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等等,税收征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对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进行变革,对各种征管资源重新配置,对各种征管要素进行科学整合,构建一种全方位、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的大征管体系。本文在回顾和总结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现状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成果,提出了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税收大征管体系的思路与想法。  相似文献   

2.
影响税收行政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税收征管就是一个重要因素。税收征管模式决定税收行政效率的高低:税收征管机构影响税务资源的配置效率;税收征管技术手段影响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税收征管人员及其素质影响税收工作效率的好坏。因此。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应坚持“简化、规范、科学、严密、高效”的原则,切实提高我国税收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传统的税制、税收征管方式和税务稽查等方面形成重大的挑战,并赋予现行税收征管的一系列崭新内涵。因此,必须前瞻性地认识到这种变化,及时应对和解决当前税收征管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广大税务干部则应加紧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税收征管改革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征管改革同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要切实加强税收法治,建立强有力的税务司法保卫体系;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全社会护税、协税的有效程度;提高税收征管手段,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化与之前的税收征管改革相比,最突出的变化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贯穿纳税服务、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主要税收征管工作,体现于当前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工作内容和任务要求之中,打破了"属地、划片、分户"的传统税源管理方式,成为当前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突出特征和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在其建立、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制度、模式和体系三个较大的发展脉络。每个发展阶段都凸显其时代烙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从20世纪50年代的全职能、粗放型的管理制度到90年代末期的税收征管模式的提出与实施,从2003年的丰富了税收征管模式的内容到正在构建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建设,阐明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与模式的确立是一个嬗变过程,对我国税收征管模式实施效果不佳展开理性分析,并积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征管体系,以进一步促进税收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了网上贸易的“征税盲区域”,网上贸易的税收流失问题十分严重。我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原则包括:税收中性原则、财政收入原则、尽量利用既有税收规定原则和坚持国家税收主权原则。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一是要把握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原则的适应性;二是要建立符合电子商务电子的税收征管体系;三是要加强税收征管的电子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农村与城市的税收征管有着极大的不同.与农村税收征管比较而言,城市税收征管具有城市纳税人户数众多、政策复杂、征管难度巨大、征管任务较重、信息化建设要求较高等特殊性.因此从城市角度研究税收征管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构建现代城市税收征管新格局,并探讨了具体的可行性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目前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现状的透视,分析其中的弱化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调整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方向、加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税收征管方式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税收信息化建设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最大限度地堵塞偷、漏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农村国税征管的特点、弊端有:“倒金字塔”式的人员结构;“保姆”式的税收征管;“弹棉絮”式的税收稽查;“父母”式的税收形象。其改革设想有:建立分散集中的窗口征收制度;建立分线负责的税务稽查制度;建立分工合理的人员结构制度;建立分门别类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2.
税收征收管理努力程度(以下简称征管努力程度)是指在税收可征收范围内实际征管能力的大小,这是一种主观能力,它表明各有关因素在税收征管(税收执法)时的主观努力状况。提高税收征管努力程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税制建设、税收征管、管理手段、队伍建设、税收环境、组织机构、司法保障、激励机制设计等方面贯彻效率原则,从立法者、代理人、纳税人、政府角度出发,树立征管努力必须全力投入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强化税源管理的内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源管理是征管工作的基础,贯穿于税收征管工作的全过程。加强税源管理是坚持依法治税、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强化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力求从内控机制努力寻求强化我国税源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税收征管与税收制度应具有改革的协同性,税制改革内在地要求改革税收征管制度。有效率的征管制度下等于有效力的征管制度,鉴于当前税收流失的严重性,我国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确立为建立以提高纳税遵从水平为宗旨的有效力的征管制度。围绕这一目标,要从不断改善税收征管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入手,建立起适合现阶段经济基础和税制结构的征管模式、逐步使用现代化的征管手段、高素质的税务人才、培育良性的社会税收环境、最终改善公民的纳税意识,提高纳税遵从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一种生产力变革方式,使得既有的国内外税收征管规则在适应经济数字化、高效化、隐匿化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基于数字经济的内容与特点,结合现阶段税收征管具体实践,阐释管辖权、纳税主体、征税范围、涉税信息等维度的不足,并从扩大对"常设机构"的解释、推进数字税收制度建设、促进数字化税务信息协同治理、强化数字化税务征管思维等层面予以完善,以期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收征管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理论的更新,我国《税收征管法》在理论和实践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经济转型的阵痛,我国坚定进行了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便是其中重要之环节。本文就近些年我国在税收征管实践的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征管改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税收分配关系运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税收分配新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税收征管机制的理论要求,结合新时期税收信息化发展趋势,对建立和规范税收征管体系提出一些基本的实务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征管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并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对于实现税源的有效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征管功能为主的机构设置体系”是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内容,机构设置是推行征管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其他改革内客的关键所在。推行新的征管改革以来。税务机构设置不能满足现代化征管要求。今后的机构改革中,应该遵循6条原则;城市税务机构设置的构想。其主体思路为征、管、查三分离的税收征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基层税收征管中存在税收成本偏高、征管不到位、资源利用率不高、税源流失严重等问题,需从加大税法宣传、规范征管、转换征管模式等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