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并购行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经济活动,企业合并的所得税是企业合并过程中最复杂的税种之一.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和风险管理,税收风险对企业一般表现净损失,企业合并的税收风险管理应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在企业合并过程中,企业应该将税收风险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置于一个框架之下,协调处理三者之间关系,实现并购战役业务和财务上的双重胜利.  相似文献   

2.
合并方企业在吸收合并中取得了被合并方企业全部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因此应该只确认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与相关合并成本(对价)公允价值差额部分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此外,企业合并在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属于以盈利为目的的正常业务,相关所得税费用应该计入相关会计期间的损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朗化,世界各国企业合并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作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应、节约经营成本、优化资本构成的一个有效手段,并购日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本文主要从资产转让损益的确认对所得税负的影响、资产计价的税务处理对所得税税负的影响、亏损弥补的处理对所得税税负的影响三个方面对企业合并的纳税筹划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许良 《商业时代》2008,(10):68-69
我国已正式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与内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两税合并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锐的税收优惠减少,所得税税负上升.针对新的法律体制,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所得税税收筹划思路,应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熊昕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7):102-103
两税合并以后,专门针对外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已经基本不存在(为了分析的简捷,只考虑企业所得税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不再实行涉外所得税优惠政策,只是我国将在内外资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兼顾内外资的利益实行共同优惠政策。通过分析"两税合并"后涉外税收优惠变化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受到的影响,试图寻找完善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企业合并业务的发展,与企业合并相关的会计、税务处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结合企业合并准则、所得税准则和财税59号文件的相关规定,通过对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不同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合并方的递延所得税确认和计量,旨在对企业合并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费亚飞 《商》2014,(20):114-114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时代的到来,企业合并逐渐成为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交易行为。其涉税影响也成为现代税收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分支,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都具有较重要的影响,接下来本文从税收的角度对企业之间的合并行为做一些简单的探讨。企业合并分为三类,包括有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三种形式,涉及的税种主要有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契税以及印花税等税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竞争的手段和方式也逐步多元化,利用合并加强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多,因企业合并带来的一系列所得税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对合并中的商誉问题及合并报表中因内部交易的抵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和会计处理解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会计准则和税法中对于企业合并和所得税处理的相关规定,就如何在合并业务中进行所得税筹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韩悦 《中国市场》2010,(44):82-83
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作出重要经营决策之前,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和税收因素,以顺应税法的立法意图为前提,寻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的行为。企业合并在会计准则和税务上不同的处理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税收筹划空间。本文主要阐述在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方式下,不同的支付方式引起的企业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11.
武丹 《现代商业》2012,(27):137
在后危机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税收筹划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而税收筹划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工程,在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蕴含着风险,如果忽视风险带来的成本,则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在分析税收筹划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对企业规避风险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合并是企业从资产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化的有效手段,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也是企业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的有效手段。因而,各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期促进企业的合并。本文主要采取比较的方法,对主要国家(地区)的税收优惠制度作以研究,以期对我国相关立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包关云 《现代商业》2007,(7Z):82-83
随着企业间合并业务的逐渐增多,有关合并方面的一些纳税处理也是被企业经营者所关注。笔者针对目前企业合并逐渐增多的现状,参考税法的现有有关规定,试图对企业合并过程中的应该涉及到的流转税、所得税和地方税逐一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杨双鸽 《商业会计》2013,(12):21-23
2012年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对合并所得税的规定。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由于需要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进行合并抵销导致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而产生的所得税影响及其会计处理,并指出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必须考虑所得税的影响,以正确反映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及对所得税的影响,并就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吸收合并方式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了实务分析。  相似文献   

16.
税收筹划在企业合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素娟 《中国市场》2011,(31):78-79
本文在阐述企业合并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与税务处理对企业合并的不同分类以及支付方式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合并税收筹划的方式,并着重分析了企业合并中特殊业务的税收处理。  相似文献   

17.
《商》2016,(12):193-194
改革开放以来,为吸引外资,我国实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双轨制的税收征收机制,给予外资企业充分的税收优惠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两税并存造成的弊端日益显露,严重影响内资企业的发展。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文通过对福建省过去10多年的政府税收情况的实证分析,探究在新常态下两税合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希望从政府角度入手,完善税收体系,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间合并业务的逐渐增多,有关合并方面的一些纳税处理也是被企业经营者所关注.笔者针对目前企业合并逐渐增多的现状,参考税法的现有有关规定,试图对企业合并过程中的应该涉及到的流转税、所得税和地方税逐一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企业逃税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普遍问题,既有企业自身的纳税因素,也有税务机关的征税因素。本文以中国2018年国税局与地税局的机构合并为研究背景,基于2010—2020年的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征管体系的去属地化对企业逃税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1)国地税合并显著降低了企业的逃税程度,提高了企业的实际税负;(2)国地税合并对企业逃税行为的抑制作用在有政治关联企业、小规模企业和名义税率高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3)进一步检验发现,机构的合并改善了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征管独立性的增强打破了原有的征纳合谋,从而规范了企业的纳税行为;(4)从财政收益的角度来看,国地税合并增加了政府的所得税收益,有效提升了国家的财政能力。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深化税收征管制度和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间合并业务的逐渐增多,有关合并方面的一些纳税处理也是被企业经营者所关注。笔者针对目前企业合并逐渐增多的现状,参考税法的现有有关规定,试图对企业合并过程中的应该涉及到的流转税、所得税和地方税逐一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