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进步方向是决定经济增长和要素分配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技术进步方向的定量研究仍然十分欠缺。本文尝试在生产函数中同时引入希克斯中性生产率和劳动增强型生产率,直接在微观层面识别和估计技术进步方向。综合使用1999—201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偏向性特征:劳动增强型生产率增速保持稳定,年均增长10%,带动产出年均增长1.0%;希克斯中性生产率带动产出年均增长2.5%,但金融危机过后尤其是2011年后增速明显放缓。这意味着随着时间演进,有偏技术进步对产出的相对贡献不断提高,并在样本后期成为产出增长的主要源泉。估计结果还显示,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企业自身成长,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贡献有限,配置效率仍然存在较大改善空间。本文刻画了21世纪近20年中国制造业技术变迁的整体图景,可以为新常态下推动技术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选择提供重要的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2.
从制造业的演变看香港经济发展□高群服香港经济主要表现为都市经济,反映出消费城市的特点,工业(一般称为制造业)不占主要地位。自从50年代以来的30多年的时间里,香港奇迹般地从一个几乎完全依赖转口贸易的港口城市,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贸易中心、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中小企业发展很快,现在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数的98%,大多数是高新技术企业。雇员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50%~60%。小企业每年新增20%,倒闭8%,净增约为12%,增长率为世界第二。新企业创建后的5年至少可雇佣20人。以色列激励企业发展的能力为世界第二,创建小企业已蔚然成风。现在成年人口的5.4%在创建小企业。妇女企业家人数很多,与男企业家人数之比已达64:100。以色列在鼓励企业家的教育上所做的努力是世界第一。以色列政府的政策和计划很清楚地区分技术企业家和非技术企业家,明显地支持前者,这种区别在世界上少见。……  相似文献   

4.
一、80年代澳技术政策的演变在80年代,澳大利亚的技术政策主要朝着以出口为主要方向,提高本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国际竞争性为主要目标发展的。在这个时期,促使技术政策演变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两个:逐步减少对关税手段的依赖和对技术能力特别是技术革新在国际竞争和结构变化中所起重要作用的不断认识。因此,自1983年以来,澳政府的技术政策主要集中在把工业的方向从内向型转变到外向型,把澳大利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与日益变化着的国际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澳技术革新和市场销售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了基于充分灵活的生产函数形式的半参数平滑系数模型(SPSCM),对1999-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要素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生产率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进行了估计和测算。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研究期内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41%, 显示中国制造业进入集约增长模式。在2002-2003年期间,中国制造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伴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环节快速扩张,资本产出弹性大幅下降,劳动力产出弹性攀升。企业规模和技术进步对生产率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自主研发对生产率的影响在时间和行业之间具有广泛的异质性,但2004年以后出现了趋同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均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刚性结构”。第三产业对河北经济的渗透力较低。在第二产业内部。制造业占最大比重,成为拉动河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钢铁、建材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产出比重较高,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出比重偏低,投入不足。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推动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是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政府小企业政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企业逐渐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在简要分析小企业对美国经济和社会之贡献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美国政府在行政、立法、财政、专项研究计划和政府采购等六个方面所采取的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1.澳大利亚和中国(以下简称澳中——译者)的商贸关系是富有活力的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同步增长,综观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业的成功特别有利于澳大利亚的资源出口商,显著推动了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杨华 《生产力研究》2005,(12):137-139
文章利用要素份额法计算出各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然后通过检验外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性,衡量了外资对湖北省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近年来外资对湖北省制造业无论是高科技产业还是一般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都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湖北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来推动。  相似文献   

10.
苏小和 《财经文摘》2010,(5):103-105
1950年代的企业历史,从企业理论的角度看,并没有价值,但1950年到1959年,可能是人类经济史上最荒谬的年代,这里的荒谬是指企业发展的荒谬。首先是公私合营。所有的私人企业全部与国有企业合并,大量私人企业倒闭。当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白天开会时,很多企业家高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愿意将企业捐给国家,但晚上回去以后,一家人抱头痛哭。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小企业发展状况1.小企业的定义。美国没有中型企业的概念,只有大企业和小企业。按照美国联邦政府2000年5月15日最新发布,10月1日正式生效的《小企业规模标准》,美国的小企业是根据不同的行业,按照雇员人数、企业资本金和企业规模来划分的。一般行业,雇员在500人以下或企业资本金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为小企业;特殊行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就六大产业对四川经济的增长的贡献分析了量化分析.对技术变革贡献率分析结果显示,六大产业中仅有电气水供应业、第三产业的技术变革对四川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余四个产业都存在着产业技术更新缓慢的严重问题.对最终产出贡献率分析结果显示,六大产业最终使用对四川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建筑业、第三产业、制造业.相对于技术变革因素而言,对四川经济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的主要因素还是最终使用,政府需要加大力度推动这些产业的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13.
国有小企业不能“一卖当先”杨宏丽撰文指出:在国企改革中,大规模地出售国有小企业,将会造成如下后果。一是县及县以下基层政权将失去国有制这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其财政来源将主要依靠向私人企业收税,私有经济必将在县一级起主导作用,各种政府行为都会听命于它,政...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李小建 《经济地理》1996,16(4):21-26
本文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为:①发展有波折、但总体增长迅速;②由合作企业转向合资企业;③港台地区成为主要外资源地;④重点由服务业转向制造业;⑤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在:①资本总量和产出增长;②就业机会和劳力素质;③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④技术引进;⑤市场扩大。  相似文献   

15.
制度性边界与中国经济的制度性扩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开超  郭峰  陈焱 《财经科学》2002,(2):101-105
在政策,体制和制度等制度性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无论如何增加、利用和配置技术性资源,产出量无法超越某个最大产出水平,这就是经济的制度性边界。这个边界不仅制约着企业的最大产出和最佳规模,而且还决定了一个社会长期的生产能力。由于制度、体制、政策等制度性资源在层次性、广泛性、持久性和可变性上的差异,制度性边界是多重而复杂的,但是根本上取决于制度因素。本认为,从建国到70年代末,制度变革的滞后和偏离,使得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来扩张边界的中国经济在狭小的空间内转圈;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在强劲的政策调整和体制转换的推动下实现了长期快速的增长,在新世纪的门口,主要依靠制度创新来扩大经济边界是我们别无选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肖阳  张晓飞 《技术经济》2021,40(11):1-12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周期,经济转型期是推动并购重组的内在动力,也是并购高发期.基于2013—2017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向固定效应计量模型,从产出和投入两个视角,实证分析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持续性影响.研究表明:①国内上市制造业企业创新存在持续性,企业更注重创新投入的持续性,企业创新产出持续性呈波动性变化且部分企业未能实现增长;②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持续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技术并购与创新产出持续性和投入持续性间起到积极中介作用,利用能力仅在技术并购与创新投入持续性间起到积极中介作用;③大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利用能力的中介效应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在通过技术并购提高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利用能力的提升,从而保障技术并购成效,提高企业创新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经济今后要实现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对企业来说,就是要向规模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益。这对以中小企业居多的我国企业界来说,无疑是个难题。因为:一、小企业很难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指由于企业合理的生产规模带来的产品成本的下降,由此而获得效益的经济。它反映出企业的生产规模与产品成本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企业生产规模的合理扩大,可带来产品成本的下降。显然,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有限,决定了它不能获得有效的规模效益,形不成规模经济。二、,I’企业难于提高和发展生产技术小企业的建设投资一般…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就业机会的主要创造者,被称为“美国经济的支柱”,小企业在美国GDP中的比重已达45%,小企业GDP年均增长率为7%,大大高于全国4.6%的水平。1995年,小企业雇佣了全国劳动力的53%,创造了全国就业机会的75%。美国小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了企业数量和经营规模迅速扩大、产业优势日益突出、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以及企业趋向大型化和微型化两极发展等特点。美国小企业迅速成长的个中原因,很值得我们分析。一、美国小企业成长原因及环境分析1.美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小而灵…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影响建筑业经济产出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国内生产总值、对外经济合作、外商直接投资、政府的科研支出、技术进步贡献率、规模经济贡献率以及制度因素等都对建筑业的产出增长发生作用。从投入要素使用效率角度看,  相似文献   

20.
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外包共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装备制造业与其技术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提高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竞争力和改善区域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外包共生关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外包共生关系发展尚处在中低水平程度上,在两类不同的外包共生网络中,其影响因素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趋势。制造企业与其重要技术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共生关系主要受到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能力、本地中介机构能力、本地技术支持能力和信息共享能力的影响;而在一般技术外包服务领域中,关系要素占主要作用。提高服务企业能力以及改善共生环境要素,将有助于提高制造企业与其服务企业之间的共生强度,从而带动制造业的区域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