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西部通信业在稳健务实的产业政策指导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巨大成就,西部通信业超乎想象的高速增长也为西部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西部通信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往往是技术和业务创新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技术和业务创新就是通过研制开发新的产品,技术或整合忆有的网络、系统,把顾客对服务的需求转化为通信运营商可以盈利的业务。本文将从创新资源存量,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战略选择,建立规范化的创新过程四个方面来讨论我国西部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加强向高中级领导干部宣传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要求,向各级领导介绍通信技术及业务的发展趋势和通信业发展情况,中国通信学会每年都举办一次大型的高层次研讨会。十年来,这一活动对加强与各部委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我国通信和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家机关各部委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受到广泛的欢迎。2004年9月21日,由信息产业部主办,中国通信学会承办,在京举办了“第十届电信新技术新业务高级研讨会”,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建设电信强国,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会议由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企业技术负责人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3.
加速发展数据通信及其他电信新业务的思考郑棣健我国通信业的迅猛崛起,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高层次结合,以及社会对经济信息化的不同档次的要求,为数据通信新业务走向市场创造了条件。数据通信新业务主要是指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服务,以及计算机与通信网结合对传送...  相似文献   

4.
由信息产业部主办,中国通信学会承办的第七届《电信新技术新业务高级研讨会》开幕了。我代表信息产业部,向参加研讨会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从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宣传、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要求以来,原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已经委托中国通信学会连续七年举办这种大型的、高层次的研讨会。其目的是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负责、参与或关注通信及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干部,介绍我国通信业发展情况,共同关注近年来通信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最新发展趋势。每年召开的  相似文献   

5.
高斌 《当代通信》2004,(18):42-43
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是电信通信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十年。通信业在技术、业务.制度方面均实现了革命性的创新。电话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合一的概念被提出并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变为现实。通信向着个人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下一代通信网,网络通信的概念又成为讨论的热点。那么,不  相似文献   

6.
《邮电企业管理》2013,(2):16-17
当前,信息通信业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业务层出不穷,各种力量在相互角力的同时共同推动产业进步。日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召开的年度工作会已成为观察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7.
高斌 《邮电经济》2004,(4):17-19
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世界电信通信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十年。通信业在技术、业务、制度等方面均实现了革命性的创新。电话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合一的概念被提出并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变为现实。通信向着个人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下一代通信网、网络通信的概念又成为讨论的热点。目前,许多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8.
“5.17”世界电信日既是国际电信业的一个节日,又是电信业推出新技术、新业务的绝好时机和创新求变的代名词。电信日年年有,每年主题各不相同;但今年的“世界电信日”显然与往年不同,  相似文献   

9.
通信业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信技术发展进步的历史。进入21世纪以后,通信技术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新业务的创新使得原有的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电信网与因特网的融和,电信网、因特网与电视网的融合纷纷在全球上演,新技术的出现对原有技术的影响和冲击可能是颠覆性的,对行业现有的盈利模式、管理模式、政府监管等产生越来越多的冲击,对行业监管政策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八年前,邮电政企分开,通信管理局组建,电信市场形成有力的竞争局面。电信产业网络规模、用户数量、业务总量、业务收入成倍增长,新业务伺机推出,产业链不断延长,资费逐年下降,服务质量有效提升,惠及亿万百姓。通信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切与通信管理局的协调服务密不可分。随着技术的升级换代,信息化的需求,迫使企业加快转型,社会、市场、信息网络对监管提出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通信管理局面对现代通信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要在“通信”、“电信监管机构”的认识上转变观念,按照“中央关心的事,地方党委政府关心的事,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就是我们努力做好的事”及“贴近社会、融入地方”的要求,善于、勇于去做通信业政府主管,站高引导,加强通信业行业管理,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做好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管理,减少微观干预,促进通信业又好又快、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电信转型的最初动力来自电信界自身,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通信信息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用户不能满足于电信只提供单一话音业务的状态,人们希望电信业能提供更多通信信息服务,来满足工作、生活、消费等的要求。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也不满足于只能提供单一业务的情况,因为单一业务总会有趋于饱和的时候,电信运营商当然希望提供更多的业务,以使其有足够的经济增长点,这导致电信界不断推出电信新业务。在80年代初,国际上就在作这方面的努力,在不断研究和推出新技术、新业务,有三种新技术是值得一提的:一种是Telematic;第二种是3类传真机;第三种是分组交换网(X.25网)。当然,在电话业务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时候,这三种技术的出现对电信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仅限于说出现了三种新技术,没有谈到电信的转型。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媒体业务的提出,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媒体业务是一种变速率的业务,它要求能迅速在全网范围内进行快速速率适配来支持这种业务,很显然TDM网络没有这个能力,于是电信转型问题就提出来了,以TDM技术为核心的电信网不能满足多媒体业务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很显然,电信新技术新业务的产生对电信监管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通信业重组后,市场格局的变化、全业务运营的挑战以及各类新业务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工作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重组融合后的中国联通山东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联通)充分认识到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声誉就是潜在的市场,  相似文献   

14.
袁菁艳 《当代通信》2005,(14):10-10
我国电信业经过2O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时至今日,我国电信的水平无论从规模到技术均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大”之后如何“做强”?中国通信业未来之路应如何走?当我们站在世界前沿时已无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而当前世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业务对传统运营模式乃至监管方式都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我国电信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电信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进入本世纪以来,电信业一直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务所带来的需求结构和商业模式的挑战,且这种挑战呈现出进一步加剧的态势,特别是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给通信业带来的冲击更是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6.
创新,对于进入21世纪的通信运营企业而言,其重要性尤为突出。随着行业的日益开放、竞争的日益复杂,简单依靠制订KPI、不断追加员工劳动强度、仅靠基层高度执行力取胜的时代宣告终结。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商业模式已经被引入电信领域,各种OTT业务对运营商的冲击越来越明显,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已成为打破原有电信行业格局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融合”是当今信息通信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趋势。“融合”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如信息业与通信业的融合,信息通信业与娱乐业的融合,通信业务的融合,通信网络的融合,企业的兼并重组等等。谈到“融合”,我们自然会想到很早就出现了的“三网融合”概念,电信、计算机和广电网络原本各有自己的业务领域和不同的技术特征,长期以来无论是业务还是网络都是互相分离、各自为政,这种局面不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也难以向用户提供融合业务,  相似文献   

18.
阿杜  汪建 《中国电信业》2005,(10):10-11
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更新一直都有目共睹,其中既包括技术本身的更新,同时也包括原技术被赋予新的内涵、新的应用及新的组合而以新业务的形式出现,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其发展再合适不过了。在日前召开的电信新技术新业务高级研讨会上,“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探讨的主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面向信息化建没拓展空间,新技术新业务在未来发展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通信业重组后,市场格局的变化,全业务运营的挑战以及各类新业务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工作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业》2006,(5):29-29
随着市场发展以及3G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和运营模式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依赖网络的通信产业将向要求内容、服务、创意的信息通信产业演进,电信企业将转向以发掘用户需求、开发新技术新业务、促进行业价值增长的集约型发展阶段,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发将成为运营商创造下一轮竞争优势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如何理解成功创新的主要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