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米,长乐县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截至1985年底,全县乡镇企业总数已达2,046家,比上年增加218家,增长11.13%,为1978年的二点六九倍;其中,乡办企业170家,村办企业724家,农民集资联办企业886家,个体企业260家,其他合作形式的企业6家,总产值达33,457万元,比上年增加12,661万元,增长60.88%,比1978年的2,472万元翻了三番多;实现利润2,801万元,比上年增加1,610万元,比1978年257万元翻了三番多;  相似文献   

2.
田阳县是广西48个贫困县之一。这几年来,农村股份制的合作企业发展较健康稳快。据知现已发展到110家,占全县乡镇企业总数445家的24.7%。1987年的产值为260万元,比上年增长55%;而同期的乡镇办企业190家产值只有357万元,比上年增长21%;村办企业145家产值只有213万元,比上年增长24%。每百元固定资产投资创产值,股份合作企业221元,乡镇办企业170元,村办企业120元;产值利润率分别是4.6%、2.7%、1.9%。据此比较可知,股份制合作企业的效益令人刮目相看,它应成为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池园镇是闽清县的第二大集镇,乡镇企业较为发达,1986年底,乡镇企业189家,总资产有1000余万元,总收入162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9%.该镇农行营业所信用社信贷工作也做得较活.年末营业所实现利润21.04万元,比上年增长35.6%,使用社实现利润12.18万元,比上年增长637%.人均创利10083元,利润额占全县信用社实现数的四分之一强.他们的工作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常熟市的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985年末共有乡镇企业(包括村办企业,不包括小队工业和家庭工业,下同)3,300多家,务工劳力24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48%,拥有固定资产6.1亿元。自有流动资金近2亿元;1985年实现工业产值23.48亿元,比1984年增长67%,比1978年增长6.4倍,1985年实现利润2.12亿元,比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福州市郊区鼓山乡乡镇企业创汇经济发展迅速。据统计,1989年该乡出口创汇交货值实现6208万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为全省农村人均创汇最高水平。全乡共有28家企业的产品直接加入创汇行列。更为可喜的是,创汇经济的增长速度分别大于农村社会总产值和乡镇企业产值的增长。据资料分析,从1986年到1989年间,全乡出口创汇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16%,比农村社会总产值和乡镇企业产值分别高出27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乡镇企业现状及其改制对农行贷款债权产生的影响,探索实现乡镇企业信贷经营目标应该采取的经营策略,最近对麻城市农行系统开户的22家贷款余额过百万元的乡镇企业进行了调查。一、令人瞠目的现状麻城市农行百万元以上贷款乡镇企业22户,分布在12个乡镇,集中在汽车、船舶、冶金、铸造、丝绸、纺织、制革等七大行业上,总资产15188万元,总负债16918万元,占用贷款9404万元,分别占全部开户乡镇企业的5.8%、69.2%、63.9%、66.3%;资产负债率为111.4%,比全部开户乡镇企业低11.6个  相似文献   

7.
<正>几年来,长乐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在金峰镇,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现有企业395家,产值达7,935.9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2.4%,实现利润额1,023万元,上交税收279万元,占全县乡企税收的25.8%,安排劳力9,697人,有8,000多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占全镇劳力42%,其中:3,000人在本地经商,3,000人出外推销,2,000多人经售农副产品.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誉长乐乡镇企业是“草根工业”,因为它始于广大农村,源于千家万户,象草根一样在群众中盘根错节,繁衍不息,生机勃勃.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对农村金融产生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紧张的突出表现,是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大,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湖南省1986年新办乡镇企业2272个,投资总额40988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1984万元,主管部门下拔资金4124万元,贷款21807万元,引进和其他资金4359万元。这几部  相似文献   

9.
<正> 龙海县乡镇企业有7365个,其中乡镇、村办企业2279个,联办企业1787个,私营个体企业3299个。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6.3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8.8%,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至1990年底,农行支持乡镇企业517个,贷款余额达3755万元,其中贷款余额在30万元以上的有18家,30万元以下的有499家。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造成非正常贷款居高不下,非正常贷款和呆滞贷款分别占总余额53%和36.8%。如何加强对乡镇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盘活这一块沉淀资金,减少贷款的风险比率,确保信贷资金正常周转,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荔浦县也同全国各地一样,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至1991年7月底已发展到9600多家(其是个体户办9000多家),累计向国家纳税6000万元。1990年乡镇企业实现产值2.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7.8%,全县工业总产值中有62.8%是由乡镇企业创造的。荔城镇荣获了“全国乡镇百颗之星”光荣称号。荔浦县乡镇企业发展快,除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奋发图强外,农村金融部门的大力扶持也是个重要方面。荔浦县农行几年来为支持乡镇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的一支经济力量,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名不见经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英明国策给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乡镇企业从此异军突起,展翅腾飞,成为广阔农村经济舞台上的一支充满生气的主力军,为神州大地的繁荣昌盛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就我省而言,乡镇企业的成就也是相当辉煌的:1978年总产值仅9.18 亿元,到1988年已跃至164.14亿元,超过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1.23%;1978年上缴税金3532万元,而1988年达到75428万元;1978年从业人数87万人,仅占农村劳力的12%,而1988年从业人数增加到274.68万人,占农村劳力的28.3%。乡镇企业的崛起,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朝着多功能、开放型和综合型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诚然,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全国各地一样,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路途。有飞跃,也有徘徊;有高峰,也有低谷;既体验过艰辛劳动换来满载而归的欢欣,也曾饱尝希企一蹴而就然却步履维艰、进退失据的困惑;既有过超越人财物供给能力和忽视市场信息造成经营亏损乃至破产的惨痛教训,也取得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的有益经验。回首往事,冷静思考,确实能带来许多发人深省的启迪;同时,也更能激励乡镇企业的开拓者们艰苦创?  相似文献   

12.
钦州市小董镇1985年初由农民投股,农金部门扶持下创办的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企业西陵轧钢厂取得成功后,目前全镇股份制企业已发展到420多家,计有2550人入股。今年上半年,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101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2.3万元,收入96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2万元,税利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4万元,分别占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入,总税利的19.4%、18.7%和19.3%。短短几年,小董股份制企业的产品由原来的10多个规格品种发展到现在的500多种,400多家大小企业绝大部分盈利。1985年以来,小董营业所、信用社累计向200多家股份企业贷款1800万元,贷款收回率达90%。小董所、社通过开展信贷服务,为促进股份制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农村金融部门开拓业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小董所社支持股份企业的做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13.
要解决农民致富问题,实现党中央提出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关键在于农业“两个转化”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这是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以提高产品商品率,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种以加工促发展的生产规律是农村致富的必由之路.从今年上半年的实践看,乡镇企业发展的步伐却是十分缓慢的,到八月底止,乡镇企业贷款余额139.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55万元,其中今年发放的新项目只有四个,投放金额为18.4万元,完成中支核给乡镇企业设备贷款指标的34.1%.从整个地区来说,乡镇企业设备贷款指标530万元,到六月底也只发放三十多万元.这个问题值得分析研究,否则,发展乡镇企业将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4.
小资料     
<正>据统计,一九八五年我国乡镇企业数发展到1,094万个,总产值为2,481亿元,已占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0%;从业人员达6,4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左右.仅「六五」的前四年,乡镇企业就为农业生产提供了51亿元资金,已三倍于同期国家财政对农牧渔业的基建投资总额.在这同期,农民从乡镇企业中获得了765亿元的现金收入,每人年均27元,占农民年均所增收入的一半.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去年辽宁省的乡镇企业发展到3.5万多个,职工126万多人,固定资产20亿元,产值37.5亿元,比1982年增长17.2%;纯利润5.1亿元,增长14.1%;交纳税金3.5亿元,增长8.5%。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充分  相似文献   

16.
<正> 金融部门如何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乡镇企业是我省外向型企业的一支生力军 这几年来,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据统计,“六五”期间,乡镇企业25.79万个,1980年总产值为16.83亿元,至1987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已达40多万个,从业人员260万人,总产值115亿元,占当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8%,超过1979年的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和当时整个工业的生产能力。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吸收器。仅1985年,全省乡镇企  相似文献   

17.
荔浦县农业银行根据本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在信贷工作方面积极支持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一九八六年全县对173个乡镇企业贷款.实占乡办村办企业总个数的77.9%;全年累计放款22.16万元,(其中设备贷款543万元,)比上年增加1106万元;同期收回1091万元,占当年发放数的64.4%.八六年末贷款余额为1517万元,比上年增加1125万元,其中设备贷款增加531万元.这些贷款的发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借款企业一九八六年实现总值3521万元,比上年增长27%,上交税金125万元,比上年增加7万元;实现利润263万元,比上年增加68万元;现在乡镇企业已成为该县的重要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不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走向致富的一条必经之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极为迅速。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凤山县,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开发矿产、木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2年全县有乡镇企业2055个,比1991年增加360个;乡镇企业总收入1632.26万元,比1991年增长42.15%;上缴税金200.18万元,增长32.35%;实现利润215万,比1991年增长44.64%.乡镇企业已成凤山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凤山县乡镇企业的发展仍处于步履艰难的状态。原因何在?笔者对此作了一些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广西经济起飞的重要一翼根据耀邦同志关于五个自治区中,广西经济要先翻身的指示,自治区人民政府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使广西经济翻身的主要一个方面来抓.广西乡镇企业起步晚,尚在初创阶段,有些山区、边远地区尚未起步.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广西乡镇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势头,已成为广西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带动农村经济总体性的“转型”,使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据统计资料表明,广西乡镇企业1984年总收入达149537万元,比1979年增长66%,其中乡镇工业企业总收入,由1979年的31876万元增加到1984年的64705万元,相当于1952年全自治区轻工业的总产值.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广西工业布局,成为广西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翼.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广西财政收入,从1980年到1984年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达23179万元.1984年,广西乡镇企业共拥有固定资产(净值)52126万元;平均每个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由1979年的1.05万元增加到2.03万元.乡镇企业就业人员1984年达497425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显示了它强大的经济实力。199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达到1.1亿元,比1978年增长20多倍;“七五”期间,全国农民纯收入净增量的一半来自乡镇企业,到1990年底,乡镇企业已安排农村劳动力9200万人;在一些乡镇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