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增产不增收;二是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三是“温饱即安”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四是农民隐性负担较高,因此,要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应采取以下五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干部变农民     
报载,山东省文上县有500多名县、乡干部走出机关,来到田间地头,承租农民的土地,建成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当起了“农民”。干部们到田间当“农民”,笔者以为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干部大多数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他们承包土地,可以选择技术含量高、市场行情好的项目,经济效益明显,在农民中有示范作用,帮助农民克服面对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干怕风险,敢干不会干”的顾虑,从而带动农民走上“两高一优”致富路。二是干部参加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困难和辛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有利于干…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篇章中,重点谈到了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4.
整合资源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来,江西省宁都县从实际出发,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现代农民,以现代农业科技培训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知识化工程、送科技下乡、项目实施为载体,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科技综合素质,初步走出了一条“培育新型农民,推动农民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5.
过去,农村女青年对嫁给本村人是忌讳的。但近年来,农村女青年结婚不出村的现象却相当普遍。据河北南宫市民政局结婚登记处统计,1986年全市申请结婚的女青年有1920人,其中与本村男青年结婚的604人,占31%。农村女青年结婚不出村现象的出现,既受我们有关政策的影响,也与农村一些传统观念的因袭、演变有关。例如: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使不少农民为以后的老年生活而担忧;“出嫁离村遗产不能归闺女”等传统观念和旧风俗,仍束缚着一部分农民的思想;当  相似文献   

6.
农村文化生活、科技信息相对城市来说,比较匮乏。因此,每年春季开始,各级党政都积极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不仅能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而每当此时,总有一  相似文献   

7.
“早子早福”的传统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很有市场,农村青年“超前结婚”的现象严重,许多小夫妻生活不会自理,却已拖儿带女,这不但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样也不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余江县农民注重科技投入,不惜重金竞相聘请外地或本地的“专家教授”、“致富能手”担当家庭科技教师,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科技保姆”。“科技保姆”的出现使农民由原来的年户均收入几百元、几千元上升到现在的1—2万元以上。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新品种、新技术也随之不断地被引进。为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尽管各级政府都采取了多种诸如:“科普赶集”、“科技咨询”、“科技展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让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但在实际生产中,仍有部分农民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到“技”不从心,为了及时、有效地弥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荔浦县大力推进文化惠农工作,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努力使公共文化覆盖农村、服务农民。一场场乡土气息浓郁的文艺演出,田边地头传出的一阵阵笑声和掌声,彰显了荔浦农村文化建设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玉屏县把“建立科技服务网络,培育科技致富典型”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民心工程”常抓不懈,使一大批农民先后乘上了“致富快车”,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近年来,玉屏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科技的培训和投入力度,推进农村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在全县6个乡镇的84个行政村已建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科技协会以及9个以蔬菜种植、林果开发和养殖业为主的专业研究会,初步形成了县有中心、乡镇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组、组有服务人员的科技服务网络和体系;已建成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90所,通过对农…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许家村村民张玉辉:“新闻上天天讲新型职业农民,俺农村啥时才能有更多这样的人才?”带着张玉辉提出的这个问题,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谈新髟势下农村人才培养问题,给出了这样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近几年来,各地的“三下乡”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然而,由于科技下乡一般都在“逢年过节”开展,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此,笔者建议:一是办好乡镇文化站,常年组织开展“科技电影”、“科技磁带”下乡活动,以便农民更好地学习掌握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同时,办好乡镇、村图书室,方便农民借阅书报。二是办好乡镇广播站,让农民听新闻、学知识,及时了解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农副产品种植、购销信息,同时办好乡镇农技服务站,搞好农资、农技配套服务和新技术的宣传。三是希望图书销售、发行部门进村入户销售…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财务会计》2006,(4):17-17
围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将以村为基本单元,办班到村,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学到致富技术,并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据介绍,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过系统农业科技培训的仅占5%左右。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2005,(4):F003-F003
湖南省怀化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于2000年8月成立(以下简称“中心”),“中心”集学历教育、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输出为一体,组织管理全市农民素质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履行政府培训农民的工作职能,主要是组织实施全市农民教育,绿色证书教育、农科教结合,青年农民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农村乡镇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生活的良性转化。尤为可喜的是,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农民自身的思想认识向着有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转变,为农村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农民的思想变化表现在: 一、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了“以农为本”的思想禁锢和小农经济的思想界限,为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顾问》2010,(10):13-13
贵州省长顺县威远社区远程教育管理员杨文广忙得不亦乐乎,整天泡在网上为农民发布和下载市场种植信息。“牛心甘蓝,在菜场非常走俏,种它试试!”“莴笋有市场,种它也行!”今秋种啥能赚钱,长顺农民在网上找答案。市场缺啥,就种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山东省财政厅已安排3000万元农民培训专项资金,在全省22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计划今年先在全省农村挑选4400名“致富能人”重点培训成为“农民科技辅导员”,再由其培训带动13万个农村示范户成为“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8.
三位当家的“铁女人”常言道:“女人心软,啥事不管”。可是,在山西省阳高县王官屯镇却有这样三位农村女干部,她们当家心不软,理财手腕硬,被人们称为当家的“铁女人”,在整个王官屯镇,甚至整个阳高县“铁”得出了名。不信,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听听,你看她们是不是“...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惠农县,生产技术信息传授如今已不再是满堂灌,科技人员可随时根据农民需要,点啥上啥,只要言语一声,便立即到现场为村民“开小灶”。农民群众形象地评价这种新型科技服务是:农民点“菜”专家“炒”。过去,该县农技人员下乡讲课都是事先准备好讲稿,不管农民需求,上台就讲。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民教育培训是基础。作为长期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农广校,具有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显著优势,发挥着主力军和主阵地的作用。近年来,江苏省阜宁县农广校围绕新时期“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农广精神和“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的农广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