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煤层气俗称“瓦斯”它是在成煤过程中生成,并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的自储式天然气。煤层气是高效洁净能源,是能源行业中发展空间巨大的新兴产业之一。煤层气钻井是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首要工程,由于其地下施工的特点及施工环境的影响,造成资金、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使钻井企业的利润下滑,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就是人们常说的“瓦斯”,是与煤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份是甲烷(CH4),含量大于95%,热值与天然气基本相同,在8000大卡/立方米左右。煤层气与天然气可以混合输送,混合使用,相互替代;是一种优质洁净的气体能源。在美国,生产的煤层气往往直接进入天然气管道进行销售。煤层气除了可以直接作为燃料使用外,可以用于发电,以及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和炭黑等。近年来,随着煤层气开采技术的突破及其日臻成熟,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和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展现出良好的前景;煤层气有望成为21世纪补充或替代天然气的洁净新能源.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刚刚起步,在能源供求缺口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加快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煤层气资源量是指根据一定的地质和工程依据估算的赋存于煤层中的、具有现实意义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煤层气量。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以其资源量为基础的,客观地评价煤层气量,用科学的方法计算煤层气资源量,准确地预测区块的煤层气资源量,是煤层气开发利用评价的重要内容。煤层气资源量是影响煤层气有利区评价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
安口-新窑矿区整体均为低瓦斯矿井,该区煤1层和煤3层具有较高的煤层气采收率和良好的开采条件,但煤层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差,煤层气含气量低。在控气地质因素中,煤层厚度不利于煤层气的生成及富集,水文地质控气作用为水力运移逸散控气作用,煤层顶底板岩性以泥岩、砂岩为主,裂隙较发育,个别破碎,构造作用及断层的发育破坏了煤体结构及盖层的完整性,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受多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矿区内煤层气表现出含量低的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5.
崔毅 《北方经济》2012,(5):84-85
一、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与技术煤层气就是"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主要成分为甲烷。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乘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  相似文献   

6.
煤层含气量直接决定了煤层气资源开发的潜力及井下煤炭开采的安全程度,为直观准确地表征煤层含气量空间分布特征,指导下一步工程部署并探索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选取寺河井田西区3号煤层,以28口井的含气量测试、煤样工业分析数据及125口地面井分层数据等为基础,首先建立多元回归含气量预测数学模型,然后借助地质建模软件建立深度、水分、灰分、固定碳三维属性模型,经过模型数值运算,最后生成含气量三维模型,并与气井排采10年内日均产气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学预测模型可信,以此建立的含气量三维模型内平均含气量为19.95 m3/t,含气量分布受深度控制较为明显,与常规模型相比,其与实际产能分布特征一致性更高,在高含气区域形成了连片的日均产气量大于4 500 m3/d高产井,模型可靠,对下一步井位部署及数值模拟预测剩余含气量分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康晓泽 《魅力中国》2014,(27):218-218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热值高、污染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完全可以成为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本文论述了煤层气开采及利用。  相似文献   

8.
瓦斯战争     
它是一位最喜夺人性命的杀手。煤层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它以吸附态赋存于煤层及邻近岩石层中,  相似文献   

9.
冯淑娜 《魅力中国》2014,(17):345-345
本文在对近几年的国内发生的煤矿与瓦斯冲击产生的动力灾害事故进行了统计,并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煤层中存在的气体有三种基本的赋存状态,本文对这三种状态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这三种气体在煤层中赋存状态突然产生变化,而这时煤层给这些赋存状态的气体压力或煤层厚度变化,当它们的集中程度高时。极易产生动力灾害。  相似文献   

10.
基于钻探成果,本研究从岩性特征、岩相组合等方面出发,进行测井曲线对比,结合煤岩煤质特征,综合对比研究朱寨井田山西组煤层赋存情况,为地质找煤和煤矿生产采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川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系的主要分布区。通过研究延川南地区的主力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特征及演化程度、煤层吸附性、煤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煤层气保存条件等因素,认为延川南地区煤层具有层数多、主力煤层厚度大、储层含气量高、顶底板封盖性能好、构造简单等特点,具有很好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是中高煤阶煤层气勘探有利目标区。与已获得较好煤层气勘探开发先导试验效果的大宁—吉县和韩城地区相比,延川南地区具有较高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煤层渗透性是影响煤层气含量及能否持续高效抽采的重要因素,裂缝是煤层气藏主要的渗流通道,识别出煤层裂缝空间展布可为研究煤层气储量以及煤层气开采生产井密度和位置、布置注水井网、控制注水压力及注水量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结合油气勘探中岩心定向方法,提出一种将古地磁岩心定向技术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新思路。结果表明,通过获取黏滞剩磁(VRM)来对煤心定位的方法可以实现。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定量化、操作简单、成本低、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为我国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气体能源主要包括一次能源的常规天然气;非常规的煤层气、可燃冰、页岩气、非生物成因气等;以及经加工转换得到的沼气、煤制天然气、液化气、人工煤气和氢气等。  相似文献   

14.
<正>煤层气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煤炭矿井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可以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在那个全球能源需求暴涨、国内投资热潮高涨的年代,煤层气产业曾一度被寄予厚望。2005年前后,伴随着政策扶持,煤层气产业一路“钱景”光明,企业采气如火如荼,围绕它的矛盾博弈却一直不断。这是山西通豫管道建成投产的背景。然而几经波折,这一国家煤层气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如今却走向了停运。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是一种赋存于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21世纪新型环保洁净能源.新疆煤层气资源丰富,如何开发利用这一能源新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优势,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对于新疆煤矿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新疆开发利用煤层气的现状,并对新疆开发利用煤层气的有利条件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剖析,提出新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成藏模式及赋存特点都不同于常规天然气,目前国内已发展比较成熟的常规天然气资源储量预测方法并不能直接适用于页岩气资源储量的预测。文章根据页岩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常用页岩气资源潜力定量计算方法,结合中国地质背景的复杂性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现状,建议在页岩气开发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储量评价方法。根据国内天然气储量评价经验,文章建议将齐波夫定律引入页岩气储量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压裂造缝和煤(储)层顶、底板地质特征研究,本文提出了4种煤层气压裂层位模型,即顶底板构造假整合及不整合压裂层位模型、顶板牵引褶皱压裂层位模型、底板底缘褶皱压裂层位模型。研究发现,选择在煤(储)层顶、底板合适层位进行压裂比在煤(储)层中进行压裂能更好地达到煤层气排采效果,并能将包括煤层顶、底板页岩气和致密气进行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大同煤田同忻矿为研究对象,以矿井基础地质资料为基础,共采集62口钻井共214个瓦斯气样,以实验测试为手段,以理论分析为方法,得出了瓦斯气样成分特征;划分了各个煤层的瓦斯带类型;分析了断裂、褶皱、陷落柱、埋深、岩浆侵入、煤化程度等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探究了各因素的影响机理;并预测了瓦斯突出危险性。结果显示:瓦斯成分以N2、CH4和CO2为主,山4#煤为N2-CH4带和N2带,2#煤层中包括N2-CH4带和N2带,3-5#煤层中包括N2-CH4带、N2带和CO2-N2带,8#煤层中包括N2-CH4带和N2带,9#煤层中包括N2-CH4带和N2带,将矿井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研究区断裂性质多为正断层,利于瓦斯气体的垂向运移和散失;向斜轴部、背斜鞍部、鼻状构造的倾斜端及“S”型背斜转折端等构造部位易于瓦斯的富集保存;封闭性陷落柱为瓦斯赋存提供储集空间,而与导水裂隙带联通的陷落柱则有助于瓦斯气体的散失;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关系,与岩浆侵入区煤样挥发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而无岩浆岩区,挥发分与瓦斯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煤层埋深越大,突出危险性越高;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突出危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19.
汤红伟  李淅龙 《科技和产业》2021,21(11):339-342
煤田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不仅仅用于构造解释,而且还可以利用反演的方法对煤层的厚度进行预测,但传统的基于地震道的确定性反演方法难以对厚度及层间距变化均较大的薄煤层进行准确预测.在地震数据反演的基础上,利用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引入煤层地层厚度比、变差函数等统计学参数,对薄煤层厚度进行预测.实际应用表明,利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预测的煤层厚度与钻孔吻合较好且井间煤层厚度变化合理,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是解决薄煤层厚度预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加里上金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的天峨县,地处右江褶皱系百色凹陷东部与靖西-都阳山凸起的交汇部位,为典型桂西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通过采用地质追索、化探、物探等手段,金矿赋存位置得到确定。经钻探工程揭露,金矿赋存于中三叠系百逢组地层中,空间位置存在于构造叠加处Au元素化探异常区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测深成果显示的有利成矿低阻区内。研究认为,本区金矿赋存位置可通过化探和物探异常进行有效定位,为桂西金矿找矿提供可靠的方法和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