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实行,其目的是压缩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空间。但是。上市公司总是想方设法寻找新的利润操纵点,拓宽利润操纵“戏路”。所以,本文就企业会计制度下出现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以及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遏制与不足之处展开探讨,最后提出了完善新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利润操纵而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绝,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度剖析,揭示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手法,并进一步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刘红 《大众商务》2010,(1):54-54
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利润操纵而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绝,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度剖析,揭示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手法,并进一步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恶意运用会计政策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法.新准则和新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抑制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利润操纵的空间仍然很大.因此,抑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必须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如继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建立有关利润操纵行为的法律规范等.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是指上市公司逾越现有法律法规,运用各种手段对财务利润的调节。对会计利润的操纵是许多上市公司的通病,更是财务信息质量的大敌,一些上市公司其利润大起大落,令广大投资者疑惑不解。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都是众所周知的,如地方保护主义、上市前对资产的剥离、股票上市的限制条件、社会公众和中介机构因素、购并重组过程中的利润操纵等等。本文先分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时运用的手段和方法,再针对利润操纵问题提出规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恶意运用会计政策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法。新准则和新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抑制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利润操纵的空间仍然很大。因此,抑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必须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如继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建立有关利润操纵行为的法律规范等。  相似文献   

7.
在特定背景和动因下,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手段。而且,随着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会计规范和监管的出台,规避规范与监管的形式也随之出现,关联交易的形式日益隐蔽。这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成熟,侵害了债权人和中小股东的利益,长期来看对上市公司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两个特别群体中较为普遍的操纵利润行为的研究,揭示了这种行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指出操纵利润行为的社会危害。提出了对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现象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利润操纵各主体的成分与收益构成,对各主体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上市公司在目前状况下必然存在会计利润操纵的结论.最后本文以上述成本收益分析为依据,提出如何进一步控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会计利润操纵是一种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它必然满足成本效益原则,即进行会计利润操纵的个人或集团从中获得的收益必定大于其从中承担的成本。因此,如果我们要限制上市公司的会计利润操纵,就必须要降低上市公司会计利润操纵的收益或提高其成本,使得上市公司和那些进行会计利润操纵的个人成本大于收益: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宏观监督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督的内容包括: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监督、资产减值准备和防范利润操纵的监督、资产真实性的监督等。根据我国宏观会计监督的现状,研究表明:建立高级别的专职的会计监管机构;更新观念,变服务型会计工作管理为法制型会计监督;尽快完善会计监督法规体系的对策,能使宏观监督对新准则的贯彻执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奔福德定律的基础上,选取被证监会因舞弊而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对每个样本公司进行配对,利用样本公司和配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测试,发现舞弊样本公司更可能通过利润表造假,财务报表第四季度真实性最低。因此,加大对利润表及第四季度监督审查力度可以降低舞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不完全性、独立审计的不完善性等是盈余管理存在的前提条件,而我国对上市公司的一些制度性规定则是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本性动机。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督管理,应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减少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  相似文献   

14.
配股是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筹资行为,配股标准的不同会带来上市公司不同的财务和会计行为,这些行为特别是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标准而采取的非法利润操纵行为严重地影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通过对历史配股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合理的配股标准制定的依据,并在对新《公司法》和新《证券法》关于配股标准新要求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新配股标准要求下规范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存在工作被动、内容形式单一、形式主义严重的问题,需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法律环境、加强媒体监督3个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报表应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但实际操作中,企业管理层却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利润操纵。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将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影响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自由度;而存货计价和减值准备原因等方面的限制将使利润操纵更加困难。传统利润操纵方法面临严重冲击,同时,将出现一些新的操纵方法,比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都将导致利润操纵空间的扩大,有可能会成为部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17.
慈善战略的运用能有效帮助公司克服慈善公益活动与公司营利性之间的矛盾。但基于战略本身的风险性和慈善活动的无偿性,慈善战略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着浪费公司资源、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利益相关者权益、代理人侵害公司利益等风险。针对此,公司要通过完善战略决策管理机制、战略实施监督机制,促进战略决策的科学化、战略实施的规范化,以防范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18.
传统盈余管理研究重在考察应计利润操控,较少探索真实盈余管理。文章基于2006至2010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CFO)、生产成本与斟酌性费用来识别为满足保盈目标的真实盈余管理,并分析了这一行为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检测了通过真实活动操控公司的报告盈余与未被管理盈余信息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发现在同年度水平上报告较少的正净收入公司存在异常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斟酌性费用与异常高的生产成本,证明出于保盈动机,公司会通过暂时性地给予价格折扣促进销售、通过生产过剩与降低斟酌性费用来增加年度报告盈余。另外,企业真实活动操控行为会降低盈余信息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所以存在真实活动操控的企业会计稳健性更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200多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经验证据,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法定性信息披露相对较好,但是自愿性信息披露尤其是战略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2)上市公司规模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显著,公司规模越大其信息披露的质量指数越高。(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显著,但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信息披露的影响相比显现出不尽相同的特点。其中,国家股集中度对其财务性和战略性信息披露的影响是正向的,而法人股集中度对其财务性和战略性信息披露的影响是负向的。(4)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对其信息披露的影响显著。其中,资本结构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是负向的,而盈利能力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是正向的。  相似文献   

20.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论在理论研究、具体规范还是实际操作中都很不完善,容易造成某些损益类账户核算内容混乱,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鉴于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数据的负面影响及负面影响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有必要研究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数据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规范资产减值会计,从而既能发挥资产减值准备的谨慎性的优势,又能有效防范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