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王辉耀 《商界》2007,(2):90-90
现在,我们可能需要对外资公司的观念加以改变。比如,我们一直认为,外资公司是外国公司或者外来公司,而不是中国的公司。实际上,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大量的企业,遵守中国的法律,在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税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公司也就是中国的公司。应当把他们视为中国的公司,而不是要分太多的你我。  相似文献   

2.
以一个公司、一体世界、一应俱全为经营理念的OPW公司把自己先进的技术、设备带进了中国市场,和中国商业伙伴分享OPW公司在全世界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几乎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从纳斯达克中国第一股的中华网开始,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中国网络公司已经近30家,从门户、网游到搜索,互联网公司种类齐全。然而,反观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真正的互联网公司仅仅有在深圳上市的"网盛科技",这远远不能支持和反映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2015,(12)
本文旨在结合中国环境下的公司治理。提出了中国公司治理中出现的显著问题,包括所有权问题、董事会问题,相关者利益问题从而从理论上推动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改革进程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国际市场》2004,(7):42-42
TUI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旅游公司之一,总部设在德国汉诺威.2003年销售额达190亿欧元.该公司在北京建立了TUI中国旅游公司,计划开发中国的旅游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6.
《北京商业》2007,(2):40-40
总部设在米兰的意大利大型食品连锁超市克拉伊(CRAI)公司日前宣布,作为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公司将在中国境内开设4家旗舰店。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学术)》2003,(1):12-13
主题: 中国已经邀请外国基金管理公司与其中国伙伴成立合资公司,管理国家养老基金.  相似文献   

8.
《商》2015,(50)
A公司是一家金融IT综合服务提供商,中国金融行业客户重要战略合作伙伴。2007年,A公司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012年8月31日,因涉嫌财务造假,A公司宣布解散。本文通过分析A公司的商业背景,和其违规作假的方法,来探究香橼等美国研究机构做空中国概念股的过程,并对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中国概念股集中遭遇了做空机构的"狙击",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潮。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机构中,浑水公司和香橼公司十分活跃,它们以其独特的眼光和精准的出击赢得了无数争议和关注。透过浑水公司做空新东方一案,反思中国概念股频频遭遇猎杀的原因,虽然有做空机构恶意做空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企业自身的问题,分析我国概念股公司被做空的原因有助于总结反思,避免重蹈覆辙,实现中国概念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成立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在欧洲的市场销售率从而扩大公司的产能,德国的市场是透明而公平的 安永公司曾公布了一份针对400个中国经理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德国成为了中国企业家在欧洲最受欢迎的投资地。在已经进入欧洲投资的中国企业中,63%的企业选择了德国作为投资地。这个数据远远超出了中国企业对法国、荷兰与俄罗斯的选择。中国企业为何选择德国?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商》2015,(6)
本文旨在试图定义在中国环境下的公司治理。提出了中国公司治理中出现的显著问题,包括董事会问题,相关者利益问题,透明度以及披露问题以及监管问题。从而从理论上推动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改革进程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根据美国联邦快递(UPS)公司所公布的调查结果,绝大多数亚洲国家的企业认为,中国的发展对本国有利。这一调查还指出,日本的中小企业对进军中国市场的热情正大大降低。美国联邦快递(UPS)公司于2005年底进行的这项调查将亚洲的中国澳门、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中国  相似文献   

13.
围绕公司治理、技术创新与中国医药企业成长三者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提出公司治理通过控制权分配机制、科学决策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分别影响企业成长,同时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投入产出效率和保障等方面产生影响,以此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成长。同时建立了公司治理、技术创新与中国医药企业成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模型,总结出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均是促进中国医药企业成长的内生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家中国外贸制造公司于2004年研发两款1500瓦电动摩托车,投入生产后,该公司在互联网上做了产品广告。一家奥地利公司看到此广告后,与这家中国公司取得联系,并且向他们订购几辆摩托车。通过试用,奥地利公司觉得该产品性能良好,价格低廉,遂向中国公司表示愿意合作,将中国生产的电动摩托车批量销往欧盟。双方开始合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时间3月15日,宝马集团北京办事处和新华晨集团同时宣布,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在中国成立生产和销售合资企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中国政府部门正式批准。 其实,宝马在中国投资建厂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早在2002年7月,中国最大的客车生产商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与德国宝马(BMW)成立各占50%股份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利用华晨中国持有51%股权的沈阳金杯客车制  相似文献   

16.
光阴荏苒,57年阔步征程,西麦克展览公司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行,记录着中国展览业的变迁和中国外贸的发展。当今展览行业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西麦克展览公司抓住机遇、再创佳绩,历经磨砺与沧桑,铸就中国出展第一品牌。西麦克品牌是历史的传承。西麦克展览公司已  相似文献   

17.
商业的对外开放,是从1992年正式开始的。最近有两家中外合资连锁商业企业在中国开业:一家是中贸联公司同荷兰万客隆公司合资建立的“中贸联方客隆”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已开设两家会员制店铺;另一家是中国糖酒公司同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伊藤忠公司合资建立的“华糖洋华堂”公司,总部也设在北京,开业了一家店铺。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开办的若干合资连锁商业企业,比较著名的有中德合资的“麦德龙”公司、中法合资的“家乐福”公司、中泰合资的“易初莲花超市”公司,以及同港商合资的“7-11”便利店公司、同台商合资的“好又多”超市公司等,店铺总数超过100家。  相似文献   

18.
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农机制造商约翰迪尔公司近日宣布其中国总裁的新任命,刘镜辉于2012年9月1日起担任约翰迪尔中国总裁兼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镜辉将全面负责约翰迪尔在中国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并将同迪尔公司全球各业务部门通力合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酒店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的本土酒店管理公司也随之发展壮大,从单打独斗到连锁经营,从商务酒店开始进军中高端以及高端奢侈酒店。到作为酒店业的生命所在的"品牌"运营和管理上,依然和国际连锁酒店管理公司有着巨大的差距。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本土酒店管理公司在品牌建设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在酒店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作者对中国本土酒店管理公司品牌发展和管理进行探讨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世界著名4A广告公司达彼思中国(BatesAsia China)和中国西部最大的整合营销机构阿佩克思(APEX),联合在北京宣布新的合资公司“阿佩克思达彼思整合营销传播有限公司”成立。达彼思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CEO虞晨曦,阿佩克思达彼思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樊剑修,阿佩克思达彼思公司广告事业部总经理苗棚,以及数十位新闻界、工商界、广告界的朋友们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