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赵宁 《生产力研究》2011,(6):140-141,159
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调整政策和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自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出现的新特点,引发了全球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势必给我国产业结构带来巨大影响,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尚未解决,产业升级的压力更大、难度更高。本文从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和失业剧增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中国经济受外国经济体影响的程度。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对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的产业振兴政策提出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并通过脉冲效应分析得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升级对劳动规模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实现我国就业规模扩大和产业升级统一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基础不稳、结构不合理、总量不大等诸多问题,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面临着能源、技术和制度等许多制约因素。文章将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充分考虑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国际产业环境的变化,分析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渊 《经济论坛》2009,(9):119-121
本文在分析历次经济危机对动漫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动漫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策略,即通过动漫产业结构调整、秩序重构和产业重组;加强动漫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业的优选搭配;提升动漫原创能力;做好人才涵养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动漫产业与新媒体的融合,提升我国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中‘转危为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在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关系;区域经济关系正由重复竞争、投资效益低下向加强协作、协调共赢转变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有着迫切的需求,产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日益强大,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来袭,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8.
经过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历史起点。从沿海经济区来看,不仅要着眼于经济复苏、加快增长方式转变,还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经济、创新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金融危机下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沿海经济区产业转型的特点,归纳我国沿海经济区产业转型的问题,提出我国沿海经济区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金融危机和传统产业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危机给我国传统产业带来的"危"和"机",最后指出传统产业在政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分配政策的支持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借助高技术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多元化市场结构,就能成功实现转"危"为"机"。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琴 《现代财经》2001,21(12):58-61
本文就世纪之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出了产业政策建议:运用产业结构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运用产业布局政策向西部倾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运用产业组织政策,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1.
建筑业是世界各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金融危机已经给世界金融、经济乃至各国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冲击,各国建筑业也受到了极大影响。文章首先回顾了危机以来全球建筑业逐渐衰落的现状及其对中国建筑业的影响,然后着重分析了中国建筑业在应对危机中的举措及取得的相关成绩,指出中国建筑业在危机中表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金融业损失惨重,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也未能幸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保险业的风险变动和随之引发的保险业风险管理策略新动向,同时这些变革也给我国保险业在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如何防范风险、健康成长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与金融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伴随着全球的经济危机进入深幅调整,并成为影响经济安全的重点行业之一。经济周期和房地产市场波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济一旦进入收缩期,投资减弱,房价必然下降,中国房地产投资大量依靠银行融资的现实决定着金融安全,房地产市场和金融风险高度相关。因此,政府必须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保证金融安全和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Sub-prime lending crisis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is evolving into an economic recession sweeping across the West. Financial crisis leads to the demand reduc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as the largest manufacturing country, China must face overproduction. The role of China as "world factory" determines that financial crisis will severely attack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heavy dependence on export, low-level manufacturing link, lack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high-tech industry, weak independent innovative ability, unsustainable exploration of heavy-pollution resources, and lack of international famous brands. How to transform crisis to opportunities is an urgent research topic.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financial crisi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more external drives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refore, financial crisis becomes not only an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improve itself based on the existing accumulation but also a chance for China to transform from "world factory" into a powerful n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5.
高欣 《经济与管理》2010,24(5):64-67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会展业的冲击和影响最为直接。大连会展业在参展商、专业观众、办展企业、展馆以及相关产业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连应该在拉动参展商的参展并满足需求、开拓新兴市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展馆利用率、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实现大连会晨业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众多跨国IT企业更加注重以外包、合资、合作等形式实现产业的全球性战略转移。分析了信息产业转移与西部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总结了西部IT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梯度转移格局中的西部IT产业发展复制进化学习博弈模型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在IT产业全球性转移的趋势中,尽可能地实现产业转移双方的合作共赢,努力增大产业转入方利益的同时,促进产业转入方的技术吸收、消化与再创新利益,有利于增强转入产业的根植性。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通过金融市场、贸易和预期3个机制对中国产生不利影响。高科技产业的高外向性、高风险性、高外部性和高收入弹性使其更易受到外部的冲击,使其出口、就业、融资和产出都面临下滑,并使产业集中度提高。我国应通过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加大财政投入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措施来进行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uses the experiment of a macro‐financial crisis and radical liberalization in Bulgaria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labour reallocation and competitive pressure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labour reallocated from less efficient to more efficient firms in virtually all industries but the influence of other within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n TFP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mpact of between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while increased competitive pressure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FP growth among relative laggards in the respective industries, this impact was more than overwhelmed by the inability of industrial leaders to leapfrog their competitors. This result is inconsistent with evidence from developed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 but similar to that of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marked by credit crunch and institutional failure. It has potentially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转型国家的产业影响主要表现在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面临新的生存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外贸出口额大幅缩减,但更为主要的是发展中转型国家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自身所处的国际低端产业价值链所致.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演化升级必须依赖自主创新.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回报过低是目前制约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升级的主要瓶颈.为此,必须利用国际金融危机淘汰竞争时手的效应,尽快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报酬,实现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演化升级,增强国家先进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战略性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要筑牢市场、科技、资本三大支撑力,最后要强化政策举措落实力,通过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