动的领导有镇江市润州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赵道本、秘书长翟小喜,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政委王爱民、政治处主任姜亚东,学校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夏纪林、党办校办主任张坚强、学生工作处处长潘锦全、团委书记胡爱祥、宣传部副部长刘剑、学生处副处长李明睿以及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魏慧 《魅力中国》2014,(6):231-231
一、实习的含义 实习是针对职业岗位任职需要,以提升技能操作水平,增强就业能力为目的,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学生以未来职业角色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生产实践中历练,熟悉所从事的职业,从而胜任岗位要求。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看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语文新课标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赵德军 《魅力中国》2010,(18):40-40
语文教学的改革,近几年来步子迈得很大,但前几年单纯地强调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观念对一线教师的影响可谓深入人心。因此,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因此,本文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阳光”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三方面进行论述。以具体实例论证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该文着重论证了分组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其优越性,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伍娅辉 《魅力中国》2009,(10):101-101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教给学生适用,新颖的知识,开创适合于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的新方法,走出语文教学难,开创中专语文教学新天地,已经成为了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中专语文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郭莉华 《魅力中国》2009,(14):135-13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应当说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梁鑫鑫 《魅力中国》2013,(14):213-213
通过对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与梳理,确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定位要以就业为导向,这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立足之本。在德育管理中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净化着校园文化内涵,语文课堂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应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建设,优化语文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活动,推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17.
背景:2008年我参加了南京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中期,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反复思考,针对目前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强的现状,我选择了《激励策略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作为我的个人研究课题。课题确定没多久,我就接到了执教《经济应用文写作》的任务。这是我校为财会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应用写作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写作能力及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为目标。这是一门令老师头疼,令学生讨厌的课程---它不像语文课程那样具有较多的审美性、欣赏性,它强调理论知识的识记及应用文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说,比语文学习要枯燥、要难懂。而我所执教的0605财会班,人数众多,学生写作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班上弥漫着一种“《经济应用文写作》无用论”的空气,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太难,一点都不好玩。上课时,经常有学生或打瞌睡、或聊天、或玩手机,剩下的就漫不经心地听着,做起作业来就敷衍了事,总是错误一大堆。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经过一番思索,我组织了一次“寻找生活中的公文”活动,布置学生回家寻找小区、学校、公共场所的公文,然后撕下旧公文,或者拍下来,看看哪位同学找得最多,找得最全。为了发动他们的积极性,我还将这次活动作为一次测验,按数量与种类评定成绩。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教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的一言一行,比如课上是否认真听取学生意见,是否宽容对待不同意见,是否愿意听取学生的合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学应“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另外,从儿童学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学习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使语文教学变的生动有趣,扎实有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生活,向生活拓展,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那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博 《东北之窗》2012,(16):112-115
“各党工委,各基层党委、总支、支部:为进一步深化‘创业、创新、创优’活动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切实加强党群之间的联系沟通,经区委同意,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党群互联、便民直通、诉求直达’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