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芳 《魅力中国》2009,(5):146-147
本论文从小学作文的教学实际出发,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探索出一条作文教学生活化、个性化、辐射化、评价的多元化的新思路。从作文教学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为切入点,通过作文教学的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呼唤人文精神,充实学生的作文,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为学生的个性表达提供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求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作为作文教学重要环节的修改环节必须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具体来说,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修改;也可以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找几个功底较扎实的学生,修改同学的作文;还可以让学生面对面互相修改。  相似文献   

3.
张启芬 《魅力中国》2013,(8):163-163
作文脱离生活,学生作文模式化、无话可说。这与新课标下所倡导的“作文回归生活,作文个性化”的精髓相违背。通过大量的阅读、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细节来充实作文、用多彩的语言来展示生活。从而使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4.
陈焕龙 《魅力中国》2011,(18):191-191
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也存在着诸如学生写作资源匮乏、写作随意,教师批改作文敷衍了事等问题。如果教师能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重视对作文文体知识的强化,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等,就能不断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曾小波 《魅力中国》2009,(16):119-1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总的来说,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此,我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谈谈现今我们所遇到的作文教学的现状以及本人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王坤 《魅力中国》2014,(17):187-187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教师要引领学生到生活中观察,丰富习作素材,在活动中体验。激发写作动机,在实践中感悟.写出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7.
左丽娟 《魅力中国》2014,(3):219-219
提起写作文学生就头疼,主要原因是没素材,没方法,没思路,没兴趣,没甜头,没体验。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是我们小学教师的的职责,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上好作文指导课 作文指导课因为不像阅读课有现成的阅读文本,不管学生阅读水平如何,只要多读几遍便会有收获,所以说我认为在作文指导课上范文引路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引用学过的课文为例,还可以选取学生自己的习作为例。在我们学校年级里班级多,这样的作文资源就很丰富,每次作文后我们组哪个班出现了好作文都会相互传阅,然后给学生当范文,同龄人的作文更有示范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学生通过对这些范例进行比较鉴赏后,才能切实感受到什么样的构思、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是好的,作文怎样写才会更好,学生在鉴赏范例中有了具体感受后,体验逐步明确,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8.
惠显荣 《魅力中国》2013,(11):240-240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本身是一项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劳动。然而,在我们的写作中,面对鲜活的生活,学生作文却内容空洞,套话成篇,千人一面,众口一腔。数千人在考场上同时作文,作文大同小异现象屡见不鲜,难得出现几篇作文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来,这种状况令人堪忧。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由此可见,写出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写出新意。俗话说:文贵出新。作文有新意才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那么,作文如何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创新呢?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最让我们这些老师棘手、头痛的莫过于作文教学了,作文教学怎么教?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合适其年龄特征与思维方式的好美文?看着一篇篇议论空洞、叙事干瘪的学生作文,难道真是学生们感受麻木、情感冷漠了吗?  相似文献   

10.
简楠 《魅力中国》2010,(15):133-133
以生为本,关注发展。作文教学必须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情绪,加强学生的基础培养,丰富学生的材料储存,强化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入手。因此,激发这种心理意识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而创设情境便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的习作经过自主的创新,都有自己独特的之处。读书是读别人的生活,读别人的感悟,同时,也向别人学习表达感悟的方法。这样,就能很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和人生体验的传达,是学生在生活的自我反思中审视人生,审视内在自我时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精神写照.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脱离生活,没有真实感受,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学生作文之所以内容单薄,篇幅短小,主要是因为缺乏阅历,以下是我在生活中提取素材及抓住写作契机这两个方面谈一谈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春玉 《魅力中国》2013,(34):113-113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咬笔头,老师皱眉头”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很多学生即使确定了新颖的题目,有了深刻的主题,但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旧瓶装新酒”,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根本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的事情,课外阅读面窄,不注重材料的积累。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开源活水”,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13.
宋秋萍 《黑河学刊》2011,(7):124-124
小学的作文,从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来说是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作文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所以在小学阶段让学生爱上写作,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石维明 《魅力中国》2010,(29):169-169
“作文作文,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仍难成文。”害怕作文,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心理。小学作文可以说是作文的入门,孩子们刚刚接触作文,正是无从下手之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谈作文色变,这是承担语文教学的老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廖丽华  廖维翥 《魅力中国》2013,(20):157-157
摘要:个性化的作文是深刺、丰富、个性和创新的作文。是我手写我心的作文。民族地区学生作文水平较低,我们要在培养学生作文基础的同时,对学生作文的个性写作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的作文充满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董俊霞 《魅力中国》2011,(12):335-335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审美观点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重要阵地.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观察方法,表现技巧的训练,而且要加强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培养,以发展他们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袁丽丽 《魅力中国》2014,(15):207-207
作文作为语文考试的重头戏,让很多学生恨得牙痒痒:下笔时无话可说,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挤,老师讲的作文方法可谓简单,可学生做起来落不到实处。那么,面对作文,我们真的就只有束手就擒、甘拜下风了吗?其实,在平实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以实用的方法,让学生有话可说,作文逐步提高,作文教学是有迹可寻的。  相似文献   

18.
“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难开颜。”这句曾流传在众多学生中的顺口溜,引起了众多语文教师的苦苦思索。不少学生害怕作文,写作慢,写得差。为了解决这个作文课业负担困扰学生的难题,多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从培养学生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思维入手,力求作文课生动、活泼、新颖,让作文再现生机。  相似文献   

19.
陶志蓉 《魅力中国》2013,(29):143-143
任何事物都反感人云亦云,主张追求个性发展。作文写作也不例外,应该注重创新和个性。“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并“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的“个性与创新”的要求。怎样才能在文章中实现“个性与创新”的表迭呢?  相似文献   

20.
余应炳 《魅力中国》2010,(31):341-341
《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学生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精神、新的理念。“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现象,写自己想说的话……。”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新教材已经使用这么多年,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观念陈旧,作文课仍是老一套,上课很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