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正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而努力。西藏各民族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早就期待这次全会的召开,《决议》对西藏正在着实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西藏社会全面进步,长期发展,早日步入先进民族行列更具有特别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藏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是祖国西南边疆的重要屏障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前沿。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西藏发展史上—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标志着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55年,是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维护和发展自身根本利益的伟大历程,是爱国主义凝结为西藏各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  相似文献   

3.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西藏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区党委八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建设幸福西藏后,山南地区也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山南的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中央对西藏工作的要求,也是我们党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体现;既是山南各族人民的共同企盼和愿望,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决不能让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也决不能让西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表达了党和国家的坚强决心,也是我们西藏各族各界人民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5.
1978年我们党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带领西藏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西藏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愿望,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  相似文献   

6.
常凌翀 《西部大开发》2009,(11):184-184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拉萨“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西藏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给各族人民的感情带来极大伤害。西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西藏各族群众心中,是当前新形势下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推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五次党代会制定了我区到本世纪末的指导方针和宏伟蓝图。这个指导方针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依靠藏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经济和稳定局势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经济的加快发展,确保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已经40年了。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西藏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是最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辉煌壮丽的,令世人刮目相看。民主改革后的40年是西藏发展变化最快的40年,是西藏人民享有充分人权的40年。40年来,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实现了社会历史的跨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开辟了西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情期望。西藏是文化资源大区,只有充分发挥西藏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把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之举,是西藏跨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党中央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西藏在新世纪要实现"经济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社会局势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这既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也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国家安全的现实要求。20世纪末党中央  相似文献   

11.
旧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在长达数百年政教合一的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西藏劳动人民由于连人身自由都没有,更谈不上任何人权问题.和平解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政治上的真正平等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争取人权、不断改善人权状况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是摆在西藏各族人民面前的繁重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这一点是全区上下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践证明它完全符合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多年来,西藏坚决贯彻、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定有序、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和谐繁荣的辉煌成就.因此,进一步坚持、落实、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马克思民族宗教理论教育、推动民族立法工作,从而推进我区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旧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在长达数百年政教合一的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西藏劳动人民由于连人身自由都没有,更谈不上任何人权问题.和平解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政治上的真正平等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争取人权、不断改善人权状况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战略抉择.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离不开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谐团结的民族关系是建设和谐西藏、平安西藏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老西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是推动西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需要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要求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要继续着力弘扬"老西藏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西藏发展稳定无私奉献,使"老西藏精神"在雪域高原上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17.
民族经济政策、民族语文政策、民族宗教政策是党中央在西藏自治区实行的民族政策的三个组成部分.民族经济政策夯实了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优化了西藏的产业结构.民族语文政策是党中央为促进藏语文学习、使用、发展而制定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中央一贯遵循的民族语文平等政策.民族宗教政策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笃行“两个界限、一个责任”;二是落实创新寺庙管理、加强完善僧尼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一、民族区域自治在西藏的实践 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最早应追溯到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第三条明确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考虑到西藏的特殊情况,中央政府照顾西藏上层集团的利益,对现行制度未予变更.  相似文献   

19.
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作为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各民族人民利益一致性的问题,对实现各民族间的共同进步,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安定和统一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民族问题的研究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中国共产党四代中央领导集体、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如一的进行着民生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但在西藏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的影响下民生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西藏党委和政府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民生建设将会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